摘要:在大英博物館的62號展廳,即埃及館第二展廳,編號EA22542,的確有一件和“亞曼拉公主”傳說有關係的東西,但它非一具木乃伊,而是一塊長162釐米的彩繪內棺蓋。既沒有什麼“公主”,也沒有什麼“木乃伊”,只有這個“亞曼拉”傳說還算沒有太離譜,也沒有任何記載能夠推翻那個詛咒的傳說。

關於古埃及傳說亞曼拉公主的詛咒,你瞭解多少

 

亞曼拉公主的詛咒

亞曼拉公主的傳說是這樣的:距今三千多年前埃及法老的女兒,姐妹衆多,在世時並不出名。在亞曼拉死去後,埃及人按照傳統將屍體製成了木乃伊,葬在了尼羅河的一處墓穴。後來盜墓者光顧了公主的墓穴,他們將公主的棺木帶往了人家。此後的歲月裏,因爲一些列的死亡及震驚世界的泰坦尼克號沉沒事件,讓亞曼拉公主聞名後世。

 

傳說從19世紀末期開始,四個被命運選中的英國小夥子,來到埃及旅遊。當地一個小販向他們兜售棺材,裏面正是亞曼拉公主的木乃伊。經過商量,四個年輕人中最有錢的那人買下了木乃伊。

 

關於古埃及傳說亞曼拉公主的詛咒,你瞭解多少

 

亞曼拉公主的詛咒

誰知沒過多久,那位買主竟然無故走進了沙漠,從此之後再也沒有出現。另外三人也遭到了厄運。一人在埃及的街頭遭遇襲擊,一人回國後無故破產,最後一人生了重病,流落街頭。亞曼拉公主被運回了英國,一個富有的商人買下了他。不久,這位商人遭遇車禍,家園也在火中化爲了灰燼。商人不得不將木乃伊贈給了博物館。亞曼拉公主這具木乃尹還沒進博物館,運送車就莫名其妙地撞上了一個路人。兩位工人將木乃伊抬入博物館時,一人腳被壓傷,一人在兩天後無故死亡。亞曼拉公主就像是不祥之物,讓接觸到她的人屢遭厄運。亞曼拉公主在進入博物館之後發揮了她更大的魔力。傳說守衛每天都會聽到棺材旁的敲擊聲和哭泣聲。有時候跟亞曼拉公主一起陳放的古物也有了古怪的響動。博物館的一個守衛在不久之後去世了,其餘守衛都想集體辭職。博物館只得決定將木乃尹放入儲藏室,讓她不見天日。

 

亞曼拉公主的詛咒

 

亞曼拉公主的詛咒

但是亞曼拉公主的詛咒還沒有完。決定將木乃伊放在儲藏室的主管在不久後暴斃。拍攝亞曼拉公主木乃尹相片的記者在家中自殺。照片上的木乃尹彷彿露出了猙獰的笑臉。不堪其擾的博物館將木乃伊賣給了收藏家。這位收藏家在買下後的第一天找了全世界最有名的驅邪師給這具木乃伊做了一場法事。驅邪師無奈宣告木乃伊身上蘊含着巨大的邪惡力量,警告收藏家儘快將它處理。

 

在十餘年後的1912年,木乃伊被一位不信邪的考古學家買下。這也是亞曼拉公主的最後一個主人。這位考古學家想要把這具木乃伊送回美國,爲了安全,他選擇了最新型的船隻泰坦尼克號作爲運輸工具。所有的紳士淑女都在海岸上與人告別,沒有人注意到這具木乃伊。傳說泰坦尼克號上不少人都夢見過船隻要沉沒,但是大家都不相信。不久之後,這艘無敵的輪船撞上了冰山,沉沒在大西洋。

 

傳說就是傳說,那麼事實到底如何呢?真相到底是什麼?讓我們來根據目前所有的情況來一個小小的分析判斷吧。

 

亞曼拉公主的詛咒

 

亞曼拉公主的詛咒

亞曼拉:英文中她的稱呼是The Princess of Amen-Ra。要注意的是,Amen-Ra是埃及神話裏的隱形之神,初時只是第比斯 (Thebes) 的地方小神,在埃及新王國時期和太陽神“拉”結合而被提升爲衆神之王、法老之父、世界的創造者,多以頭戴高帽的男性形象出現。一個神會擁有祭司之類的侍奉者,卻不會有什麼“公主”,所謂的“亞曼拉公主”,大概是“阿蒙-拉女祭司”(The Priestess of Amen-Ra)的誤讀。

 

在大英博物館的62號展廳,即埃及館第二展廳,編號EA22542,的確有一件和“亞曼拉公主”傳說有關係的東西,但它非一具木乃伊,而是一塊長162釐米的彩繪內棺蓋。根據它的形狀和風格,大英博物館確定此物爲古埃及二十一王朝晚期到二十二王朝早期(約爲公元前950年到公元前900年)時的物品,比英文故事中所謂的公元前1500年晚了五百多年,和中文版中的“3000多年前”倒是勉強符合。棺蓋上的畫像表明它的主人是一位婦女,上面的文字是簡短的宗教禱詞,卻沒有她的名字或關於她身份的記述。棺蓋的質量相當高,死者在社會中應該有較高的地位,也許她生前在阿蒙-拉神廟中祭祀典禮上演奏樂曲,所以在大英博物館早期的記錄中把她描述成“在祭祀阿蒙-拉的典禮上服務”,根本沒說她是不是女祭司。但是所有這些關於她身份的猜測都沒有確實的證據。至於棺蓋下的木乃伊,沒有任何提示或是去向,至少大英博物館從來也沒有收藏過這具木乃伊。

 

目前掌握的情況看來,這塊內棺蓋由原藏者Arthur F. Wheeler先生於1889年7月提供給大英博物館展出(比四位傳說中的英國年輕人到埃及還早),因爲提供者也不知道它的來歷,所以對故事中傳說的種種災禍自然一無所知。既沒有什麼“公主”,也沒有什麼“木乃伊”,只有這個“亞曼拉”傳說還算沒有太離譜,也沒有任何記載能夠推翻那個詛咒的傳說。所以本文所提到的“公主”和“木乃伊”都不得不被打上引號。 至於泰坦尼克號,據說1985年“泰坦尼克歷史協會”主席Charles Haas查閱了當年泰坦尼克號上的載貨單和貨艙圖示,上面沒有任何關於木乃伊,放木乃伊的棺材,或者棺材蓋,或者任何看起來會和這些東西搞混的物品的記載。

 

在有些版本里,據說木乃伊沒沉到海里去,而是和倖存者一起被卡帕提亞號(Carpathia)救起,悄悄地到了紐約。在那裏它又搞了一陣子鬼,後來它的主人把它帶到加拿大,從那裏將它寄回英國。它上了從魁北克城開往利物浦的愛爾蘭皇后號(Empress of Ireland)。 1914年5月29日愛爾蘭皇后號被一艘挪威運煤輪撞沉,840名乘客喪生。1980年一次對泰坦尼克號沉船的失敗的考查後,參加考查的人員還繪聲繪色地描述那木乃伊就在沉船上,要把災難降給所有打擾它安寧的人。一些神祕主義狂熱信徒總喜歡把木乃伊和帶來災難的事件結合起來,爲了讓他們的故事更精彩,更能吸引讀者的膜拜,這對古埃及的木乃伊是不公平的。

 

那塊彩繪棺蓋除了在1990年在澳大利亞臨時展出過以外,從來也沒有離開過大英博物館,更別說登上泰坦尼克號了。除了在一次大戰和二次大戰期間爲了安全的原因而被收藏起來,它一直都在和遊客見面。如果你對古埃及文化有興趣,並有機會去倫敦訪問,不要忘了參觀大英博物館,那裏有商博良借之破譯古埃及象形文字(其實那是一種拼音文字)的羅塞塔碑,然後你可以順便去看看這塊棺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