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斯克號核潛艇

 

庫爾斯克號核潛艇

庫爾斯克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爆發大規模戰役的城市庫爾斯克命名,隸屬於北方艦隊的第41巡航導彈核潛艇大隊,舷號K141。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是專門用來攻擊航空母艦,曾被俄羅斯媒體譽爲“航母終結者”。2000年8月12日庫爾斯克號發生爆炸沉沒,艇上118名官兵全部罹難。關於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海難原因有着種種猜想。

 

造價10億美元的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是俄羅斯最先進的防禦武器。它有兩座核反應堆,潛艇長150米,有6層樓高,體積達到了大型噴氣式客機的兩倍以上。庫爾斯克號擁有獨特的雙殼艇身和9個防水隔艙,即使被魚雷直接擊中也不會沉沒。2000年8月12日上午,一陣猛烈的爆炸發生在庫爾斯克號上,這場危機爲什麼發展得如此之快,竟使潛艇來不及浮出水面?爲什麼沒有人生還?災難不會無故發生,美國《國家地理頻道》“重返危機現場”將爲您揭開致命時刻的真相。

 

庫爾斯克號災難發生後,俄羅斯官方立即展開了祕密調查,但有一個人知道他們不會公佈結果。這個人就是特拉斯科特爵士,他是英國政府的俄羅斯事務顧問,他和俄羅斯及西方世界的高層都有聯繫,妻子也是俄羅斯人。特拉斯科特決定自行調查,他利用自己的特殊關係,開始對他掌握的少量信息進行研究。車臣的伊斯蘭武裝炸燬了庫爾斯克號?庫爾斯克號災難發生後,一家車臣通訊社語出驚人。該社報稱,爲了支持車臣的伊斯蘭武裝,一名艇員炸燬了庫爾斯克號。

 

但是,誰能進入潛艇前部?誰又有放置炸彈的動機?艇上有兩個人來自俄羅斯伊斯蘭教地區,其中一人能進入魚雷艙,他叫加季耶夫。特拉斯科特發現,加季耶夫主動提出要監控魚雷電池,這樣他就可以到潛艇的前部工作。難道加季耶夫是自殺式炸彈襲擊者?特拉斯科特通過他所認識的高層人士進行了查證。特拉斯科特說:“我認識一些機密武器的研發人員,調查過加季耶夫的背景,他對海軍非常忠誠,這絕對不可能是有組織的恐怖主義襲擊。”俄羅斯讓加季耶夫在庫爾斯克號上服役顯然是出於宣傳目的,恐怖攻擊的可能性被排除了。庫爾斯克號是因碰撞而沉沒的?接着,俄羅斯海軍開始宣傳另一個有關庫爾斯克號沉沒的理論,聲稱它曾和外國潛艇發生相撞。他們知道,事發當日的巴倫支海上並非只有北方艦隊,至少還有2艘北約潛艇在監視俄羅斯的演習。特拉斯科特發現,這種爾虞我詐的遊戲常會演變成意外的水下相撞。1967年以來,俄羅斯海軍已有25起潛艇相撞事故記錄在案。根據特拉斯科特掌握的消息,就連英國海軍都認爲庫爾斯克號是因碰撞而沉沒的。特拉斯科特說:“他們最先想到的是,庫爾斯克號可能是在巴倫支海被美國潛艇撞的。”但他們並沒有確切的證據。

 

接着,俄羅斯海軍公開了一張美國潛艇孟斐斯號的衛星照片,它正停在挪威的軍港內,拍攝時間是庫爾斯克號沉沒後7天。俄羅斯認爲,照片足以證明這艘美國潛艇曾經受創。而美方則斷然否認孟斐斯號曾發生過碰撞事故。俄羅斯海軍毫不示弱,他們舉行記者會,在公佈的圖像資料中,庫爾斯克號側面似乎有一道巨大的切口。他們堅稱那就是碰撞的證據,罪魁禍首不是孟斐斯號就是其他潛艇,也許是英國潛艇。一時間,庫爾斯克號成了棘手的政治問題。英國國防部認爲有必要探討碰撞之說,既然北約潛艇受到了譴責,他們也必須知道真相。但後來,北約國家終於能鬆一口氣了,因爲挪威的一家地震研究機構宣佈,庫爾斯克號失蹤時,它們曾探測到巴倫支海發生過一次異常震動。庫爾斯克號爆炸的震波中是否隱藏着撞擊的證據?英國政府取得了這些重要資料,將它交給地震專家戴維·鮑爾斯。鮑爾斯將震波圖和其他地震信號進行了對比,它不符合海底地震或潛艇相撞的模式,但完全符合已知的水下爆炸模式。鮑爾斯認爲,發生在庫爾斯克號的爆炸有兩次,它們的信號非常類似,第一次信號只有第二次爆炸的百分之一,相當於50公斤TNT炸藥。鮑爾斯確定,兩次異常震動都是水下爆炸造成的。北約擺脫了困境,俄羅斯海軍的強硬派也不得不承認,庫爾斯克號沉沒的原因並不是潛艇相撞。5到7枚魚雷同時爆炸顯然是第二次爆炸的原因這場災難的政治影響不斷擴大,普京總統批准了一項大膽的打撈計劃,從海底撈起庫爾斯克號。此次打撈行動撥出了1.3億美元的專款,比整個北方艦隊的年度預算還要多。在沉沒14個月後,庫爾斯克號被運送到科拉半島的一個祕密軍港。鑑定專家開始研究這個巨大的殘骸。他們很快發現,巡航導彈都沒有受損,於是開始調查潛艇上的魚雷。雖然魚雷艙仍在海底,在分析過殘骸各處的損壞情況後,研究人員推測,曾有5到7枚魚雷同時發生爆炸。這相當於4.5噸TNT炸藥爆炸,和地震測量資料一致。特拉斯科特相信,他已經找到了第二次爆炸的原因。

 

軍火爆炸

 

線索一定也在潛艇扭曲的殘骸上。鑑定小組證實,殘骸的前部已經被燒燬,內部就像鼓風爐一樣熱,達到了攝氏2000度。詳細的分析結果顯示,大火在魚雷爆炸前就已經開始了。特拉斯科特從地震測量數據中找出了可能引發大火的原因———第一次小規模的爆炸。找出最初爆炸的原因,是調查的最關鍵問題。但潛艇前端的殘骸仍在海底,特拉斯科特很懷疑能否找到重要證據。一枚沒有彈頭的過氧化氫魚雷製造了最初的爆炸特拉斯科特說:“怎麼可能解開謎團呢?被炸得粉碎的魚雷艙仍在海底,調查遇到了一個大問題。”

 

但一項來自海底的重大發現最終揭開了謎底。在主殘骸後方50米處,發現了一塊第四魚雷艙口附近部位的艇身碎片。這塊碎片的位置完全匪夷所思,它位於其他碎片後方,說明它是最先被炸離潛艇的碎片。它原本在潛艇上的位置就是發生爆炸的地方。特拉斯科特說:“這是重要的證據,因爲它證明最先爆炸的是四號發射管的魚雷。剩下的問題是,魚雷的哪個部分爆炸了。”特拉斯科特知道,最可能的爆炸源就是魚雷的彈頭。但他發現庫爾斯克號當時正要發射的是一枚練習魚雷,並沒有彈頭。爆炸一定是由魚雷的其他部分造成的。專業人士告訴他,魚雷發射後,在擊中目標之前,有時要推進好幾公里,因此魚雷的推進系統擁有的能量通常比彈頭還要大。

 

特拉斯科特仔細研究了練習魚雷的推進系統,使魚雷在水中前進的渦輪是以煤油爲動力的。但在沒有空氣的水中,是靠高濃度過氧化氫提供燃料燃燒所需的氧氣。在理論上,這種推進系統非常安全和有效,但特拉斯科特聽說過氧化氫有一些不良特性。某些金屬或鏽跡接觸過氧化氫時就會變成觸媒,過氧化氫會分解成氧和蒸汽,並釋放出大量的熱能,體積在瞬間增加5千倍。對魚雷來說,這種力量是致命的。特拉斯科特發現,有很多次海軍事故都與過氧化氫有關。其中最嚴重的,就是1955年英國海軍潛艇西頓號的爆炸事故。在例行的裝彈作業中,西頓號的一枚新過氧化氫魚雷在發射管中爆炸,導致13人喪生。西頓號讓全球海軍認識到,不應該再使用過氧化氫魚雷,這是大家得到的教訓,只有俄羅斯例外。不良焊接導致了過氧化氫從練習魚雷中外泄庫爾斯克號是否也是這種化學定時炸彈的受害者?特拉斯科特向俄潛艇專家庫爾金進行了解,並委託庫爾金開始研究過氧化氫推進系統,瞭解其導致庫爾斯克號事故的可能性。庫爾金先計算出推進系統的爆炸能量,結果約爲50到100公斤TNT炸藥的威力,和第一次爆炸的地震描記線大致吻合。但庫爾金知道,所有過氧化氫魚雷都有安全裝置,避免魚雷內的壓力增加到危險的程度。這枚魚雷的安全系統是否受損?通過他的特殊情報來源,庫爾金取得了庫爾斯克號練習魚雷的維修記錄。這位資深指揮官大喫一驚。這枚魚雷是1990年生產的,同批共產10枚,其中6枚當即鑑定爲不合格,因爲它們的焊接有問題。庫爾金瞭解到,軍方從未檢查過練習魚雷的焊接,他們認爲沒有必要,因爲練習魚雷沒有彈頭。庫爾金不得不認定,不良焊接可能導致了過氧化氫從練習魚雷中外泄,從而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但是,證據在哪裏呢?在調查過庫爾斯克號數以千計的金屬碎片後,庫爾金終於有了收穫。他們找到了魚雷和發射管的碎片,上面有扭曲和被高熱破壞的痕跡,魚雷從中央爆炸時也會有相同的破壞痕跡,爆炸點就在一處關鍵的焊縫。

 

複雜的過氧化氫理論揭開了部分謎團。第一次爆炸就造成了致命後果但仍有一個大難題,這場小爆炸爲何能夠使指揮中心癱瘓,讓庫爾斯克號陷入絕境?緊急排水只需要幾秒鐘,爲什麼連這樣最基本的應急程序都沒有啓動?這個問題的答案在俄羅斯艦隊中掀起了軒然大波。有缺損的焊接導致庫爾斯克號前艙的魚雷爆炸,艙壁原本不該被炸開,但卻被炸穿了。特拉斯科特再次請教潛艇專家庫爾金。庫爾金知道,隔開前兩個隔艙的艙壁,應該能保證第一次爆炸不至波及到魚雷艙之外的部分。因此,他開始研究潛艇前部可能存在的弱點。通風系統立刻有了疑點,他發現有條通風管路穿過了前四個隔艙。直徑40釐米的通風管橫穿艙壁,然而通風管本身卻是輕合金製成的。它和普通的通風管一樣,和家裏的、辦公室的通風管差不多,爆炸發生時,立刻就被炸開了。第一次爆炸的壓力波沿通風管衝進指揮中心,將管路炸得粉碎,把火焰和濃煙引入到艙內。艙內人員還來不及按動警報裝置,就被火和煙燻倒了,沒有人能夠倖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