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杵磨成針”是我國家喻戶曉的典故,用於激勵人們要不辭勞苦,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發憤圖強。可是這樣一個勵志的故事,真實性並不高。這個典故主人公說的是唐朝的李白,而典故出處是在宋朝,在祝穆的《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中記載的一則民間故事,兩者前後相差上百年,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此事的真實性。下面我們再分析一些更實際的東西。

鐵杵磨成針真實性很小,故事的疑點衆多

鐵杵磨成針

杵是指舂米或者古代洗衣服用來錘打的棒子,這一類的棒子大多以木質爲主,二三十年前廣大農村還能見到錘打衣服的棒子,一般長約四五十釐米,直徑三到五釐米不等,這樣的棒子使用起來順手,重量也合適。那麼鐵杵呢?典故里應該不是指這麼大的鐵棒子,不然有幾個人揮得動呢?所以這個杵應該是指類似於舂米棒的小鐵棒,具體有多小我們無法得知,前提是真有這麼個事。但是即便是小鐵棒,要想通過打磨將其磨到一根針的大小,還是很耗費時間的。古代的針一般比現代的針稍微粗一些,因爲還要用來納鞋底之類的,而且古代大多數老百姓都是自己用布料做衣服,補衣服。

鐵杵磨成針真實性很小,故事的疑點衆多

針線

即便是這樣,針的大小相對於杵來說差距還是太大,用杵制針對於一個老婦人來說,消耗的時間和精力都是很多的,難道她不用做別的了嗎?就算她用閒暇時間去打磨,但是她還有一個無法逾越的技術障礙,那就是針眼。把一根針打磨得尖銳,這一點並不難,但是要想在小小的針頭上鑽出一個適合穿線的孔,恐怕就不是這個老婦人能做得到的了。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時候,那已經是一千年後了,一個英國的手工作坊,一個熟練的工匠一天也只能製作出一兩根針。連專業的工匠製作起來都如此費勁,這個老婦人又哪來的專業工具和技術去製作呢?

鐵杵磨成針真實性很小,故事的疑點衆多

鐵杵磨成針主人公李白

然後是政策。早在齊國的管仲之時,就施行鹽鐵官營,這一政策一直持續到清朝。對於鐵等金屬物品,一般是由國家統一開採冶煉,然後再賣給市面上的鐵匠鋪之類的,讓他們進行深加工;更嚴格的則是全程官營,中間沒有一個獨立的商人或手工業者參與,官府直接把農具等鐵器賣給老百姓。所以一般老百姓家裏能有一根鐵棒的不多。就算有了,古代金屬的價值比現在是要高得多的,不像現在有各種各樣的鍊鋼爐可以大量冶煉,金屬無處不在,那個時候老百姓家的金屬物件基本是農具和廚具,還有一些門鎖之類的,連金屬釘子都不多。所以誰家要是有那麼大一根鐵棒,與其費力把他磨成一根針,不如直接拿他去鐵匠鋪換一根,可能更實際一點。

鐵杵磨成針真實性很小,故事的疑點衆多

鐵杵磨成針

雖然這個故事的真實性並不高,但是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還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