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天氣正處於冷熱交替的階段,身邊不少人反應說這一冷一熱的天氣着實令人不舒服,一些女性還出現了手腳冰涼、氣血不足的症狀。她們去醫院就診後,被告知是貧血所致。回家後,這些貧血患者習慣性地認爲只要喫點補血產品就可以了。在這些補血產品中,我們最常見的是紅棗、紅糖、阿膠。日前,網絡上流傳喫紅色的食品也能補血,以形養形,甚至連聖女果、火龍果、櫻桃都被冠上了“補血佳品”的美稱。針對這些現象,記者採訪了浙江省婦保醫院婦女保健科主任邱麗倩。

邱麗倩表示,這些食品和水果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有效,由於血液對於人體異常珍貴,人體造血也需要非常多的營養物質,包括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C、維生素B12以及多種微量元素和激素,人們補血主要是通過食物攝取營養物質,通過攝取鐵元素來對貧血的狀態進行改善,並不是一樣或幾樣食物就可以滿足人的補血需求的。

邱麗倩告訴記者,對於廣告中常見的阿膠產品鼓吹的補血功效也並不可靠,由於阿膠產品多由驢皮熬製而成,驢皮中的主要成分爲膠原蛋白,並沒有過多的補鐵補血作用。至於那些紅色的水果,讓它們外形變爲紅色並不是鐵元素的功勞,只是商家吸引顧客的噱頭罷了。紅棗是大家公認的補血食物,但實際上紅棗中含有的鐵元素含量僅爲2.3mg/100g,微乎其微,並不能起到有效的補鐵功效,紅棗中富含糖分和熱量,多喫反而會讓人長胖。女性來月事時,往往都會選擇喝熱紅糖水來減輕症狀起到補血的效果,但是事實也並非如此。紅糖中的微量元素雖然大於白糖,其中鐵元素的含量爲2.2mg/100g,因此喝熱紅糖水減輕症狀或許只有熱水在其中發揮了作用。

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到底該如何補血呢?邱麗倩說:“有許多食物的補血功效是很好。其中動物肝臟不僅鐵含量高,而且容易被腸道吸收,每週喫一次對預防貧血非常有好處。另外鴨血、豬血等動物血液富含血紅素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還有綠色蔬菜中的菠菜、莧菜富含葉酸和鐵元素也能夠幫助人體提升造血能力。因此在生活中,只要注重日常的飲食搭配就可以有效地補血,不必盲目地相信市面上所謂“補血聖品”和保健品。”

當然除了通過食用合適的食物來保持身體健康,她建議大家適量的運動對於貧血症狀的改善也是大有裨益的,例如慢跑、瑜伽、健美操、游泳、跳舞等等。尤其是生育過後的女性,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每日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對產後恢復和提升造血能力有着很好的幫助。

本報見習記者:王宇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