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万历三十年不上朝不理政,如何做到掌握着绝对实权的?看看大家怎么说。

1、万历三十年不上朝不代表不理政,但是掌握着实权这事其实很好理解。

举一个通俗的例子,马云天天东北西跑,一年也不会有几天在阿里巴巴总部待上几天,可阿里同样赚钱,马云之所能离开,是因为他下面有副总裁,有经理,有主管,有人事部门,有考核制度。而明朝一样,史料上称,明朝是封建社会制度最完善的,以至于清朝直接照搬,而康乾更是对朱元璋佩服得五体投地,发出了“治隆唐宋”的感慨。

万历三十年不上朝不理政,如何做到掌握着绝对实权的?

朱元璋监督机构(督察院)与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西厂)的建立,使得君主高度集权,而宰相职位的废除,奏章成为了皇帝的唯一专权。外有监察机构与锦衣卫监视百官,内有奏章专权披红,行驶政务联系。。这样的制度下,百官不敢乱,也乱不起来,而废除宰相,奏章直接变成皇帝的专权之后,更是无碍,而“万历的三大征”便是明神宗幕后操作的。

万历三十年不上朝不理政,如何做到掌握着绝对实权的?

说起万历皇帝为什么不上朝,主要的原因就是躲避大臣们的口水。万历10岁登基,在位时间长达48年。万历刚登基的时候,由李太后,大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辅政,万历在位前十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史称“万历中兴”。

因为继位时间过早,万历早年一直在太后与大臣的操控之下执政,幸福指数特别低,但是万历不气馁,同样学习,随着知识的增多,开始变得寡言少语,甚至看起来可欺。郑贵妃还老是嘲笑他“像老太太”

因为朱元璋在开国之初,建立了言官制度,目的就在于鼓励大臣直言进谏,以便及时纠正皇帝的错误,保障国家的大政方针正确,从而确保朱家江山万世永固。朱元璋的《祖训》对后世有绝对的权威,后世的臣子们可以拿着《祖训》去敲打皇帝而不用担心受到处罚,言官们以此为恃,有恃无恐。

万历三十年不上朝不理政,如何做到掌握着绝对实权的?

随着制度实行的时间越来越长,就开始变味了,言官制度,变成了换取名气的途径,面对“软弱可欺”的明神宗,每天的上朝变成了口水战。

我们都知道解决问题开会讨论,并不是人越多越好,只要关键人物到场就好,因此万历皇帝为了避免口水,开始了无为而治。遇到大事情需要讨论时,只需将相关一小部分人叫来议事即可。而“万历三大征”(平定宁夏蒙古哱拜之乱、播州土司杨应龙之乱以及抗倭援朝战争)便是这样完成的。而日常事务,走奏章即可。

不过随着万历的皇帝的年纪越来越大,也开始荒于政事,又无像张居正这样的人可以督导,明朝开始走向衰落。历史记载中,把万历年作为明朝开始走向灭亡的起点。

2、

万历皇帝不上朝,并不代表他不干活

跟其他皇帝不上朝的原因不一样,有的是起不来(深陷后宫花丛),有的是懒得去(哥还得修仙呢),有的是去不得(无实权的傀儡)

万历比较特殊,他是为了表示自己的抗议——闹了别扭,不想见你们!

所以,多年不上朝的万历,起因是私事被干预,而自己竟然无可奈何。所以一气之下就不上朝了,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我喜欢哪个儿子还轮得着你管?“是的,不仅要管,还要一管到底!”

万历彻底愤怒了,气的吹胡子瞪眼,甚至大有口吐白沫抽过去的迹象,可是下面这帮大臣非但没有表示出关心,还一副万历欠了他们三百万的样子

“算你们狠!你们、你们...你们给我等着!”万历悻悻的离去了。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万历和大臣们从良好的同事领导关系变得水火不容?

答案就是——国本事件

这是伴随了万历一朝大半岁月的事件,围绕这个事件还发生了明宫三大案之中的两个,可以说是足够精彩了

简而言之,就是万历选继承人的事情,作为皇长子的朱常洛,万历不喜欢,而郑贵妃生下的福王朱常洵,则是万历非常喜欢且想立为大明下一任CEO的

问题来了,大臣们坚持己见,必须要立皇长子,万历不同意,非要立福王。毕竟人家是皇帝,人家喜欢谁,想选谁,论得着你们这些外人掺和吗???

答案是——不仅能管,而且一管到底(明朝内阁,有驳回的权力,即认为皇帝的诏令不对,是可以拒绝执行的)

就这样,万历皇帝不干了,他决定和这帮阻挠他家事的人决裂——老子不上朝了,你们爱咋咋地!

万历三十年不上朝不理政,如何做到掌握着绝对实权的?

消极怠工、哦不,偷摸干活的朱翊钧

多亏了朱棣,搞了这么一套内阁制度,才能让万历得以如此“轻松”的完成国家大事的决策,每当万历躲在被窝里睡觉不去上朝的时候,是不是该感谢一下朱棣同志

内阁由首辅、次辅组成,是大明最高决策执行官员,他们来对国家大事进行票拟决议,也就是给朱翊钧提供解决方案,属于智囊团和幕后工作者

当内阁加班加点的把国家大事都理顺出解决方案后,由司礼监太监呈给万历,并读给他听。听完后觉得正确的,拍板执行,然后太监负责盖章。如果觉得有问题,他再琢磨一下,或是自己来修改,或者让太监代笔

完事后,就是电视剧中常见的场景,一个太监拿着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某某咋地咋地云云的”

如此看来,万历并非是不干活,只不过他省略了上班中的打卡环节和讨论环节而已。所以,不上朝的万历只是换了个地方(如被窝)工作

经常加班到深夜的万历,并不为人们所知晓,大家眼中的万历,就是个消极怠工的主儿,就是个赌气撒泼的人儿

万历三十年不上朝不理政,如何做到掌握着绝对实权的?

换个方式干活的万历,真就一点问题都没有吗?

不得不说,万历三大征的确都是朱翊钧本人呕心沥血的劳动成果,也的确印证了他并非消极怠工,只是万历一朝,也绝非如此平静安定

明朝之亡、亡于万历的说法,是史学界比较公认的,那么万历一朝究竟经历了什么?而朱翊钧同志,怎么就成了大明公司走向下坡路的罪魁祸首了呢?

由于立储事件让万历和大臣彻底决裂,所以君臣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不再是坦诚相待的好伙伴,而是成了完全的对立面

万历后期,诸多政府工作部门几近瘫痪(退休了没人管,离职了没人接),很多官员分饰多角,而原因就是万历。面对油盐不进,坚持不立朱常洛为太子的大龄愤青朱翊钧,大臣们琢磨怎么应对

先是罢工抗议——您要是不把这事儿给我们解决了,我们就不干了!结果很简单,万历根本不回应,呈上去的奏折犹如石沉大海

“算你狠!爷不干了!!!”大臣提交了辞呈,结果还是一样,毫无音信,既不表达挽留,也不表示同意,就这么和你耗着

受不了的大臣开始擅自离岗,这在古代可是大罪,可到了万历这儿,没事,走吧走吧,都走了,我就可以立我喜欢的儿子了!

万历三十年不上朝不理政,如何做到掌握着绝对实权的?

话又说回来了,万历皇帝朱翊钧,咋就这么固执呢?

原因很简单——他从来都不想妥协,他从来都只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一如他的师傅张居正。万历至死都没有明确表示谁会是大明之主,作为明朝历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万历几乎耗费了自己整个下半生与文官集团作斗争,而原因竟只是关于继承人该选谁的问题

有个性!有脾气!

明朝皇帝大多都很有特点,有的喜欢修仙、有的喜欢干木匠、有的喜欢嗑药,而在他们当政时,也的确出现了权倾天下的文官或是太监

只不过,他们的权力并非是被剥夺或架空,只是他们不想握在手里、或者是懒得握在手里而已

这一切应该感谢一个人和另外两个制度

首先感谢朱棣同志和他创立的内阁制度

其次,感谢有着现代电影优质素材之称的锦衣卫和东厂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3、

万历皇帝不和大臣们见面的理政方式,为什么能够牢牢地把控朝廷,而不被群臣架空而失位呢?

万历三十年不上朝不理政,如何做到掌握着绝对实权的?

(万历皇帝画像)

第一,万历皇帝有很高的威望。

万历皇帝在前十年的时间里,依靠张居正,励精图治。革除积弊,不但整顿了吏治,而且通过“一条鞭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其作为,与正德、嘉靖两朝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作为一个贤明君王的形象,深入人心,让他具有崇高的威望。

除此以外,他还通过两次运动,把朝廷中的政治寡头消灭殆尽。第一轮他消灭了高拱和高仪。高拱、高仪及张居正是他爹明穆宗给他选的三个辅政大臣。他上台以后,利用外臣张居正以及内臣冯保(掌印太监),扳倒高拱、高仪两人。接着,他依靠张居正和冯保实现了经济复苏和政治清明。但张居正去世后,也就是在他当皇帝第十年的时候,他不但清算了张居正,对他实行抄家。同时还对冯保实行抄家,贬谪冯保。这样,他在这一年里,第二轮消灭了另外两个政治寡头。

通过这两轮的消灭,万历皇帝的威望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无人再敢与他争锋。

第二,万历皇帝有多种制衡群臣的手段。

这个手段,其实是从朱元璋开始就设置好的一种政治模式。这种政治模式确保了明朝后期,虽然皇帝多不成器,明朝江山依然屹立不倒。

万历三十年不上朝不理政,如何做到掌握着绝对实权的?

(张居正剧照)

这种政治模式,就是朝廷内外,没有一个人做大。一是因为后宫都选自民间,外戚没有根基,无法专权。二是取消宰相职位,只设置内阁。而“内阁”一词,顾名思义,就是在皇帝家里,帮皇帝传话跑腿的意思。内阁根本就无法变成权臣。三是立铁牌不许宦官干政。朱元璋是立了铁牌子,不许宦官干政的。不过后来,王振把这块牌子给取了。但虽然取了,宦官依然受极大制约,无法走上外廷。走不到外廷,就无法干政。四是明朝设置“厂位制度”。可以说,这是朱元璋跟着武则天学的。设置了“厂位制度”,对百官进行着有效的监督。这样,皇帝不管呆在那里,对百官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因此,即便不上朝,也无所谓。

(当然了,朱元璋这种政治模式,也有一个很大的坏处,就是朝廷朋党之争非常严厉。可以说,最终明朝打不赢农民起义军,打不赢清军,与明朝大臣们互相扯皮不团结,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万历皇帝一直没有立太子。

万历皇帝不上朝,与和爷爷一样,都是因为立太子的问题,和群臣发生了很大的矛盾。但不管怎么说,因为没有立太子,这就让群臣们即便不满意皇帝,想要造反,也找不到主心骨。

这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来看。

一是唐玄宗也是早年励精图治,晚年荒淫乱政,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为什么丢了皇位,因为大家拥立太子李亨为帝。当大家有李亨这个皇帝以后,就不在乎唐玄宗了。二是康熙皇帝两废太子后,为什么直到去世,都没有再立太子?就是因为他一旦立了太子,就有大臣和太子勾结,谋取他的皇位。所以,康熙虽然晚年怠政,但依然牢牢控制着朝廷。

万历三十年不上朝不理政,如何做到掌握着绝对实权的?

(冯保剧照)

第四,万历皇帝不上朝,反而减少了和大臣们讨论的麻烦。

明朝的朝廷,大臣皇帝常常因为对事情有不同看法,争执不休。但是,当万历皇帝不上朝以后,大臣们就没办法和他讨论了,他只需要直接发布命令就可以了。同意,还是不同意,直接命令。大臣们对他的话有意见,但是见不到他本人,也没办法争执,只好执行。久而久之,大臣们就形成了听从他意见的惯性。

第五,万历皇帝牢牢把控着军队。

这是万历皇帝的根本。万历虽然不上朝,但是他还利用军队完成了“万历三大征”,可见其对军队的控制能力。正因为他牢牢把控着军队,因此,那些大臣们想要做大,完全是不可能的。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

独立学者灵遁者整理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