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個人認爲,秦國是成也商鞅敗也商鞅,他的變法只適用於戰時的競爭,而一旦天下一統之後,就要改變法律制度了。影片上說,商鞅變法的實質是在中國歷史上開創了戰時法制。

大家都看過電視劇《大秦帝國》和《東周列國志》嗎?上面有一蓋世名臣,極其堅韌剛猛,手如天羅地網,心如鋼鐵磐石。一生殺人無數,只爲用自己的思想締造一個強大的國家。他得到了蓋世英主的支持,自己的事業一堅持就是二十年如一日。開啓時間超越式改革,接近140年。

華夏曆史第一剛猛之臣,老氏族殺戮殆盡,不計代價捍衛鐵規

這個人就是商鞅。影片上說,商鞅變法的實質是在中國歷史上開創了戰時法制。但是本人不這樣認爲,並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見解。本人的觀點就是所謂的“戰時法制”只是表象,而真正的實質是在現有的生產力下,先將生產關係“偷樑換柱”,由奴隸制生產關係變化爲封建制生產關係。

華夏曆史第一剛猛之臣,老氏族殺戮殆盡,不計代價捍衛鐵規

然後再用殘酷血腥的刑罰手段鎮壓奴隸主貴族和一切反對勢力,捍衛新法,而這個新法將繼續改變生產關係,直到最後。現在闡釋如下:他先讓百姓們對朝廷產生信任。隨着戰亂之苦和民生凋敝,人民羣衆在很大程度上對於政府失望。沒有百姓的信任,即使法令頒佈了,變革也不會成功,所以他先做的事情便是“徙木立信”。

華夏曆史第一剛猛之臣,老氏族殺戮殆盡,不計代價捍衛鐵規

變法最致命的幾條:

1.以軍功晉升制代替爵位世襲制。尤其鼓勵奴隸征戰,奴隸可以用自己戰功贖身,即成爲平民;並且再以軍功晉升。不言而喻,這樣,奴隸數量會越來越少。試問,奴隸都沒有了,奴隸主去統治誰?奴隸制的生產關係自然而然的慢慢消亡了。

華夏曆史第一剛猛之臣,老氏族殺戮殆盡,不計代價捍衛鐵規

2. 對農耕和土地制度進行了改革,重農抑商,一定程度上承認土地私有和買賣流通,刺激了農民的積極性。而且,很多奴隸解放後,可以用自己戰功換得土地,這樣許多奴隸、平民階層崛起爲新興的好戰平民和地主階級。

華夏曆史第一剛猛之臣,老氏族殺戮殆盡,不計代價捍衛鐵規

3.廢除世卿制、世祿制,實行按功授爵。奴隸主階級無軍功者不得世卿世祿。這一政策給了所有人機會,在戰場上殺敵取得戰功或者多上交糧食來實現官職升遷。這也使得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的戰國時代有90%的宰相是外國人。

華夏曆史第一剛猛之臣,老氏族殺戮殆盡,不計代價捍衛鐵規

最後輔之以殘酷血腥的刑罰手段鎮壓奴隸主貴族和一切反對勢力的反撲,直到法律深入人心,無人撼動。前358年—前338年這是變法的20年,又到始皇帝在前221年滅六國,自始至終就是近140年。說明秦國的準封建制度比六國提前了140年啊!其生產力的空前強大可想而知。

華夏曆史第一剛猛之臣,老氏族殺戮殆盡,不計代價捍衛鐵規

然而個人認爲,秦國是成也商鞅敗也商鞅,他的變法只適用於戰時的競爭,而一旦天下一統之後,就要改變法律制度了。例如,連坐制度是爲了規範民衆誠實守信,而滅六國後就顯得異常殘暴,終於激起了舉國震怒。而建國800年,戰無不勝的大秦帝國終於消亡在了千萬民衆起義的洪濤駭浪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