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月1日那天,新聞聯播值班編輯黃一中手寫的一張節目串聯單正式通過電波傳送給全中國,這三條新聞是新聞聯播“大型連載節目”的開端。

高曉松在《曉年鑑》裏也提到,那時大家每天都在看電視,就是因爲那一年開始有了《新聞聯播》。

這個比中央電視臺早誕生三個半月的新聞節目,憑藉着它獨特的魅力與地位始終保持着較高的收視率。

《新聞聯播》的戰場:既有激烈的“標王”爭奪,也爲收視率的擔憂

四十多年來,哪怕是你最親近的人都可能曾缺席過你的生活,但《新聞聯播》卻數十年如一日地“陪伴”在你身邊。

它有着套路式的新聞報道,萬年不變的標準化主播,從未遲到的準時播出,這樣的嚴肅呆板好像不太招人喜歡,但其實它的骨子裏從來不失“變通”的作風。

1

十多年無廣告,1994年“標王”誕生

1994年11月,央視廣告中心主任譚希松操辦了第一屆“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競標會”。《新聞聯播》前後的若干分鐘就是萬商矚目的“黃金時段”。

競標的結果是,山東“孔府宴酒”以3079萬元的高價中標,便由此誕生了人們熟知的“標王”這一新名詞。

《新聞聯播》的戰場:既有激烈的“標王”爭奪,也爲收視率的擔憂

央視廣告招標歷年單項標王(1995~2011)

其實,電視媒體商業化運營的開啓最初並不是央視這個“大哥大”所爲。作爲國家級媒體的央視一直以來也都是行事謹慎,直到1979年,上海電視臺首開“播出廣告創收”的先河後,央視才逐漸發掘了新的收入源頭。

彼時央視許多節目裏也都有廣告,《新聞聯播》不插播廣告,只在隨後播出的《天氣預報》裏有一條5秒鐘的廣告。

1993年,兩家企業同時點明要《天氣預報》之前的5秒鐘廣告,央視像是發現了商機,隨即就又追加了一條5秒鐘廣告。

《新聞聯播》的戰場:既有激烈的“標王”爭奪,也爲收視率的擔憂

1994年1月,這個黃金時段的爭奪愈發激烈。於是,時任央視臺長的楊偉光拍板,在《新聞聯播》和《天氣預報》之間,一舉增加30秒的廣告。同年4月,這個時段的廣告又增加到60秒,仍然供不應求。

這就不難解釋第一屆“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競標會”上,爲何競標如此激烈了。

《新聞聯播》的戰場:既有激烈的“標王”爭奪,也爲收視率的擔憂

2007年央視黃金時段招標總額突破80億元,而如今的《新聞聯播》前後數分鐘的廣告收入,佔據了CCTV共計16個頻道全部廣告收入的大部分。

有人因此評價說,某種意義上,楊偉光讓《新聞聯播》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印鈔機。而這正是《新聞聯播》在新聞媒體市場化變革的趨勢下變通的成果。

2

17年未曾出現新面孔,大膽換顏引關注

“《新聞聯播》終於換主持人了!”,2006年6月5日《新聞聯播》“換臉風波”,迎來網民熱評如潮。

30年來致力於播出國內外熱點的《新聞聯播》,一時間自己卻成了新聞焦點。

《新聞聯播》的戰場:既有激烈的“標王”爭奪,也爲收視率的擔憂

《新聞聯播》歷經初創時的嘗試和改造,到上世紀80年代,從編排形式到播音風格,甚至到播音員,都逐漸固定。

象徵着國家形象的嚴肅風格不可能輕易做出改變,據說主持人羅京想改一個髮型,費盡口舌都沒能得到中央電視臺臺長的批准。

雷打不動每日播出的《新聞聯播》,就算是一年換一次主播,觀衆怕都會看膩。連網友也忍不住調侃:風裏雨裏,羅京等你。

《新聞聯播》的戰場:既有激烈的“標王”爭奪,也爲收視率的擔憂

而此次,30出頭的康輝和28歲的李梓萌加盟《新聞聯播》。17年來《新聞聯播》首次將新面孔——“康李配”作爲自己“求變”的門面,彷彿在向觀衆們宣告:我並不是你們眼裏的“機器人”。

當所有人都在擔心此次人員的更換是否對收視率產生一定的影響,新人能否挑起播報的大梁時,“康李配”播報的高收視率證明了《新聞聯播》此次轉變的成功。

《新聞聯播》的戰場:既有激烈的“標王”爭奪,也爲收視率的擔憂

就連外媒也在品評兩位新主持人時說:現在,中國政府有關當下時事的官方立場由兩位面帶微笑的年輕人傳達出來,與以前幾位主持人滿臉端莊、不苟言笑的播音風格相比,他們的確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

3

你以爲在整理稿件,其實是在“整理”時間

每當新聞聯播結束時,伴隨着熟悉的結尾配音的畫面一直以來都是兩位主持人默默地整理稿件,你絕對想不到,這樣有趣又略帶親切的整理稿件,實際上卻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你只看到了熒屏前的百無一失,卻沒看到精確的背後是《新聞聯播》節目設置上的巧妙變通。

《新聞聯播》的戰場:既有激烈的“標王”爭奪,也爲收視率的擔憂

電視新聞的播出窗口是一個固定時長,爲了不影響到下一個節目的播出時間,《新聞聯播》的時長必須得到精確控制。

但新聞播報節目不同於其它各類節目,主播們多一句少一句都會影響節目的實際時長,有時還會臨時增加突發新聞事件的報道,這便讓時長的控制更加難以拿捏。

爲了保證節目在準確的時間點結束(精確到秒),往往會採用拉滾字幕或其它方式調節時長,一般在15秒到30秒之間的長度,這種依靠片尾控制時間在業內稱爲"鬆緊帶"。

《新聞聯播》的戰場:既有激烈的“標王”爭奪,也爲收視率的擔憂

《新聞聯播》的“鬆緊帶”正是通過主播“整理稿件”來實現的,這段整理稿件的時間完美地填補了預留的15到30秒的空隙,同時也能夠讓播報員所造成的時間差得以調整。

通過播放性質、時間把控、時間調整、團隊配合完成整個節目播放過程,“一鬆一緊”,完美地掌控了時間。

比較典型的一次是,在2017年3月27號晚上的新聞聯播中,在最後兩分鐘時,男主播剛強唸完最後一條口播後,距離新聞聯播結束竟然還有一分鐘。

《新聞聯播》的戰場:既有激烈的“標王”爭奪,也爲收視率的擔憂

於是在播放完片尾時,兩位新聞主播很鎮定地在臺上整理了近半分鐘的新聞稿件,這被稱爲史上最難整理的稿件……

這真是一場毫無PS的表演,就連央視主播也逃不過那句“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2014年第一期的《新聞聯播》在節目的最後播放了一段全國各地新年日出景象的風光片,主播康輝的畫外音適時響起:“朋友們都在說,2013就是愛你一生,2014就是愛你一世,那就讓新聞聯播和您一起傳承一生一世的愛和正能量吧!”

標榜嚴肅的新聞聯播竟然也玩起了浪漫,一時間“又萌又接地氣”成爲了《新聞聯播》新的代名詞。

但我們卻喜歡這樣的《新聞聯播》,並期待它不斷與時俱進,期待看到它更多的微小改變,期待它保持長盛不衰的生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