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伯兮》這首詩裏,伯其實指的是女子的丈夫。其實,在《詩經》中有好幾篇都是描寫婦女思念丈夫的詩,而《伯兮》這首詩之所以特別,在於詩對女子內心的刻畫非常具有借鑑的意義。

女爲悅已者容

《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爲王前驅。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爲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痗。

《伯兮》這首詩表達的主題是閨中婦女思念在外征戰的丈夫,客觀上反映出戰爭給民衆帶來的痛苦。其實,在《詩經》中有好幾篇都是描寫婦女思念丈夫的詩,而《伯兮》這首詩之所以特別,在於詩對女子內心的刻畫非常具有借鑑的意義。

註釋:

1. 伯,指的是哥哥。在《伯兮》這首詩裏,伯其實指的是女子的丈夫。

2. 朅(qiè):指的是英武高大。

3. 邦,指的是國家。

4. 桀,通“傑”,指的是傑出,才能過人。

5. 殳,是古代的一種兵器,用竹木製作的,有棱但卻沒有刃。

6. 首,在這裏指的是頭髮。

7. 膏,指的是婦女潤髮的油脂,類似於現在的洗髮水。

8. 沐,指的是洗頭髮。

9. 適,是喜歡的意思。

10. 其,語助詞,沒有實際意義。

11. 杲(gǎo)杲:明亮的樣子。

12.諼(xuān)草:萱草,食之可以忘憂也,也稱爲忘憂草。

13.背:屋子北面,古人的屋子面朝正面,北面就是屋子的背面。

14.痗(mèi):憂思成病。疾指的是小病,病則指的是身體很嚴重的病。

拓展:

1. 春秋時期,打仗並不是短兵相接的廝殺。雙方諸侯國在開戰之前要下戰書,當時上戰場的並不是平民百姓,而是貴族,也就是最低一等的成年男子“士”。“士”唯一的職責就是爲統治者上戰場,所以稱爲“戰士”。

那時候,平民和奴隸是不允許上戰場的,他們參戰但不作戰,他們主要是扛行李、餵馬、做飯這些後勤的活兒。所以說,作戰這種事情也是有身份的人才能做的。

2.“投殳前驅者當爲中士。”——王先謙在《詩三家義集疏》

意思就是作爲前驅的士兵級別是“中士”。

3. “首如飛蓬”的形象是思夫詩的典型形象。首如飛蓬,指的是頭髮未經梳理,像飛散的蓬草一樣亂。現在多用於表達思念之意。

4.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 (宋)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5.女爲悅以己者容,意思是女子甘願爲自己所愛的人、心儀的對象打扮自己。

6.人言其雨其雨,而杲(gǎo)杲然日復出,猶我言伯且來伯且來,則復不來。”——鄭玄《毛詩鄭箋》

就好像人們限於久旱之中,每天說快下雨吧快下雨吧,但是第二天依舊是晴空萬里,我每天心裏都祈求着丈夫能夠回來,但第二天依舊是沒有回來。

7.“始則首如飛蓬,發已亂矣,然猶未至於病也。繼則甘心首疾,頭已痛矣,而心尚無恙也。至於使我心痗,則心更病矣。其憂思之苦何如哉。”——方玉潤《詩經原始》

整體釋義:

伯啊,伯啊,你真是我們國家最魁梧英勇的壯士了,你手持着兵器殳,作爲王的勇士,衝鋒陷陣,是軍中的先鋒官。

自從你離開家前往東方奔赴戰場,我就陷入到深深的思念煎熬中,我的頭髮就如紛飛的蓬草一般。我這樣亂着頭髮是因爲沒有潤髮的油脂嗎?當然不是,是因爲我收拾、裝扮好,誰又會喜歡呢?

我心中期待着下雨,但天氣正好相反,卻是陽光明媚的天氣。我情願想你想得頭疼,只希望我的思念能換回你的歸來。

屋子背面生長的忘憂草,能夠消除掉記憶的痛苦,(我佩戴了忘憂草,卻仍不能忘記你)我甘願相思成病,只希望你能夠快些回來。(只要你能回來,我情願頭疼心碎。)

樂學詩經

聽國學經典 品詩經文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