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癌症,其實在生活當中有一些食物或者是好的生活習慣,都可以預防癌症的發生,但是如果我們在飲食上不加註意,往往這些食物可能就會成爲癌症的殺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腫瘤專家給我們提出的預防癌症的一些好的建議。

不喫剩飯剩菜

食物不宜久存,尤其變質的米飯是最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的。記住,食物發黴就一定不要再喫了。

一旦喫到苦味或哈喇味的堅果,一定要馬上吐掉並漱口,不要偷懶。

一個壞了,最好整包扔掉

黃麴黴素藏在發黴的食物裏,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裏,花生、玉米等,尤其是在高溫溼潤的環境下,一旦黴變會落入它的魔爪。

黃麴黴菌以孢子形式傳播,食物容易牽連黴變。如果您發現有一顆花生壞了,那一碗花生米,或者是存放的一袋子的花生米都得扔掉。

不喫自榨油

有的花生外表正常,但內部已出現黃麴黴素,而小作坊的壓榨機或家用榨油機工藝簡單,缺乏除去有害物質工藝,不能對原材料進行精煉,榨的油中還可能帶入黃麴黴毒素。

木筷子一年更換一次

木筷子半年或一年更換1次。清洗後的餐具瀝乾水懸掛放置,筷子頭朝上。每次使用前最好再用流水沖洗一次。

堅果最好買帶殼的

堅果最好買帶殼的。儘可能不要囤積食品。一定要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

加點料消毒

用含黃麴黴素較低的植物油烹調食物時,先將油倒入鍋內,燒至冒微煙,根據燒菜時用鹽量加入食鹽,繼續加熱至油沸騰,可除去油中90%以上毒素,若在菜餚中添加蔥、姜、蒜等辛香料,除去黃麴黴素的效果更爲理想。

反覆搓洗

米中黃麴黴素主要分佈於米粒表層,淘米、花生時用手搓洗三、四遍可除去大部分黃麴黴素。

另外,在鹼性條件下,黃麴黴素可轉化成一種可溶於水的物質,故可以用小蘇打水洗滌去除。

多喫新鮮蔬菜

有研究表明葉綠色可以有效抑制黃麴黴毒素B1的吸收,因此多食用富含葉綠素的新鮮蔬菜可能可以降低黃麴黴素中毒的風險。

雖然說我們通過上面這些方法不可能證明我們不能得癌症,但是我們可以減少得癌症的一些幾率。爲了我們的身體健康,朋友們一定不要吝嗇把那些剩菜剩飯還是趕緊扔掉吧,多喫一些新鮮的蔬菜,培養一些好的生活習慣,讓癌症遠離我們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