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沙皇俄国将其领土扩张到了太平洋沿岸,锋芒直指东亚的中国、朝鲜和日本等国。沙俄的南下扩张遇到了此时国势正盛的大清帝国康熙王朝,在两次雅克萨大败后,于1689年与中国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沙皇俄国的南下势头暂时受到遏制。随后,沙俄将目光瞄准了朝鲜和日本。根据彼得大帝的命令,沙俄政府于1705年10月在彼得堡开办日语学校。1753年以后,沙俄政府把彼得堡日语学校迁到了其在远东的重要据点伊尔库茨克。这所日语学校从开办直到1816年关闭为止,前后共办学百余年,虽然办学成绩并不显著,但这期间沙俄的势力已经延伸到日本北方领土一带。

18世纪起,日本在千岛群岛进行开发,直到1855年,日俄两国签署《日俄和亲通好条约》,瓜分了千岛群岛,两国约定以伊图鲁普岛与乌鲁普岛之间的海峡为界,海峡以南称为南千岛群岛,归日本所有,日本在南千岛群岛设置行政区划。明治维新后,日本北海道开拓使次官黑田清隆认为遥远的萨哈林岛(中国称为库页岛,日本称为桦太岛)不必与俄罗斯纠缠,加快开发北海道为当务之急。于是在1875年,日俄在当时俄罗斯首都圣彼得堡签署《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日本,俄罗斯确认萨哈林岛的主权属俄罗斯,日本获得整个千岛群岛的主权,自此北千岛群岛也并入日本版图,令日本的版图向北扩展至与堪察加半岛只有11千米距离的占守岛。日本拥有整个千岛群岛主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

1941年11月,日本海军把其核心海上力量集结在伊图鲁普岛的单冠湾,然后从这里出发偷袭了美国海军据点--夏威夷珍珠港。在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当中,美英承诺苏联在战后得以取得南萨哈林岛(日俄战争中俄罗斯战败后,将萨哈林岛南部割让予日本),以及千岛群岛全部主权,并且签订《雅尔塔协定》。在日本投降后,苏联即依据雅尔塔协定宣布拥有该地主权。

1945年7月17日,美英苏三国最高领导人在德国波茨坦会晤,波茨坦会议期间发表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以美英中三国名义发布。当时苏联受《苏日中立条约》约束,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波茨坦公告》。《公告》第八条为“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即从法理上明定了战后日本领土范围由反法西斯同盟国决定。同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解除武装。

在1951年签订的旧金山和约第二章“领土”中,约定日本放弃对1905年《朴茨茅斯和约》后所取得领土之所有权利与请求权,当中包括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南部。条文中没有约定千岛群岛的范围,在签约当时,日本国会所通过的放弃范围包括库纳施尔岛和伊图鲁普岛,然而苏联当时没有签署这份和约。

1956年,苏联和日本两国签署《苏日共同宣言》,由于当时两国对南千岛群岛的主权问题无法达成共识,日本国会在1956年2月取消了放弃库纳施尔岛和伊图鲁普岛的决议,不放弃“北方四岛的正当主权”;因此最后签约时,苏联与日本没有对领土争议达成任何协定,宣言中没有任何相关内容。

北方四岛资源丰富,四岛附近正好是南北暖流寒流相会之处,从而形成了暖寒流鱼类相聚的场所,因此这里有“鱼类宝库”之称,当地人曾用“海胆乱滚,螃蟹重叠”来形容这里水产的丰富。择捉岛和国后岛属于火山地带,具有丰富的温泉和地热资源。国后岛位于北海道野付岬东北,为四岛中的第二大岛。岛长120公里,宽4-30公里,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岛上的大部分地面覆盖着火山喷出物,其东北部最高峰爷爷岳海拔1845米,是一座秀丽的二重圆锥火山。岛上有原始森林约12万公顷,分布在一些湖泊和温泉周围。主要矿藏有金、银、硫黄、硫化铁等。

南千岛群岛一直被历代苏联和俄罗斯领导人视为“四艘不沉的航空母舰”,斯大林曾经表示:“它们是无数苏联军人用鲜血换来的战利品,谁也无权把它们夺走。”

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千岛群岛向南延伸部分,总面积5038.33平方千米。南千岛群岛位于千岛群岛南端。存在领土争端的四岛中,伊图鲁普岛最大,面积约3200平方千米。

北方四岛北接鄂霍次克海,东北面濒择捉海峡,西南隔根室海峡与北海道相望,虽是弹丸之地,却是名副其实的寸土寸金。也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进出太平洋的必经之地。北方四岛有得天独厚的隐蔽性,能够实现彻底的通讯管制。在日本历史上,北方四岛曾起过特殊的军事作用。1941年11月,日本海军把其核心海上力量集结在择捉岛的单冠湾,然后从这里出发偷袭了美国海军据点──夏威夷珍珠港。在冷战时期,苏联在北方四岛建立了空军基地,美国也把“中途岛”号航空母舰和攻击型核潜艇调向北方。美苏在北方四岛附近的激烈抗争是与北方四岛的军事价值分不开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