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是内蒙古自治区所辖盟,位于中国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距首都北京640㎞,距首府呼和浩特620㎞,既是国家重要的畜产品基地,又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沿,是距京、津、唐最近的草原牧区。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098公里。南邻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西连乌兰察布市,东接赤峰市、兴安盟和通辽市,总面积203000㎞²,是东北、华北、西北交汇地带,具有对外贯通欧亚、区内连接东西、北开南联的重要作用。

十三世纪中叶,在锡林郭勒草原正蓝旗境内建起元代第一都城—元上都,为元朝的夏季陪都,是元朝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南部地区分别由中书行省兴和路宝昌州、上都路桓州和应昌府所辖。北部分别为上都省院官署、岭北行省和宁路及济南王部的封地。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始设察哈尔都统,管辖察哈尔八旗、四牧群和锡林郭勒五部十旗诸王。清祟德、顺治、康熙年间,对锡林郭勒河一带的苏尼特、阿巴嘎、阿巴哈纳尔、浩济特、乌珠穆沁等五部先后分别设置左、右翼两个旗,共10旗,均设扎萨克,会盟于锡林河北岸的“楚古拉干敖包”山上,命名为锡林郭勒盟。锡林郭勒,蒙语,意为丘陵地带河。清嘉庆年间迁盟址于贝子庙。

锡林郭勒盟辖2市(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9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阿巴嘎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镶黄旗、正镶白旗、太仆寺旗、正蓝旗)、1县(多伦县)、1个管理区(乌拉盖管理区)、1个开发区(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锡林郭勒盟政府驻锡林浩特市。

锡林郭勒盟是一个以高平原为主体,兼有多种地貌的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东、南部多低山丘陵,盆地错落其间,为大兴安岭向西和阴山山脉向东延伸的余脉。西、北部地形平坦,零星分布一些低山丘陵和熔岩台地,为高原草场。海拔在800~1800米之间。最高山峰为古如格苏乌拉山峰,海拔1957米。浑善达克沙地又称小腾格里沙地,由西北向东南横贯中部,东西长约280公里,南北宽约40~100公里。属半固定沙地。

锡林郭勒盟主要河流20条,大小湖泊1363个,其中淡水湖672个。分为三大水系。南部正蓝旗、多伦县境内的滦河水系,中部的呼尔查干诺尔水系,东北部的乌拉盖水系。

锡林郭勒盟现有国道三条,即国道207线、国道208线、国道303线;省道八条,即省道101线、省道105线、省道204线、省道208线、省道303线、省道307线、省道308线、省道309线;县道十六条、苏木(乡)公路六十余条。公路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综合运输中占主导地位,在全盟畜产品、矿产业开发、旅游业的兴起等经济发展和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