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山岛上还流传着一个神仙修路的神话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 南、北长山岛是孤立海中的两个岛屿, 中间隔着一个海峡, 没有陆路相通。唐太宗东征时, 住在南长山岛的南城之中, 而正在生病的大将尉迟敬德, 却住在北长山岛上,唐太宗每次去看望尉迟将军, 都得乘船过海, 来往颇不便利。有一天, 唐太宗对尉迟敬德说: "要是南、北长山岛有路相通, 我一定每天都来看望你。"唐太宗这种爱臣之心感动了神仙, 当夜狂风大作。飞沙走石, 海中浪涛翻涌, 十分惊骇人心。天亮以后, 在南、北长山岛之间, 便有了一条玉带似的长街, 横卧碧波之中, 将两岛连结在一块。

南长山岛,简称为长岛。南长山岛位于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的南端,最长处为7..22公里,最宽处约4公里,岛屿面积为12.8平方公里,岛岸线长20.02公里,是山东省最大的岛屿。岛上最高点为海拔为156.1米的黄山,南距蓬莱角7公里,北距北长山岛1.1公里。

长岛之景, 还有一奇, 即是候鸟馆.候鸟馆坐落在长岛烽山松林苍翠的山顶上。它是一座楼阁式的仿古建筑, 红柱黄瓦, 雕梁画栋, 古色古香.楼阁四周, 有台阶及汉自玉回廊相通.站在这里, 可以俯览长岛和渤海景色.陈列馆前有一座高8.5 米、重16 吨半的雄鹰雕塑, 它是鸟展馆的标志.陈列馆内目陈列各种鸟类标本120 余件.这些标本制作精良, 将鸟类飞翔、觅食、追捕、登枝、求偶等诸多生活中的姿态, 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出来.展出的标本中, 最多的是鸣禽和攀禽.鸣禽是鸟类中较高级的鸟群, 它们娇小玲珑, 叫声婉转动听, 羽毛光滑艳丽, 可谓声色俱佳, 故常是人们笼中的宠物.如黄鹂、歌鸲、三宝鸟、白眉鹤, 沙百灵、燕雀等, 均能在陈列馆中找到其标本.攀禽是向树上攀援生活发展的一种鸟群.它们身体敏捷, 爪钩锐利, 擅长跳跃攀援, 亦是比较美丽的鸟类.常见的如杜鹃、戴胜、啄木乌、岩鸽、夜鹰等, 都能在陈列馆中发现它们宛如在自然界生活的精美标本.陈列馆中还有相当数量的猛禽乌类标本.猛噙生性凶猛, 行动迅疾, 是捕猎其它鸟类及小动物的能手.这里陈列的有苍鹰、蜂鹰、雀鹰、游隼、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大等数十种.还有不少珍稀鸟类也有其标木.如白鹳、大天鹅、海鸬鹚、豆雁、针尾鸭、白眉鸭、黄嘴白鹭等.据说白鹳是目前世界上最难繁殖的一种鸟类, 为数极少.而天鹅则以优美的舞姿, 获得人们的长期青睐。

长岛除拥有大量的候鸟外, 还有相当数量的留鸟。值得一提的是, 庙岛列岛上之所以有如此众多的鸟类来栖息繁衍, 还与当地人们的爱护有很大的关系.长岛人不仅爱岛, 而且亦爱与他们一样生活在岛上的鸟类.为此他们在岛上种植了大量的树木, 宣传爱鸟的好处, 成立专门的机构及制定了爱鸟的法规等等, 这些是值得普遍提倡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