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


問題: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

答案:只需要點擊右上角“關注”即可。

排便不能自控,滑脫不禁

[概念]

排便不能自控,滑脫不禁,甚則便出而自不知者稱爲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古代醫籍中尚無專文論述,或稱"滑泄";或稱"大便滑脫";或稱"遺矢",都是指大便失禁而言。若便次繁多,但自己尚能約束,或肛部手術後而大便失禁者,均不屬本症討論範圍。

[鑑別]

常見證候

熱毒熾盛大便失禁:多見於疫毒痢患者,起病急驟,下痢膿血鮮紫或呈血水樣便,高熱煩躁,口渴,甚則痙厥神昏,大便自遺,舌紅苔黃,脈洪數或滑數。

脾腎陽虛大便失禁:泄痢日久,便次頻繁,肛門失約,時時流出粘液便,形寒怯冷,四肢不溫,食少腹脹,腰痠耳鳴,小便清長,舌淡胖,苔白或滑,脈沉細。

氣虛下陷大便失禁:大便時時流出而已不知,甚至脫肛不收。形體消瘦,精神萎頓,食慾呆滯,納後脘悶,心悸氣短,少氣懶言,語聲低微,面色(白加光)白,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脈沉細無力。

鑑別分析

熱毒熾盛大便失禁:常見於疫毒痢高熱神昏之時。疫癘之邪,其性暴戾,傷人最速。溼熱毒疫,蘊結腸道,正氣內潰,正不勝邪,熱毒內陷心營,竅閉神昏,大便自遺。其臨牀特點參見大便膿血條,治當清熱解毒,涼營開竅,方選黃連解毒湯合白頭翁湯化裁。竅閉神昏加用安宮牛黃丸或至寶丹。

脾腎陽虛大便失禁與氣虛下陷大便失禁:二者都是虛證,起病緩慢,病程較長,但病因病機不同,一是陽氣衰微,一爲中氣下陷。脾腎陽虛者,多見於久瀉久痢患者,或五更泄瀉日久,損傷脾腎。脾陽不振,中宮虛寒,健運無權;腎陽虧虛,命門火衰,不能腐熟水榖而化精微,致久瀉不止,滑脫不禁,下利清榖,四肢逆冷等脾腎陽虛症狀明顯。治以溫補脾腎爲主,佐以收澀固脫,方用六柱飲加肉桂、乾薑、赤石脂。中氣下陷者,常見於年老體弱,久病不愈者,脾氣日衰,氣虛下陷,不能固攝,致大便失禁。治宜補中益氣,升舉固脫,方用真人養髒湯加黃耆、乾薑。

熱毒熾盛大便失禁爲裏實熱證,中氣下陷與脾腎陽虛大便失禁爲裏虛證,陽虛者兼見寒象,氣虛者尚無寒象,但氣虛失治,可以發展爲脾腎陽虛。

[文獻別錄]

《聖濟總錄》:"大腸爲傳導之官,掌化糟粕,魄門爲之候。若其髒寒氣虛,不能收斂,致化糟粕無所制約,故遺矢不時"。


如果你想聯繫馬氏中醫。聯繫方式如下:

第一步:點擊〖關注〗

第二步:點擊〖頭像〗

第三步:點擊〖私信〗

第四步:填寫〖你好〗

第五步:點擊〖發送〗

系統會自己回覆你的問題。


每晚八點:歡迎準時收聽馬氏中醫直播的健康知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