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想一下這樣的一個場景:有節奏的吉他撥絃聲彈奏出歐美鄉村風格的歌曲,在這種輕柔的背景音樂下,五名女士在野外叢林裏前進,四周閃耀着如極光般絢麗的彩色光影,像輕紗一樣瀰漫在四周。灌木叢里長滿不知名的漂亮野花,一叢叢一簇簇形態各異,女士們在草地與花叢中跋涉,累了便就地紮營休息。——這樣的電影場景,是否很像浪漫的文藝片?

然而,進一步細看時,你會發現,露營的女士們實際上全副武裝,攜帶各種殺人武器,路邊的花草長成詭異的人形,黑夜裏潛伏着喫人的巨獸,那神祕的彩色光影像法拉第籠一樣隔絕了所有無線通訊,一路危機四伏,前途未卜。

沒錯,以上兩種氣氛奇異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科幻影片《湮滅》的基調。

《湮滅》改編自2014年雨果獎最佳長篇的獲獎作品《遺落的南境》第一部,作者傑夫·範德米爾。小說虛構了一片神祕的區域“南境”,以探險隊的經歷爲主線,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影片的改編也基本上忠於原著,採用主角倒敘的方式推進情節,但基於篇幅關係,並未能完整展現裏頭複雜的人物關係與心理演變過程,許多劇情也需要依賴原著去猜測。但如果不結合原著,則情節主線容易退化成抗擊外星人入侵的普通套路,觀衆將其當作冒險性質的影片看也未嘗不可。

本片的主題是“融合”。來自外星的神祕隕石擊中一所海灘旁的燈塔,在周圍形成了一片巨大的閃光區域,被稱之爲“南境”。幾年來,政府派出了許多支探險隊進入該區域,但幾乎沒人活着回來,唯一回來的是女主角莉娜的丈夫凱恩,但回來的凱恩像換了個人似的沉默寡言還病得要死,促使莉娜下決心和其他幾位女性成員一起穿過閃光的邊緣,進入南境探險,以便解開南境與凱恩的奧祕。

像所有危機四伏的探險一樣,穿過閃光邊緣後,五位探險隊員發現她們完全失去了和外界的聯繫,甚至還產生了失憶,不記得自己是怎麼進來的。當然探險任務不能因爲一時失憶就中止,該前進還是得前進,於是五人繼續朝燈塔方向進發。一路上,“融合”的主題漸漸顯現出來。她們發現,“閃光”相當於一塊無所不能的棱鏡,能折射包括光線、電磁波、甚至基因、生命在內的一切物質,前者簡單地讓她們斷絕了和外界的聯繫,後者則需要慢慢鋪墊推演。由於“折射”而產生的“融合”能進行到什麼程度?這裏是最考察想象力與展示能力的場合。首先是低等植物的普通性狀發生變異,全新形態,但沒有危險,其次是爬行動物嘴裏出現了類似於鯊魚的一叢叢牙齒,開始襲擊人,再接下來她們看到了前任探險隊員的屍體,留下的錄像裏顯示他體內出現了其他活着的東西,再往裏走,草地上的植物長成人的形狀,喫人的怪獸嘴裏發出人類的語言,一切都像個瘋狂的夢。

幸運的是,莉娜的生物學家身份對解密很有幫助,她發覺異常,靈感顯現去觀察自己的血液,發現了細胞變異的現象,進而推測閃光區域內的一切生命都有可能因爲“折射”而發生細胞或基因方面的變化,而且,“折射”還會投射到精神層面,更加暴露出各人的內心。面對這片漸漸顯形的未知世界,探險隊員們產生了分歧,有人恐懼,有人退縮,有人另有想法。原著中隱去了這幾位探險隊員的名字,而是以職業取代之,似乎更是爲了體現職業對個人情境的塑造,從而爲各人不同的選擇給出充分的詮釋。附帶說一句,這幾名探險隊員是那位早已被外星神祕力量控制了的女領隊選拔的,她們都有個共同點:命運坎坷,或者說,倒黴。從喪女到吸毒、從出軌到得癌,每個人都有不堪回首的過去,這些過去折射到隊員們的精神層面,直接影響了每個人的結局。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批“窮人”應該是外星人爲了早日融入人類世界而特意安排的。

作爲影片中的主角,莉娜必須每一步都做出正確選擇,纔不至於像其他隊員一樣動不動就掛了然後領便當離開。要做到這一點,前半段還挺容易,譬如不一個人深入陌生的木屋避免被鱷魚咬走,夜晚不出門避免被怪獸拖走,這都是避免成爲龍套角色的標準手段。然而影片中針對主角的厄運並不會如此小兒科,後半段裏,同行們很快也出現了詭異的症狀,一歇斯底里的隊員趁同伴們睡着時把包括莉娜在內的一干人等全捆起來,結果卻被髮出死亡同伴悽慘叫聲的怪獸襲擊而身亡。僥倖存活的隊員們不僅退無可退,甚至互相猜疑,隱約透出誰都不能相信的懸疑風格來。這裏,隨着詭異事件的進展與不時閃回的回憶,莉娜也漸漸變得有點不可捉摸,跟隨莉娜視角的觀衆倒是似乎成了主角,以一種第三人稱視角觀察着這一切。

隊友們死的死,跑的跑,隨着身邊最後一名隊友身體上長出植物枝葉而消失在叢林中之後,莉娜終於跌跌撞撞抵達了海邊的燈塔,也就是“閃光”區域的中心。這裏早已被融合得奇詭非常,水晶般的樹紮根在沙灘上,襯托着長滿藤條的燈塔,彷彿一切答案都在燈塔裏。進入塔內後,莉娜不出所料地發現了前任科考隊留下的錄像,一名隊員在地洞前留下遺言後拉響白磷燃燒彈自殺,而給他拍攝錄像的人也出鏡了一瞬,竟然是莉娜的丈夫凱恩!

現在,所有線索都指向那個地洞。按照安全第一的原則,莉娜照道理應該趕緊躲遠纔是,但深入閃光區域這麼多天她們已經耗盡全部給養,跑也無法跑出閃光區域,不如孤注一擲賭一把。——不得不說,莉娜作爲主角,她的選擇幾乎一直都是對的,她在地洞深處終於發現了真正的外星罪魁禍首。然而,那團不可描述的罪魁禍首從莉娜眉頭採集了一滴血液,眨眼間便複製出一個和莉娜幾乎完全一樣的銀色人形。——又一個關鍵時刻來了。面對神態動作別無二致的複製人,莉娜再一次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她轉身就跑。

遺憾的是,外星複製人不是喫素的,體弱的莉娜無論是躲還是打,都繞不過她,危機時刻她靈機一動,翻出隊友留下的白磷燃燒彈,利用和複製人親密接觸的機會拉開了拉環。火光閃處,人形燃燒起來,逐漸引燃了燈塔,燈塔火柱沖天,海灘上的水晶樹木也瞬間崩塌,整片閃光區域消失於無形。

看到這裏,如果不加以思考,觀衆或許容易認爲本片又是一部鬥智鬥勇戰勝外星人的普通科幻片,但實際上這明顯不是雨果獎的風格。別忘了,本片的主題是“融合”,一切都能融匯、交換,包括基因,包括自我意識。影片前半段關於細胞分裂理論的鋪墊也都暗示了這一點。之前的探險隊員們的身體無一例外被隨機融合的其他物種的基因給搞亂了,包括癌症也在“融合”中大行其道,大部分隊員像試驗失敗後的小白鼠一樣死去。後來,凱恩接觸到了外星神祕力量,被其有傾向地嘗試融合,居然神奇地存活,只不過只能在閃光區域內活着,一出區域,仍舊生命垂危。再後來,莉娜面對的則是有了幾輪臨牀融合經驗的外星人,實力的巨大差距即使是主角光環也無法彌補。所以片尾的真相是,無論自願還是被迫,莉娜都做出了最後一個正確選擇:融合。沒錯,她和外星複製人在握手那一瞬發生了真正的成功融合,複製人和本體均擁有莉娜的一部分以及外星複製人的部分,而被白磷燃燒彈燒燬的是誰已無關緊要了,反正倖存的那個是混合體,既有莉娜的意識,也有外星生物的自我認同感。這具成功的混合體離開消亡的閃光區域,返回人類世界,同時還要面對同樣是混合體的、甦醒過來的凱恩,兩人對對方心知肚明,默契地擁抱在一起,可能會商量接下來怎麼瓜分世界吧。

站在探險隊的角度看,這是一場曲折而悲劇的冒險,但從外星人的角度講,整件事情的經過似乎更加簡明:地球的生物圈對它來說也是未知的,它於是施展手段,造出閃光泡泡這個巨大的試驗場,將各種物種折射來折射去,期盼找出能讓它融入地球生物圈的途徑。身邊的花草樹木和動物等顯然不能滿足要求,正好各組探險隊員的來臨給它提供了再好不過的試驗材料。經過多次失敗的試驗、死掉不少隊員後,外星人也越來越熟練,它開始擁有了選擇權。這裏,外星人就像網中央的大蜘蛛,挑選一個又一個飛蛾撲火被網住的試驗品,我們無從知曉它從複製凱恩、控制女領隊到選拔新一輪候選人最後選擇莉娜的準則,只能推測大概是因爲莉娜既不像膽小的其他隊員一樣恐懼害怕,——那樣不利於融合控制,——也不像女領隊那樣走火入魔,——那樣壓根不願意回去人類世界,——而是內外兼修、矛盾較爲平衡,從而莉娜最終通過了外星人的資格認證,帶着改造人類世界的任務安全返回。

所以,比起死掉的同伴,莉娜還是很幸運的。她就像賭桌上深思熟慮的賭徒,在完全不知道對手準確信息的狀況下艱難地分析出牌,末了在發現整個賭場都是屬於對手的情況下,還憋出了一個大招:坐莊。她知道,賭場裏賭徒都是雙輸,只有莊家纔是贏家。投誠成爲莊家,是莉娜最後打出的王牌。至於這張王牌是不是源自於她的本意,那已經無關緊要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