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值此錯綜複雜的國際大背景下,以色列作爲美國的全天候盟友,而猶太人財團更是世界經濟的主導力量之一,他們的態度足以證明,與中國加強深度合作的正確性。中國成爲僅次美國的以色列第二大出口市場。

近日百餘家以色列高科技企業及初創公司來中國參加投資論壇會議。值此錯綜複雜的國際大背景下,以色列作爲美國的全天候盟友,而猶太人財團更是世界經濟的主導力量之一,他們的態度足以證明,與中國加強深度合作的正確性。到2018年兩國間的貿易量已達到139億美元。中國成爲僅次美國的以色列第二大出口市場。

同樣,中國在以色列的投資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光明乳業募資90億併購了以色列最大食品加工業巨頭特魯瓦(Tnuva),將以色列的畜牧資源併入中國市場,而我們也獲得中東市場的一個支點;還有的中國公司積極參與了以色列阿什杜德港的管理經營業務,爲以色列國內經濟的走勢良好做出了努力。在科技行業中,更是中以貿易的大頭。半導體是以色列最爲重要的出口產業,而中國衆多新興的通訊電子設備企業正是半導體需求大戶。

2018年以色列半導體產品對中國的出口額達到26億美元,其中80%是在以色列迦特鎮的英特爾工廠生產。僅這一項就讓以色列對華出口(不包括鑽石)總量在2018年上升到47億美元,比前一年翻了一倍。回顧歷史,中國的軍事技術發展留下不少以色列的痕跡。1979年邊境自衛反擊後,中國意識到軍事實力的落伍,通過居住香港的以色列商人,在兩國建交前就開始軍貿接觸。後來因爲西方制裁,引進的北約制式電子裝備所需的鹼性電池就是從以色列購得。

還有諸如105炮的熱護套技術、怪蛇3空空導彈以及後來大名鼎鼎卻中途被截胡的“費爾康”預警機和“哈拉”反輻射無人機。隨着中國材料技術的突破,在軍警防具工藝水準上得到處於戰火一線的以色列認可。僅2013年一年就從我國訂購了2萬套防彈頭盔和背心。

經歷了40年的發展,中國無論軍工民用科技還是金融市場都發展成爲全世界經濟鏈條上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精明如猶太人都不遺餘力地選擇加深與中國的合作發展,也是奉勸那些沉迷無端的惡鬥的國家,盲目的破壞共贏局面,最終損害只會使自身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