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意味着目標不斷前移,階段不斷更新,它的視影不斷變化。但一直勞動就會引發各種膝關節疼痛疾病問題,膝關節炎的人羣是在逐年上升的,影響着正常的生活,所以說一定不要灰心,膝關節炎並不是不能治療的,自己在生活中多留心,積極的治療,疼痛的日子都會過去的。

膝關節炎的病因

1、體重過重

體重過大會增加關節的負荷,並會由於姿勢步態運動等因素,導致關節生物力學改變,體重超重,特別是超重的婦女,患膝骨性關節炎的可能性較大,研究提示婦女的肥胖和膝骨性關節炎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2、關節損傷

關節或關節附近的創傷有時會誘發骨性關節炎,如骨折波及關節面、韌帶撕裂導致關節失穩,以及半月板撕裂引起關節軟骨的異常磨損等。如膝關節韌帶損傷、脂肪墊損傷、半月板損傷、創傷性滑膜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等都會引起膝關節疼痛。

3、關節過度使用

膝關節長期用力快速屈伸,增加關節軟骨的磨損,如頻繁快步健身走、自行車、羽毛球、登山、登樓梯等活動,某些使關節反覆受到應力刺激的活動,如頻繁或反覆地抬舉重物及蹲、跪等動作,可造成關節的損傷,引起軟骨退變。

膝蓋是身體中最複雜的關節之一,這個部位的疼痛會讓人備受挫折。在日常生活中讓膝蓋處於恰當的運動狀態,可以有效地避免膝蓋疼痛。本文介紹了五個有助於減輕膝蓋疼痛的拉伸動作。

1、仰臥膕繩肌拉伸

讓膕繩肌這塊大肌肉變得柔韌靈活,有助於緩解膝蓋疼痛。仰臥,脊柱平穩地貼在地面上;左腿伸直,右腿向上抬高,與身體呈直角,右膝可以略微彎曲;將彈力帶的一端繞在右腳腳底,雙手握住彈力帶的另一端;讓彈力帶適度繃緊;保持這個姿勢不動,做15次深長呼吸,然後換身體另一側做同樣的動作。

2、站姿小腿拉伸

當小腿肌肉緊繃時,會造成膝蓋向內運動,從而引起疼痛。站在臺階的邊緣,左腳放於地面,右腳前腳掌放在臺階上;讓右腳腳後跟低於臺階,保持這個姿勢30秒鐘;然後換身體另一側做同樣的動作。你也可以雙腳同時站在臺階上,雙腳腳後跟同時落下,低於臺階;此時,可以用雙手抓握住身前的某件物品,以保持身體穩定。

3、髖屈肌和股四頭肌拉伸

如果你完成站姿的股四頭肌拉伸動作有困難,就可以做這個俯臥的拉伸動作。俯臥於牀面,把一條彈力帶的中間位置纏繞在右腳腳底,雙手握住彈力帶的另一端;輕柔地拉動彈力帶,讓腳後跟靠近臀部;當你感到髖屈肌和股四頭肌得到了拉伸時,保持這個姿勢30秒鐘;然後換身體另一側做同樣的動作。

4、用泡沫滾軸按摩髂脛束

髂脛束容易緊繃和發炎,進而導致膝蓋疼痛。身體左側臥,將一個泡沫滾軸放於左側臀部下方;右腿橫跨過左腿,放在身前的地面上;右手放在地面上;右腳向上移動,左大腿的側面向下滾動,當泡沫滾軸正好位於左膝上方時停下來;然後,右腳向下移動,回到初始姿勢;換另一條腿做同樣的動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