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這種疾病相信大多數人比較熟悉。專家表示,臨牀上約一半焦慮患者有夜間驚恐發作,即急性焦慮發作,約有10%的焦慮患者只在夜間發作。疲勞、緊張、壓力大、嚴重生活事件、沒睡好、生病和服用某些藥物時易誘發。也有個別患者是做惡夢誘發急性焦慮發作的。

夜間焦慮發作時,窒息感、頭暈、冒冷汗、呼吸困難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較明顯,提示自主神經在夜間焦慮發作中起重要作用,治療時宜選用對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療效較好的抗抑鬱藥物和相應的認知行爲訓練。飲食方面不喝酒,少喝含咖啡的飲料,適度低鹽飲食有幫助。

夜間焦慮發作的形成機制:

1、平臥位時迴心血量增加,右心室排血量增加,肺淤血增多。

2、平臥位時膈肌上抬,壓迫肺臟,致呼吸較白天困難。

3、夜間迷走神經張力增高,心率降低,左心室排血量減少,加重肺淤血,同時迷走神經興奮使氣管平滑肌收縮,管徑縮小而阻力增大,加重了呼吸的負擔。

以上是正常的生理性的夜間呼吸困難,如無嚴重的心肺疾病,通常是無礙的。

4、焦慮患者常內心缺乏安全感、潛意識有嚴重的死亡恐懼,導致對身體的變化極度敏感,尤其對心跳和呼吸這類性命攸關的生理活動。以上夜間呼吸困難正常人通常是感覺不到的,但焦慮患者就能覺察到,從而將患者弄醒或驚醒。

5、醒來後,焦慮患者的負面認知將軀體的症狀解釋爲嚴重的身體疾病,從而更緊張焦慮,於是焦慮情緒、負面認知和軀體症狀三者相互加重,惡性循環,逐級放大,迅速導致焦慮發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