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導致人類死亡的常見疾病,如腦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的重要危險因素。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定義高血壓爲:未服用抗高血壓藥物的情況下,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

營養治療原則

高血壓的非藥物治療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於心理和身體健康的行爲和習慣等。

一.控制體重

近年來兒童超重現象甚爲普遍,兒童期肥胖者到成人時仍肥胖的比例較高,患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相應增加,故控制體重應從早期開始。

過重者減重和避免肥胖都應是防治高血壓的關鍵策略。新的減肥目標是適度的體重減輕,即減輕10%甚至5%的體重足以控制或改善大多數肥胖症的併發症。

二.合理膳食

1. 減少鈉鹽 WHO建議每人每日食鹽用量以不超過6g爲宜。我國居民食鹽攝入量過高,平均值是WHO建議量的兩倍以上。我國膳食中的鈉80%來自烹飪時的調味品和各種醃製品,因此限鹽首先要減少烹調用調料,並少食各種醃製品。

2. 減少膳食脂肪,補充適量優質蛋白質 大豆蛋白具有顯著降低血漿膽固醇水平的作用。動物性和大豆蛋白質食品還含有許多生物活性成分,可以提供除降低膽固醇以外的保護作用。

3. 注意補充鉀和鈣 蔬菜和水果是鉀的最好來源。每100g食物含量高於800mg以上的食物有杏幹、蠶豆、扁豆、竹筍、紫菜等。

奶和奶製品是鈣的主要來源,其含鈣量豐富,吸收率也高。每100ml的牛奶約含100mg左右的鈣。奶中鈣、鉀、鎂三種元素都有降低血壓和卒中危險性的作用。此外,奶是低鈉食物,對降低血壓更有好處。奶製品還能降低血小板凝聚和胰島素抵抗的作用。

4. 多喫蔬菜和水果 素食者比肉食者有較低的血壓,其降壓的作用可能是由於水果、蔬菜富含膳食纖維、低脂肪的綜合作用。

5. 補充維生素C 大劑量維生素C可使膽固醇氧化爲膽酸排出體外,從而改善心臟功能和血液循環。橘子、大棗、番茄、芹菜葉、油菜、小白菜、萵筍葉等食物均富含維生素C。多食用此類新鮮蔬菜和水果,有助於高血壓病的防治。

6. 限制飲酒 過量飲酒會增加高血壓腦卒中等病的危險,而且飲酒可增加對降壓藥物的抗性,故提倡高血壓患者應戒酒,考慮到少量飲酒對心血管的保護作用,輕度飲酒(每天1-2杯)的人可以不改變飲酒習慣,建議每天飲酒限制在2杯(約含酒精28g)或以下。

三.增加體力勞動

有規律的有氧運動可以預防高血壓的發生。體力活動還有助於降低體重,兩者結合更有利於血壓的控制。

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決定自己的運動種類、強度、頻率和運動持續時間。可選擇步行、慢跑、太極拳、門球、舞蹈等項目。運動強度因人而異,運動頻率一般要求每週3-5次,每次持續20-60分鐘即可。

四.其他

包括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等。尼古丁能使血壓一過性的升高,還能降低服藥的順應性,增加降壓藥物的劑量,因此提倡高血壓患者戒菸。

此外,在高血壓的治療過程中,還必須注意某些營養素與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使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優降寧)治療時,不宜進食含酪胺高的食物(如干酪、酸奶油、扁豆、蘑菇、醃肉或醃魚、啤酒、紅葡萄酒、鱷梨、香蕉、葡萄乾等)。因酪胺能促使節後交感神經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引起血壓急劇上升而發生高血壓危象的嚴重後果。又如,進行一般降壓治療的患者,不宜用天然甘草或含有甘草的藥物。因其中所含的甘草酸可引起低鉀血癥和鈉瀦留。還有使用利尿劑容易引起電解質紊亂,故宜適當調整膳食中鈉鉀的含量。

營養門診:每週一至週六上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