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鼻屎”有很多名字,比如“苔蘚動物”和“苔蘚蟲”。它們也被稱爲“外肛動物”。如果你不瞭解水生無脊椎動物的系統發育,似乎沒有必要區分外肛動物和內肛動物。不過,還是有必要的——因爲苔蘚動物的奇妙之處就在於此。

“龍鼻屎”,學名苔蘚蟲

在水中,生命的進化可以如此神奇。我們這些陸生動物的排泄物只會向下落,而水生動物可以隨心所欲地散佈它們的排泄物(以及精子和卵子)。向上,還是向下,誰在乎?不管怎樣,排泄物都會向四面八方飄散。這意味着,進化有時候會創造出某種動物,它的身體上擁有一個大開口,模樣如同空心的海葵,嘴和肛門都位於開口處。這些屬於內肛動物。

現實中的苔蘚蟲比畫裏的要美得多

但我們要說的不是內肛動物,而是神奇的外肛動物。外肛動物會在包含口腔的觸手一側,趕走它們的排泄物,就像文明動物應該做的那樣。

最近,志願者在溫哥華斯坦利公園的人工湖洛斯特湖中,發現了大量苔蘚動物。它們就像“放了三天的凝膠物,有點硬,呈膠狀”。

這些動物實際上是一團團羣居在一起的生物個體,科學上稱爲“個員”。它們利用纖毛觸手來遊動,纖毛也可以將食物送入它們的口中。

那塊“鼻屎”可能在洛斯特湖底待了很多年,一直沒有被發現。其褐綠色外表意味着,這些生物與湖融爲了一體,疙瘩狀的紋理使它們看起來像蛙卵。它們常常喜歡將自己隱藏起來。事實上,科學家最初以爲,苔蘚蟲不會生活在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地方,但近年來,人們在更多的水域中發現了它們的身影。可能是全球變暖幫了它們的忙,因爲苔蘚蟲無法在低於15.5攝氏度的水中存活。但也有可能是,多年來它們一直在水裏,只是沒有被人發現而已。

苔蘚蟲讓生物學家很是頭疼。它們似乎難以歸類。在系統發育方面,通常可以按照生物的解剖結構或者胚胎髮育來爲其歸類。大多數動物從內胚層形成胃腸道,而成年苔蘚蟲從表皮和中胚層形成消化道和其他所有內臟。這之前,苔蘚蟲在幼蟲階段會破壞體內所有組織,形成新的器官。

最早期的生物胚胎會在細胞球上形成一個凹痕,這個凹痕隨後會變爲肛門或嘴。若變爲肛門,這類動物就稱爲後口動物,如果變爲嘴,則稱爲原口動物。人類屬於後口動物。苔蘚動物的胚胎也會形成一個凹痕,但後來消失,另一個小孔變成消化道。

就連生物化學和遺傳學也沒有完全弄清苔蘚蟲與其他生物之間的關係。它們似乎與軟體動物和環節動物是同一類,但看起來更像珊瑚蟲或是水螅。

所以,“龍鼻屎”之謎依然沒有解開。從進化角度來說,它們從哪裏來?下一次又將出現在哪裏?只有待我們發現更多的苔蘚動物,謎底也許纔會解開。

翻譯:于波

來源:Popsci

造就:劇院式的線下演講平臺,發現最有創造力的思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