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記者再度實地探訪無限極門店店員稱“有病該去醫院店裏產品不能治病”

■本報記者 張文湘 張 敏  

面對輿論風波,無限極近日開展了多項應對舉措。1月23日,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無限極中國”)副總裁薛守春在公開場合表示,針對此前“女童心肌損害”一事,公司已將女童使用過的產品送往第三方機構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預計將於今日(1月25日)揭曉。

與此同時,無限極中國也在官網上聲明稱,北京多家門店“不復存在”,是因爲原區域租金上漲,上述門店已開始搬遷所致,而深圳分公司註銷,則是由於政策變化所,公司總部、各分公司和服務中心一切正常運營。

爲進一步瞭解無限極中國現階段的運營情況, 在1月24日,《證券日報》記者又實地走訪了無限極中國北京服務中心。服務中心附近保安告訴記者,在無限極被廣泛報道之後,該店的人流量如今已經大幅減少。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業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權健、無限極事件的出現,折射出中國保健食品市場發展的困境。中國的保健食品,有三大難題,國人的生死觀和健康觀無解,中藥保健品的科學證據無解,傳銷(會銷)的商業倫理無解。” 其認爲,專項整治肯定不能完全解決保健食品市場的亂象。

“心肌損害”女童檢測結果或今日揭曉

1月16日,媒體報道稱,某3歲女童被診斷爲“幽門螺桿菌感染”後,在無限極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服用無限極產品,而該女童後續被多家醫院診斷出患有心肌損害、低血糖等病症。此後,關於無限極中國的負面事件持續被曝光。

而《證券日報》記者也於近日實地走訪無限極中國北京的網點、位於深圳的分公司,發現多家網點均不見蹤影,而其深圳分公司也已被註銷。

面對市場的諸多質疑,無限極中國在近日展開了多項應對舉措。1月23日,無限極中國在其廣州總部召開了媒體溝通會。薛守春介紹到,自“心肌損害女童”事件曝光以來,公司一共收到了18宗與產品相關的消費者投訴信息,與以上投訴相關的產品共20款,公司已將上述產品送往第三方機構檢測,而檢測的主要內容,是藥品是否符合當初申請備案時的要求和標準,其中,“心肌損害女童”所涉產品的檢測結果,預計會在1月25日出爐。

同樣在1月23日,無限極中國還在官網上發佈公告,對其北京門店和深圳分公司的情況進行了說明。無限極中國稱,此前官網上顯示的北京專賣店地址,爲該店最初申請註冊時的地址。自去年以來,北京多個區域租金上漲,上述門店已進行搬遷,但並未及時向公司報備,而公司官網上的信息也並未及時更新。

無限極中國相關負責人也對記者回應稱,早前深圳政府規定,在當地設立服務網點,必須設立公司的分支機構,但隨後直銷服務網點報備政策發生變化,不再需要設立分支機構,因此,公司在2012年7月份正式註銷了深圳分公司。

無限極中國特別強調,目前無限極總部、各分公司和服務中心一切正常運營,除違規整改的專賣店之外,其他專賣店均在正常營業。

附近人士稱:北京服務中心人流大幅減少

自傳出各種負面報道以來,無限極中國就感受到來自各方的“壓力”。在陷入多項訴訟的同時,無限極中國也受到了監管部門的密切注意,而京東、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也相繼下架了無限極的產品。

1月24日中午時分,記者來到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的無限極中國北京服務中心。該中心門外貼出的告示稱,“無限極北京服務中心將於2019年1月31日下午進行集中盤點,屆時網點將暫停營業”。對此,無限極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稱,上述集中盤點只是正常的月末盤點,盤點完的第二天會正常開門營業。

隨後記者推門走進店內,店內走廊呈環形結構,陳列着各式無限極品牌的產品。不過,除無限極工作人員外,店內看不到太多其他人員的身影,偌大的營業廳顯得格外空蕩。

“以前這裏出入的人可多了,尤其是到週末,很多外地的人來這聽課培訓。”附近寫字樓的一位警衛人員告訴記者,自從前段時間無限極被廣泛關注以來,該服務網點進出的人數已大幅減少。

《證券日報》記者又找到了位於北京市順義區的一家無限極門店。據門店周邊人士透露,這家店已經在此很長一段時間。走進門店,只有兩名工作人員在搬運產品,店裏擺放的除了無限極的保健品之外,還有空氣淨化器等產品。

對於記者的詢問,兩位工作人員表示其只是店員,對於其他事情並不知情。“如果有病,就去醫院,這裏的產品不能治病。”面對記者的詢問,其中一位工作人員的回答稍顯謹慎。

張文湘/攝影

點擊進入專題: 權健剛走無限極又來?女童心肌損害事件引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