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由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餘隆發起“上海夏季音樂節(MISA)”又將如期而至。本屆MISA將從7月1日持續至7月16日,24場新鮮體驗將在上交音樂廳及城市草坪音樂廣場同步上演,繼續“爲古典加料”,聆聽屬於夏天的聲音。值得一提的是,本次MISA不僅在衡復風貌區內舉行,也恰逢第四屆“魅力衡復”藝術季。“魅力衡復”將以獨特新奇的音樂藝術裝置,將燈光、音樂與建築完美融合,向廣大市民提供自然、音樂、街區、生活多位一體的嶄新藝術體驗。

圖說:2018上海夏季音樂節第一位購票者董如增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古典有新意 跨界有趣味

“做古典有新意,做跨界有趣味”,夏季音樂節尊重傳統卻從不拘泥於傳統,努力讓觀衆還在“保鮮期”內就可以欣賞到國際樂壇的力作,捕捉最新動態和潮流風向。

今年MISA邀請到2018奧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語》,同時也是《布達佩斯大飯店》《哈利波特》《暮光之城》《犬之島》等一系列炫目電影背後的配樂大師亞歷山大·德普拉親自來滬登臺執棒。雖然邀請電影配樂作曲家並非首次,但當年剛在奧斯卡奪魁便速遞至夏季音樂節的節奏,尚屬首次。

圖說:指揮家梵志登 官方圖

此外,MISA的壓箱看點——駐節樂團紐約愛樂,這次將與即將赴任其音樂總監一職的梵志登搭檔,在滬提前亮相,爲本屆夏季音樂節揭幕。而緊隨其後的一場演出曲目更是讓人期待有加。在世界樂壇紀念伯恩斯坦百年誕辰的浪潮中,紐約愛樂作爲其老東家自然有着其他樂團無法比擬的權威性和優越性。7月6日的音樂會中,他們將上演這位名垂美國當代音樂史的作曲指揮演奏全能大師的多部代表作。

圖說:2018上海夏季音樂節開幕演出海報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閉幕音樂會上,埃萊娜·梅西耶將與上交17-18樂季駐團藝術家路易·洛爾蒂聯手,在音樂總監餘隆的揮棒下,攜手共彈普朗克的《雙鋼琴協奏曲》。

MISA自制 復刻經典

今年夏季音樂節將首度嘗試自己製作。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再度合作復刻《天書奇譚》這部里程碑式的動畫電影。豆瓣9.0的評分足以爲經典背書。

圖說:《天書奇譚》是一代人的童年回憶 網絡圖

雖然首版電影配樂即爲上海交響樂團錄製,但因當時技術限制,音軌無法分離,作曲家吳應炬老先生如今也早已故去。但在80後作曲家沈逸文的改編,及丁建華、喬榛、蘇秀等一批當年風靡上海灘的配音老藝術家們的再度出山下,《天書奇譚》這部中國動畫經典得以重歸舞臺,也喚起了70後80後集體的時代記憶。

其實音樂節也並非只爲一時重溫經典,其意更在推出“上海夏季音樂節制作”這一概念,打造屬於MISA的大IP。“之前音樂節多次引進國外的動畫配樂,如BBC星球三部曲、皮克斯動畫,反響很好,但畢竟是國外的製作,而且引進費用都很高。然而我們國內本身也有許多經典的原創動畫,如今重新制作加以推廣,或許是中國動畫重歸全球視野的一個契機。”音樂節節目總監王曉霆解釋爲何要“另起爐竈”自己製作時解釋道。

圖說:動畫片《天書奇譚》導演錢運達和著名配音演員丁建華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夏季音樂節將中國原創動畫電影重新修復完善,以全新形式包裝推廣,並藉助上海交響樂團的國際網絡和平臺,使其商業化品牌化,是讓“上海製造”通達世界的一個捷徑。

“上海製造”除《天書奇譚》這一扛鼎之作,在本屆MISA中還有根據海派作家金宇澄筆下獲得矛盾文學獎的長篇小說《繁花》改編的舞臺劇配樂,展開一場阿寶、滬生、小毛的戲夢人生。

圖說:舞臺劇《繁花》 官方圖

變革形式 14場演出將直播

隨着網絡直播和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有限的音樂廳座位數不再是觀衆與音樂的藩籬。上交近幾年多次嘗試音樂會及各種活動直播,曾有上交與柏林愛樂的足球直播同時在線觀看人數累計471萬,這一數字直觀的展示了技術的魅力。

今年MISA將繼續利用這一具有變革性的播出形式,打開音樂廳圍牆。屆時紐約愛樂、利物浦皇家愛樂等共計14場演出將都能從騰訊、優酷、澎湃、梨視頻、文化雲等視頻終端同步上演。因爲版權問題,直播不僅需要主辦方另掏腰包,更得與多家藝術團體周旋,讓他們同意授權,畢竟直播在古典音樂領域並沒有那麼容易。但夏季音樂節還是努力搭上直播順風車,讓觀衆充分享受技術帶來的便利。(新民晚報記者 朱淵)

圖說:2018上海夏季音樂節海報 官方圖

相關鏈接

優秀的城市當有與之匹配的音樂節

“一個優秀的有文化的城市應該有一個與之相匹配的夏季音樂節,讓生活在此的市民得到音樂上的滋養和引導。縱觀全球,柏林愛樂的森林音樂會、芝加哥交響樂團的坦格伍德音樂節、紐愛愛樂的中央公園草坪音樂會、BBC的逍遙音樂節,可以說,夏季音樂節是一支主流交響樂團、一個國際大都市的‘文化標配’。當然,音樂節的建立,必須站在一定的基礎之上,並且有定位、有設計及有一套專業的標準。不是把節目湊一塊兒,做成‘文藝大匯演’。”談及創辦夏季音樂節的初衷時餘隆如是說。

創辦至今,夏季音樂節已累計舉辦演出近兩百場,現場觀衆超過20萬人次。不僅造訪於此的名家大團不勝枚舉,一支支學生樂團的孵化成長,也綻放出MISA年輕的力量和活力。

而更爲讓人欣慰的是,無論是觀衆、演職人員,甚至是志願者,青少年羣體在夏季音樂節的參與比例之高,在國內外同類音樂節中都實屬罕見。這也正是夏季音樂節真正的教育意義所在。

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認爲,夏季音樂節既然以上海爲名,那就應該辦出上海水準,打造一個刻有“上海品牌”烙印,能夠通向世界和未來的音樂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