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彈發射溫度幾千度,導彈發射車是不是也要準備一個水池?細心的朋友可能也注意到了,我國發射的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七號在點火起飛時,箭體尾部會產生大量的白色煙霧。這個煙除了少部分是燃料燃燒後產生的,更多的是水蒸氣。因爲火箭尾焰的溫度高達上千度,爲了防止高溫對發射平臺造成損害,發射架下通常都設有一個水池。

導彈發射溫度幾千度,導彈發射車是不是也要準備一個水池?

而水在吸收了尾焰的高溫以後,變成了水蒸氣,也就是大家看到的白色煙霧。說到這可能有人就會問了,既然發射火箭都需要準備一個水池,那同樣的道理,導彈發射車在發射導彈時,是不是也需要一個水池,不然尾焰就有可能會燒燬車體。事實上,導彈發射車並沒有準備一個水池,也不用擔心幾千度的高溫會燒燬車體。

導彈發射溫度幾千度,導彈發射車是不是也要準備一個水池?

畢竟一輛導彈發射車可是價值千萬,我們還沒有豪到那種發射一次就報廢的地步。所以,爲了導彈發射車能夠多次使用,我們就在它發射架的位置使用了耐高溫耐腐蝕材料。即使是幾千度的高溫,也無法在短時間內燒燬車體。畢竟從點火到升空的過程,尾焰接觸發射車底部只有短短几秒。

導彈發射溫度幾千度,導彈發射車是不是也要準備一個水池?

這對於使用了特殊材質的發射車來說,就是小意思,根本沒有必要擔心車體被燒燬的問題。想當初我們爲什麼要造導彈發射車,不就是看中它的生存能力和發射能力嗎!因爲不需要先搭一個大型發射架,然後在把導彈豎起來發射,這樣就能更快的發射導彈了。而且發射車可以到處跑,這樣也增加敵人的偵測難度。如果還得在發射前準備一個水池,那豈不是要專門配一輛水車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