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杜月笙經過反覆斟酌,沒有答應蔣介石的盛情邀約撤退臺灣,也沒有繼續留在自己的大本營上海,而是選擇去了香港。隨行的有四姨太,五姨太及親人隨從,保鏢等一行十多人。此去經年,永生無緣踏足大陸。

杜月笙,青幫三大亨之一,在當時的上海灘是叱吒風雲的人物,當時的蔣介石也曾藉助他的勢力,排除異己,穩定自己的地位。縱覽杜月笙的的發家史,天時地利人和樣樣佔據。

在民國時期,就兩個地方誕生過幫派勢力,一個是上海青幫,一個是四川地區的袍哥會,很多歷史名人都或多或少與之有過瓜葛。當時處於社會動盪的歲月,國家機器運營的不順暢,有許多政府無法監管的死角,這位幫派勢力產生提供了天時。

上海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西方各國在上海建有自己的租界,也就相當於國中之國,中國的法律在那不適用。這些租界雖然高於政府,但畢竟還在中國,要想過的安穩就需要有人維護該地區的治安,他們沒有把權利交給政府,而是給了幫派勢力,兩者各取所需。杜月笙、黃金榮都當過租界的探長。二人勢力的壯大,也是依靠的租界的勢力。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杜月笙善於抓住機遇。在遇到黃金榮以後,他就抓住了這根稻草,然後往上爬,加上他爲人處世很是符合幫派的規矩,很快就和老牌青幫頭子黃金榮齊名了。

這個時期,是他人生當中最春風得意的時候,政商權貴無不逢迎,一切隨着日本侵佔上海而終結。杜月笙也踏上了他顛沛流離的一段人生。直到抗戰結束,纔回到上海,不過一切都物是人非。他與蔣介石的關係也出現了難以彌合的裂痕。

去香港是他最好的選擇。不過想要東山再起已經不可能。對於香港,他只是個外來者,沒有任何根基、人脈,想要從頭開始誰都不會給他機會,包括他自己。

另外,當時的香港也有本土的勢力,他就是被成爲“香港杜月笙”李裁法。這人雖受惠於杜月笙,但不會把自己的地盤拱手讓與讓人。

杜月笙在去香港的第三年就病逝了。折騰了大半輩子的他,並沒有把香港當成第二個上海,而是當作安享晚年的避難所,年紀大了,折騰不動了,也折騰不起。杜月笙的女兒杜美如回憶稱:“父親迴光返照時,對身邊人說的最後一句話就是,我沒有希望了,可你們大家有希望,中國還有希望。”

可見,杜月笙對當時的形勢認知很清楚,自己沒有再翻盤的機會。從中我們也能聽出他內心的不甘、落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