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司匹林突然火遍網絡,原因無他,正是它腳氣的奇佳效果。阿司匹林已有百餘年曆史,目前仍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解熱、鎮痛和抗炎藥,在人類近現代發展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它爲何會與腳氣聯繫在一起?這種說法究竟是以訛傳訛的偏方,還是可靠的正規治療方法呢?

揭祕:阿司匹林如何治腳氣?

據瞭解,阿司匹林學名叫做乙酰水楊酸,是一種水楊酸的衍生物,而水楊酸又是目前市場上許多可用於治療腳氣的常見皮膚疾病外用藥如複方水楊酸搽劑、複方水楊酸溶液等的主要成份。“這可能是導致大家認爲阿司匹林可以治療腳氣的一個原因。”齊魯製藥產品研究院專家表示,阿司匹林在潮溼環境下確實能緩慢分解爲水楊酸,文獻中也有少量研究稱阿司匹林溶於水或與牙膏混合後可用於治療皮膚疾病,但本質上阿司匹林和水楊酸並不是同一物質,不能混淆使用。

阿司匹林的常規用法爲口服,而通過搜索發現,網上流傳的阿司匹林治腳氣方法則不同,爲外用:將800毫克阿司匹林溶於1000毫升溫水後邊搓邊洗,每次30分鐘,一天一次。“可以看出,這種方法的原理還是利用水楊酸治療腳氣。”齊魯製藥專家表示,阿司匹林治腳氣存在理論上的可能,但並不推薦普通患者使用這種方法進行治療。一方面原因是不可靠,網絡上雖然有患者留言說有效,但這種方法缺少科學的臨牀驗證,並不被專業醫務工作者認可。

另一方面的原因,則是此方法副作用難以控制。齊魯製藥專家介紹,水楊酸治療腳氣的原理是利用其強烈的刺激性殺滅真菌,所以需要掌握一個合適的濃度來把這種刺激性控制在有足夠的效果又可被人體承受的範圍內,而不是因強刺激造成嚴重的毒副作用。我國對化妝品、藥品等水楊酸成份都有嚴格規定,以常見的複方水楊酸搽劑爲例,其水楊酸濃度不能超過6%。由於水楊酸水溶性較差,普通患者自行配置時難以精確控制濃度,容易出現總體或局部濃度過高,如果用來治療腳氣會對皮膚過度刺激甚至誘發過敏。

“總的來說,這種用阿司匹林自制水楊酸藥液的方法,不但是捨本逐末,更是非常危險的。”

傳言不靠譜,治腳氣更推丁克1+1

與齊魯製藥的專家相似,四川省皮膚病研究所梁冰醫生也給這則火爆網絡的“妙法”打上了不靠譜的標籤,他認爲這種方法其實與坊間傳播的種種偏方並無本質上的不同,都是用一知半解的醫療知識將一些巧合的現象加以包裝和解釋,並不負責任地隨意傳播,實則毫無科學性可言。那些看似合理的說法在專業人士面前漏洞百出,根本不具備任何實用價值。

“腳氣具有易傳染、易復發等特點,這些偏方往往只在表面上消除了症狀,並沒有徹底殺滅真菌,治療並不徹底。”齊魯製藥專家強調,正是許多患者不正確的認知,加上一些貪便宜、圖方便的想法,導致了這些妙法、偏方的火爆,但事實上這樣做不但不能真正省錢、省事,甚至還埋下了一些安全隱患,“想要正確治療腳氣等真菌疾病,應選用知名醫藥廠家生產的正規藥品,聽取專業醫務工作者的科學意見,不能盲目相信、使用任何道聽途說的偏方、傳言。”對此,專家向廣大患者推薦了齊魯製藥生產的“丁克1+1”抗真菌藥組合。

據介紹,“丁克1+1”是齊魯製藥研發生產的新一代廣譜抗真菌藥組合丁克鹽酸特比萘芬噴霧劑和丁克鹽酸特比萘芬乳膏(簡稱“丁克噴”和“丁克膏”)。在治療過程中,丁克1+1有效成份能高度選擇性地抑制真菌麥角鯊烯環氧化酶,阻斷真菌細胞膜形成過程中的麥角鯊烯環氧化反應而干擾真菌固醇的早期生物合成,從而發揮抑制和殺滅真菌的作用,其效果持久穩定,遠超同類產品。

對於普通患者而言,只需要嚴格按照說明書指導用藥,即可有效去除腳氣等皮膚真菌病困擾。其中,丁克噴着重於抑菌,先將其噴灑於患處,使藥物成份迅速滲透吸收,能有效抑制真菌生長,緩解水皰、糜爛等各種腳氣症狀;丁克膏則主要用於殺菌,用過丁克噴後將其塗抹於患處,藥物成份能深入皮膚真皮層,徹底殺滅隱藏在皮膚深處的頑固真菌及孢子,避免殘留,徹底杜絕腳氣反覆發作。

丁克1+1雙管齊下的方式治療腳氣,將抑菌殺菌相結合,取得了“1+1大於2”的效果,因此上市以來臨牀表現良好,成功幫助大量患者徹底擺脫了疾病困擾,也贏得廣大患者和醫務工作者的信賴和好評。

後記:神化的偏方,無法爲健康護航

網絡的發達,催生了病急亂投醫、有病上百度的現象頻發,而不專業的偏方、雜家、遊醫則在這股熱潮中,成爲了不少患者康復路上的絆腳石。

“治學靠嚴謹,治病靠專業”,正如這句齊魯製藥產品研究院的口頭禪,太多的偏方無法對症、效果無法驗證、安全無法保證。作爲普通人,與其用自己的身體做“實驗材料”,相信醫學、崇尚科學或許纔是對自身健康的最基本保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