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丁磊看來,自動駕駛車輛達到哪個等級並沒有那麼重要,因爲只是“單體智能“;沒有車輛與道路的協同,就是L5級自動駕駛車輛,也不敢上路開。這在衆多車企前仆後繼、你追我趕比拼自動駕駛水平的當下,顯得格格不入。

藉助5G東風,華人運通智慧出行能夠夢想成真嗎?

1月20日,在“三智(智能汽車、智捷交通、智慧城市)“戰略發佈三個月後,華人運通”智捷交通“戰略首落地江蘇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全球首條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智能化城市道路,即”智路“示範項目開通試運行。

藉助5G東風,華人運通智慧出行能夠夢想成真嗎?

在發佈會上,華人運通董事長丁磊表示,目前自動駕駛系統單車成本非常高,一個比較完善的自動駕駛系統都要超過100萬人民幣以上,並且存在自動駕駛技術不能在開放道路上進行大規模場景測試的弊端。“局部智能永遠解決不了系統整體智能的需求。”

因而,丁磊認爲,將集中於自動駕駛技術的成本,分攤一部分到道路上(在道路上安裝傳感器、邊緣計算設備等),可以惠及更多車輛。從單體智能、到混合智能、再到羣體智能纔是正確的方向。

藉助5G東風,華人運通智慧出行能夠夢想成真嗎?

實際上,華人運通在開發智能汽車的時候,就已經把智慧城市作爲當中的要素進行先前開發,因而這些(車輛)開發對智慧城市和智捷交通建設勢必有很大的意義。“如果這三個領域不一起協同開發,那麼你開發的車肯定是閉門造車,你不把未來的路作爲你開發的一個前提條件的話,那麼跟過去關起門來造車是一樣的。”

丁磊在發佈會上詳細介紹了智路的原理、構成,以及華人運通三大自主核心產品技術平臺,即自動駕駛平臺、自動泊車平臺和車路協同平臺。簡單地說,當車輛上裝上這三個平臺,同時路邊的邊緣計算也支持這三個平臺的運行時,那麼車在路上行駛就是非常安全的。

藉助5G東風,華人運通智慧出行能夠夢想成真嗎?

據悉,華人運通的“智路”,是全球首次基於雲端調度、路端感知、車端控制的車路協同自動駕駛及道路交通調度的開放式城市道路綜合測試環境,由高速道路及城市道路兩部分構成,覆蓋高架路、匝道、高架下輔路、十字路口等十幾種路況。

藉助車路協同,車輛行駛時可以實現盲區路口博弈、特種車輛自動避讓、虛擬紅綠燈、無盲區左轉輔助、超視距行人避讓、自判斷撥杆換道、編隊行駛等多種功能,從而系統性地解決單車自動駕駛成本昂貴、探測範圍有限、惡劣天氣及夜晚等低能見度導致的交通受限、城市道路擁堵等難題。

藉助5G東風,華人運通智慧出行能夠夢想成真嗎?

“在這樣一個科技和智能化產業高度發展的大環境下,如果我們的交通還停留在用原始的紅綠燈、交警來指揮的話,就太不可思議了,這個產業我看會很快爆發。”在當晚的媒體交流會上,丁磊信心滿滿地說道。

作爲數據和信息的匯聚點,車輛是其中重要一環。其實,目前市場中已經有很多車型自動駕駛級別已達到L2或L3,在被問及相較而言,華人運通的優勢在何處時,丁磊澄清道:“單純說L2、L3,沒有智捷的路來配合,實際上也是不完整的,哪怕是L5你也不敢在路上開,爲什麼?今天我說了,你能模仿很多交通環境,但是你不可能模仿很多的交通事故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單體智能是不完整的。單體智能不能解決整個交通出行的安全效率問題,一定要和今後的智能的道路來結合,纔會發揮它最大的價值。”

藉助5G東風,華人運通智慧出行能夠夢想成真嗎?

提到華人運通的量產車計劃,丁磊表示,“華人運通智能車本身的開發,實際上是以架構開發來進行的,所以嚴格說不是第一款車,而是第一款架構形成的產品……大概會在2020年底或2021年實現量產,隨後在這個架構上延展的產品和技術,也會成爲一個系列的產品面世。”

針對華人運通自身定位,丁磊多次重申:“我們不去造城,也不去造路,而是通過我們從車到路,到城這樣一種技術,把智慧城市、智捷交通,以及智能汽車這樣一個大的產業鏈,形成我們一箇中心樞紐這樣一個角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