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離開證監會,劉士餘新單位確定:業務遍及全國,年銷售超過2箇中石油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昨天(1月26日)下午,北京西城區金融街19號的富凱大廈外聚集了不少媒體記者,幾輛中巴車停在門口,進入大廈的兩側路口也已封閉,多名安保人員在樓前區域巡查。

這裏正是證監會的所在地。

下午三點,新老兩任證監會主席的交接工作在這裏舉行。誰會走進富凱大廈?劉士餘又會去哪兒?所有人都在等待官宣。

幾分鐘後,新華社就發佈了“易會滿出任中國證監會主席”的消息。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證監會主席的交接會議開了大約半小時。隨後,易會滿及證監會幾位副主席將劉士餘送至富凱大廈樓下,劉士餘乘車離開,赴新崗位報到,目的地是復興門內大街45號——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的所在地。

從富凱大廈到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以下簡稱“全國供銷總社“)只有十多分鐘車程。下午4時許,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來到全國供銷總社,大廈入口有兩位保安看守,禁止外來人員進入。物業人員稱,全國供銷總社幹部大會正在召開。

下午4時35分左右,陸續有人走出全國供銷總社的大樓,劉士餘也在其中。他揮了揮手,在向人告別,隨後也上車離開。

幾個小時後,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發佈了消息:中共中央決定,任命劉士餘同志爲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副書記。

2016年初,A股還沒恢復元氣,就又遭遇熔斷重創,證監會主席換人的傳聞充斥着整個市場。當年2月20日,時任農行行長劉士餘走進富凱大廈,開始執掌證監會。此後的20多天,劉士餘沒有公開露面,直到2016年3月12日的全國兩會記者會。

劉士餘當時的開場白是:我到證監會上任22天,還沒滿月,但我深感責任重大,而且越來越重。我一直奉行少說多做的理念,但資本市場是要求公正、公開、透明的,所以作爲證監會主席,該說還得說。

監管 ,監管,監管!

在2016年兩會之前的3月5日,劉士餘接受了央視財經頻道的採訪,明確了新主席的首要任務——監管。過去三年,“依法監管 ,從嚴監管,全面監管”的思路貫穿始終。2017年、2018年、2019年,每年新年伊始,劉士餘調研的第一站都是證監會稽查局、稽查總隊。

從併購重組到再融資、從高管減持到退市制度,過去三年,證監會修改和出臺很多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和規定,對忽悠式重組、再融資亂象、違規減持等行爲起到巨大的震懾作用。

劉士餘的監管有多嚴,看看罰單就知道了。

——2016年,證監會共對183起案件作出處罰,較2015年增長21%,罰沒款共計42.83億元,較2015年增長288%;對38人實施市場禁入,較上年增長81%。行政處罰決定數量、罰沒款金額均創歷史新高,市場禁入人數也達到歷史峯值。

——2017年,證監會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237件,與2016年相比增加了7%,罰沒款涉及金額75.66億元,較2016年增長了80%;被採取市場禁入的主體44人。

——2018年,證監會作出行政處罰決定310件,同比增長38.39%,罰沒款金額106.41億元,同比增長42.28%,市場禁入50人,同比增長13.64%。

欣泰電氣因欺詐發行,北八道操縱市場,趙薇夫婦被罰禁入證券市場5年等諸多案件,都在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史上留下重要印記。

“註冊制是必須搞的”

除了監管,IPO常態化是劉士餘給資本市場帶來的另一大改變。

2016年末,證監會喊出IPO常態化的口號。而在當時,市場經過一年的恢復,終於穩定下來。2017年初,劉士餘在全國證券期貨工作監管會議上表示,用2-3年的時間解決IPO堰塞湖。此後,IPO審覈節奏加快,企業過會率也保持了較高的水平。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最終2017年發審委審覈企業數量、審覈通過企業數量、完成IPO發行企業數量均創下歷史記錄。但在IPO常態化的過程中,劉士餘始終面臨着一些質疑的聲音。

終於,困擾資本市場多年的IPO堰塞湖問題在2018年紓解。目前,排隊企業數量不足300家,IPO時間成本大幅降低。而在2016年6月,排隊企業數量曾一度突破800家。

和IPO常態化一樣,圍繞着註冊制的爭論也很多。

在2016年3月12日的全國兩會記者會上,劉士餘斬釘截鐵地回答說,“註冊制是必須搞的”,但他也還是留了一些空間,“至於怎麼搞,要好好研究。”

目前看來,科創板及註冊制漸行漸近。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關於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實施意見》。A股市場發行制度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劉氏語錄:野蠻人、害人精、鐵公雞

過去三年間,劉士餘還留下了很多特點鮮明的“劉氏語錄”,從中也可見其監管脈絡。

2016年兩會期間,剛剛上任的劉士餘就這麼說:

作爲證監會主席,我不能建議大家買股票,我更不能建議大家賣股票。

老百姓掙點錢不容易,在市場流動性枯竭、大面積恐慌的情況下,不出手還得了。

2016年,A股市場跨界併購亂象叢生、資本場內肆意舉牌。12月,劉士餘發表了著名的“害人精”和“野蠻人”之論:

你用來路不正的錢,從門口的野蠻人變成了行業的強盜,這是不可以的。你在挑戰國家法律法規的底線,你也挑戰了你做人的底線,這是人性不道德的體現,根本不是金融創新。有的人拿着金融牌照,進入金融市場,用大衆的資金從事所謂的槓桿收購,實際上最終承受風險的是廣大投資者。

我希望資產管理人,不當奢淫無度的土豪、不做興風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

2017年1月5日,劉士餘在調研指導稽查執法工作座談會上表示:

資本市場不允許大鱷呼風喚雨、對散戶扒皮吸血,要有計劃地把一批資本大鱷逮回來。

劉士餘的第二年任期應該比較輕鬆。這一年,受益於白馬藍籌的價值投資行情,滬指表現強勢。劉士餘最大的動作就是對上市公司大股東的監管。

2017年4月8日,劉士餘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上“點名”高送轉稱:

有的上市公司根本沒有市場競爭力和主營業務,但其大股東和董監高拉抬股價高位套現,超比例減持甚至清倉式減持,市場人士講叫“喫相”很難看,被套的廣大中小投資者有苦難言。

同日,他還對上市公司不分紅的現象明確指出:

從整體看,如果上市公司不對股東分紅,就會變成擊鼓傳花的投機遊戲。公司長期無正當理由不分紅,也可能是財務數據造假、內部人控制的信號。也有一些有能力分紅卻長年一毛不拔的“鐵公雞”,證監會已經在高度關注這個問題,不能放任不管,會有相應的硬措施。

供銷合作總社:一家萬億級別的組織

劉士餘的下一站是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這是一家怎樣的機構呢?

據官網介紹,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是全國供銷合作社的聯合組織,由國務院領導。目前,下轄15個直屬事業單位、15家主管社團和中國供銷集團,中國供銷集團管理有全資和控股子公司16家。

截至2017年底,全系統有縣及縣以上供銷合作社機關2777個,有基層社30281個,組織農民興辦的各類專業合作社185934個,全系統共有各類法人企業21852個(不含基層社),各級供銷合作社所屬事業單位277個。

據新華社報道,2018年,全國供銷總社全系統實現銷售總額5.9萬億元,實現利潤468億元,資產總額1.6萬億元。相比之下,2018年中國石油實現營業收入不到它的一半,爲2.77萬億元。

從新中國成立到1957年,供銷合作社在全國得到迅速發展,形成了一個上下連接、縱橫交錯的全國性流通網絡。這一時期,是供銷合作社發展的黃金時期。

1982年,在機構改革中,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第三次與商業部合併,但保留了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的牌子,設立了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保留了省以下供銷合作社的獨立組織系統。

2011年,中國供銷集團以960多億元的營業收入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83位,在中國服務業500強企業排名中名列第31位。

2014年,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試點列入中央改革辦2014年工作要點,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和《政府工作報告》;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深入推進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提升爲農服務能力。

根據《中央編辦關於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主要職責和內設機構調整等問題的批覆》(中央編辦復字〔2017〕101號),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主要職責調整爲:

一、宣傳貫徹黨中央、國務院“三農”工作方針政策,指導全國供銷合作事業發展。

二、負責研究制定全國供銷合作社的發展戰略和發展規劃,指導服務全系統改革發展。

三、根據授權對重要農業生產資料、農副產品經營進行組織、協調和管理,指導各級供銷合作社承擔政府委託的公益性服務和其他任務。

四、推進供銷合作社法治建設,研究提出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和行業發展的政策法規建議,維護各級供銷合作社的合法權益。

五、協調同有關部門的關係,指導全國供銷合作社業務活動,支持供銷合作社發展電子商務和開展農村合作合融服務,領辦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更好履行爲農服務職責。

六、指導社有資產運營,確保社有企業爲農服務方向,履行社有資產監管職責,落實社有資產保值增值和安全責任。

七、代表中國合作社參與國際合作社聯盟以及相關國際組織的事務。

八、承辦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