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了,要打回去麼?其實告訴他這三個字更重要!

校園暴力的時間屢屢發生,大多數是以強欺弱,試問有幾個家長能隱忍自己的孩子被欺負?孩子被人打了,到底該不該打回去?

我想大多數家長都很堅定的說:必須要打回去!可是讓孩子打回去,真的能起到解決問題的作用嗎?

如果孩子總是被欺負,我的態度是:贊成讓孩子“有態度”的打回去,但並不是以暴制暴的方式。站在心理學角度分析,怎麼“打回去”是需要客觀認識的:

1、如果僅僅是一味的讓孩子“以暴制暴”的打回去,總是受欺負的孩子通過這種攻擊行爲,只是讓自己的緊張情緒得到釋放,但是不能實現宣泄,只會增加敵意和暴力。

2、一味強調攻擊行爲可能會導致“攻擊產生攻擊”,攻擊行爲使人感覺良好,從而使得攻擊得到強化。

孩子被打了,要打回去麼?其實告訴他這三個字更重要!

3、如果孩子習慣了通過攻擊行爲補償自己的不安全感和不舒適感。成年後更加熟練運用這種風格,比對手更強,用傷害性的語言傷害其他人。典型的就是“如果我有權力,就沒有人能傷害我”。

如果孩子是被欺負卻不知道還手的人,註定會變得懦弱和膽怯。家長要鼓勵孩子“有態度”地面對欺凌者!要讓他們知道,想要欺負自己,是要付出代價的。孩子有堅定的態度,就會擁有力量。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