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崔家堂

「紅色基因」“紅三連”的五個紅色故事,有沒有讓你熱血沸騰

紅色故事

近日,在“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中,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紅三連”積極開展“人人都是解說員,個個都講連隊故事”配合活動,讓每名官兵都成了解說員,旅隊其他單位參觀見學人員紛紛爲他們點贊。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聆聽這些紅色故事吧!

紅色關鍵詞:

戰鬥

「紅色基因」“紅三連”的五個紅色故事,有沒有讓你熱血沸騰

「紅色基因」“紅三連”的五個紅色故事,有沒有讓你熱血沸騰

「紅色基因」“紅三連”的五個紅色故事,有沒有讓你熱血沸騰

講述者:張曉鵬

《老連長的故事》

1999年4月12日,三連一排排房,一位老人一邊指着腿上的多處醒目的傷痕一邊講述着自己的戰鬥故事。“老連長,連歌裏有唱到‘生死決戰獨樹鎮’,你能給我們講講獨樹鎮戰鬥的故事嗎?”。戰士雷愛勝的提問讓老連長的思緒一下回到了60多年前那場決定着紅二十五軍命運的戰鬥,頓時感慨萬千。

“那是1934年11月26日開始的一場戰鬥,紅二十五軍當時不到3000人,作爲北上第二先遣隊開始長征,突破國民黨軍多次圍追堵截,歷經艱辛行軍 10天,在方城獨樹鎮時卻遭遇了決定命運的一戰,那場艱苦卓絕的戰鬥,連隊打破了敵40軍115旅和騎兵團、騎兵第5師的重兵夾擊,戰鬥中官兵都拼紅了眼,奮勇向前,完成任務後,紅三連僅剩下的幾個人也被衝散,但他們堅信革命會勝利,克服重重困難找到部隊歸建,並又重新扛起三連的旗幟向前進……“

老連長跟着自己的思緒娓娓道來。官兵們入迷地聽着老連隊講述當年的戰鬥場景,心中熱血澎湃,對老前輩老紅軍身上體現的頑強拼搏、英勇無畏的紅三連精神無限敬仰。連隊官兵已經記不清這是第一任老連長李學先第幾次到連隊看望他們,給他們講紅軍的傳統和戰鬥故事了,但每一次官兵們都聽熱血澎湃,請老前輩老戰友回連隊講傳統、講紅軍精神、學連史已經成爲紅三連官兵最受歡迎的活動。

「紅色基因」“紅三連”的五個紅色故事,有沒有讓你熱血沸騰

老連長 李學先

「紅色基因」“紅三連”的五個紅色故事,有沒有讓你熱血沸騰

獨樹鎮戰鬥中“紅三連”官兵向敵陣地發起衝擊

紅色關鍵詞:

傳承

「紅色基因」“紅三連”的五個紅色故事,有沒有讓你熱血沸騰

「紅色基因」“紅三連”的五個紅色故事,有沒有讓你熱血沸騰

「紅色基因」“紅三連”的五個紅色故事,有沒有讓你熱血沸騰

講述者:李政釗

《紅軍精神》

2008年南方遭受雨雪冰凍災害,大學生李承哲被被困在了從學校回常德老家的高速公路上,兩天三夜的飢寒交迫使他精神瀕臨崩潰,心裏感到陣陣恐慌。在這危難之際,解放軍叔叔冒着嚴寒,送來了熱氣騰騰的方便麪和火腿腸,解放軍的出現使李承哲刻骨銘心,從而萌生了入伍的念頭。

2009年12月,李承哲參軍入伍來到了紅三連。2010年4月份,全團組織13個建制連隊進行五十公里戰術拉練,近8小時的急行軍,加之天氣悶熱,李承哲感到自己的體能消耗已經到了極限,身邊大多數戰友都筋疲力盡,顧不得火熱太陽的肆虐,東倒西歪在一望無垠地潼湖農場長堤上。這時,指導員組織集合黨員突擊隊,在鮮紅的黨旗前高呼:我是紅軍連隊的傳人,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身在其中,李承哲想起了新兵連排長骨幹的教育關愛,想起了一路上照顧着他的班長,想起了發着燒卻堅持着的老兵,更想起了那年白雪皚皚中的那簇綠,眼眶不禁溼潤起來。心裏瞬間騰起一團火,我也是紅軍的傳人,我不能輸!自此以後,李承哲每天早起半小時學軍事、學政治理論,白天纏着專業骨幹練遠程火箭炮的技能,晚上利用休息時間自覺練“四個一百”強化體能。剛開始,戰友相互打趣他能堅持幾天。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李承哲獲得了大家欽佩,成爲學習的對象。

驕陽的八月,在大漠深處,破例參與實彈射擊的列兵李承哲,站在最重要的火控手崗位上,堅定有力地按下按鈕,雄壯威武的火箭彈呼嘯而出,直接命中目標,全連官兵爲之歡呼。李承哲望着大漠深處那隱約可見胡揚樹,那點點綠越來越近,越來越大,喜悅的淚水再次模糊雙眼,心底的那團火再次燃起:我是紅軍連隊的傳人!

「紅色基因」“紅三連”的五個紅色故事,有沒有讓你熱血沸騰

2008年2月,紅三連官兵在粵北地區抗擊冰雪冰凍災害

紅色關鍵詞:

無畏

「紅色基因」“紅三連”的五個紅色故事,有沒有讓你熱血沸騰

「紅色基因」“紅三連”的五個紅色故事,有沒有讓你熱血沸騰

「紅色基因」“紅三連”的五個紅色故事,有沒有讓你熱血沸騰

講述者:蔡廣龍

《三連從沒怕過困難》

2007年10月9日,團戰備工程建設正如火如荼的進行,其中通信線路施工已進入關鍵環節。明天上級鋪設通信電纜,需要在新車炮庫後側挖一條長800米,深80公分,寬60公分的溝。時間緊、任務重,通信參謀崔甫和營房助理員劉凱焦急地籌劃着,最終決定將這個艱鉅的任務交給三連。上午8時,石志剛帶領38名官兵來到了任務現場,在作了簡單準確的動員、分工後,大家熱火朝天的動起來。由於挖溝地段是山腳,地形起伏大,土石混雜,地質堅硬,要在短時間內完成任務,難度相當大。爲按時完成任務,同志們加班加點奮戰一直到熄燈號響起仍未完工。不少人胳膊腫了,手上打了一個又一個的血泡,有的同志摳石頭指甲滲出了血,還有的同志拄着鐵鍬站着睡着了,炊事班送來麪條,許多人剛喫下去又吐了出來。排長建議,讓戰士們回去休息吧,這樣幹下去人會累垮的!崔甫參謀接過話,“同志們很辛苦,我也擔心戰士們身體受不了,但任務完不成會影響整個戰備工程的進度。”指導員石志剛微顫的身體可以看出內心的激動,把幹部骨幹們找過來商量後,決定留下身體素質好的同志擔任突擊隊,其他同志回去休息。

“現在我宣佈以下同志擔任突擊隊……”“不!我留下,”“我也要留下,”被安排回去休息的戰士無比委屈的將指導員緊緊圍住。此情此景,石志剛已無法剋制內心澎湃的心情,眼眶溼潤了,哽咽地安慰着,“好,好,留下,大家都留下!”再一次商量後,全連由一個突擊隊變成三個突擊隊,同時提出“分秒必爭,拼命突擊,堅決完成任務”的口號。熱情再一次迸發,同志們不顧傷疼,不顧勞累,拼命幹了起來……天漸漸亮起來,隱約可見石志剛和他的鋼鐵戰士,掛着勝利的微笑,踏着整齊的步伐向營區邁進……

「紅色基因」“紅三連”的五個紅色故事,有沒有讓你熱血沸騰

連隊官兵冒雨進行工程建設

紅色關鍵詞:

榮耀

「紅色基因」“紅三連”的五個紅色故事,有沒有讓你熱血沸騰

「紅色基因」“紅三連”的五個紅色故事,有沒有讓你熱血沸騰

「紅色基因」“紅三連”的五個紅色故事,有沒有讓你熱血沸騰

講述者:晏丕友

《軍功章的榮耀》

2009年1月5日,三連班長朱天文因工作表現突出榮立三等功。在全團進行開訓動員通報表彰後,指導員把軍功章和證書領了回來。正當朱班長心裏美滋滋等着指導員給他頒獎時,指導員卻說要在合適的時候把獎章給他。朱天文心中疑惑,好奇指導員要幹什麼,什麼時候纔是合適的“時候”?

當天晚上,連隊召集全體官兵在課室召開軍人大會,會場經過連隊的佈置,顯得莊嚴而充滿喜氣。大會開始後,指導員依次宣佈了立功表彰內容和名單,之後,指導員朗聲道:“朱天文班長爲連隊的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讓我們以最熱烈的掌聲首先請朱班長上臺領獎。”當他在戰友們熱烈的掌聲中走上向主席臺,看着耀眼的軍功章,聽着熱烈的掌聲,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他心想:能爲連隊做貢獻是自己的光榮,是連隊給了自己發展的平臺,自己要永遠銘記這軍功章的榮譽!

在連軍人大會上爲獲獎的同志頒獎是三連的傳統,在這種莊嚴而充滿榮譽感的大會上,三連的官兵經歷着一次又一次的洗禮,崇尚榮譽、爲連隊做貢獻的種子在每個人心底紮根發芽。指導員感慨道:”這纔是最深入人心的榮辱觀教育課。“

「紅色基因」“紅三連”的五個紅色故事,有沒有讓你熱血沸騰

連隊對新兵進行榮譽教育

紅色關鍵詞:

擔當

「紅色基因」“紅三連”的五個紅色故事,有沒有讓你熱血沸騰

「紅色基因」“紅三連”的五個紅色故事,有沒有讓你熱血沸騰

「紅色基因」“紅三連”的五個紅色故事,有沒有讓你熱血沸騰

講述者:陳國鎮

《指導員手上的紅絲帶》

2010年12月1日凌晨2點,廣州亞殘運會開幕式演出合練剛剛結束,演員正有序退場,而團隊參演官兵卻留了下來,除了表演節目外,他們還擔負着場館道具設置及地板鋪設的保障任務。上級命令6時前必須完成,面對7800餘塊鋪設板,數百個道具,所有人都感到時間緊迫。

受領任務後,三連的戰士們一頭扎到工作中。演出場館絢麗的燈光灑在戰士們身上,折射出一道道亮麗的光影,給奧體中心帶來了不一樣的精彩演出。夜涼如水,寒意沁人,也沒能降低戰士們的熱情。然而到了凌晨4時,高負荷的體力勞動讓戰士們的動作漸漸慢了下來。

任務必須完成,紅三連不能比任何單位慢,標準也要最高,這是三連完成任務永遠不變的標準。平時政治教育課上能說上兩小時的指導員看着戰士們疲憊的面容,此時卻默默看着。突然,指導員將外套一脫往身後一甩,用他一貫的語氣和磅礴氣勢,喊道:“同志們,跟我上。”轉身挑最重的活又幹了起來。全連同志其實都知道,就在昨晚,因爲和一名戰士抬鋪設板時,指導員的手不小心劃開了很長的一道口子,現在還在不時滲血。望着指導員爲掩飾手上傷口而包紮的志願者紅絲帶,同志們忽然間全身充滿幹勁,彷彿所有疲勞瞬間不翼而飛,爆發出一陣陣氣勢磅礴的吶喊聲,全連官兵更加努力的投入到保障任務之中,終於,在凌晨5時,紅三連第一個高標準提前完成了任務,得到了團首長的充分肯定。

事後,紅三連一名戰士說:“我永遠不會忘記,指導員手上的紅絲帶!”

「紅色基因」“紅三連”的五個紅色故事,有沒有讓你熱血沸騰

2010年11月連隊隨團參加廣州亞運會開幕式表演

結束語:

一段段紅色故事,一位位紅色傳人,一次次心靈碰撞...通過開展“人人都是解說員,個個都講連隊故事”的主題教育配合活動,爲主題教育增添了活力,爲練兵備戰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官兵們紛紛勵志看齊紅色先輩,堅定強軍信念,在新時代書寫着屬於自己的故事篇章。

作者:崔家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