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伴君如伴虎,从古至今,无数忠臣贤属都栽在了这句话上面。自古无情帝王家,任何一位统治者,都有着“共苦未必乐同甘”相同属性。所谓袍泽,所谓八拜,甚至所谓亲人,在社稷山河面前,权衡之下,一切情感都是无足轻重的存在。君临天下的前提是帝王权术,而在这类权术之中,冷酷便是其最大的代名词。于是乎,权衡之下,敌国破谋臣亡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往往前人的热血还未流干,后人的尸首就会倾覆其上。老子言:功遂身退,或许就是专门用以克制此等结局的方法。因此,深谙此等人情世故的人,也可以在这种帝王权术中保住一条性命。这其中,就包括小编今天要为大家所介绍的英国公李绩。

李勣又名徐懋功(原名),为唐朝开国大将之一,南征北战之时,以灼灼战功扬名立万,领兵所攻之处,战无不克,令敌人闻之胆丧,可谓一代战神般的存在。而在帝国初建成后,李勣前后辅佐李唐三代帝王,内可辅政,外可安邦,还曾率兵平定过边疆之乱,为大唐帝国的太平盛世肃清了隐患的军事威胁。就是这样一位出将入相的大人物,同样也深得李世民的赏识,与其亦军亦友,在外人眼里就是一对君敬臣忠的典范。

不过,难受也就难受在“帝王权术”这四个字上,在李世民临终前曾将太子李治召于床前,在交代了一系列事情之后,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自己的儿子时刻谨慎提防着李勣,这位功勋卓著的大将竟成为了李世民最后的一块儿心病。他给李治说,此人必须想办法清除掉,并给了一条计策,那就是将他派往叠州去当都督,也就是甘肃那边,在唐代,甘肃地区还是普遍落后的,将年事已高的李将军派往此地,无疑也是对其下达了最后通牒。不过,李世民对李治说,如果李勣第一时间就走马上任,离开皇城,还可以追封其宰相(在唐代,宰相其实是个“半衔”,权利在很大程度上都被瓜分了,只是挂着好看好听)一职;但倘若他有迟疑,就可以借故将他除掉,以防后患。

李世民与李勣的关系不可不谓之好,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亲密无间”。按照唐史所载,李勣曾备受太宗恩宠,其生病之时,医官言需发须作药引子,李世民听后,二话没说就将自己的胡须给割了下来,令之煎药。而在一次酒宴之上,太宗还曾扬言会将年幼的太子全权交予李勣教导,字里行间之内充满了信任之情,令李勣感动的一塌糊涂,也自然而然的饮了数杯酒。宿醉之后,怕其伤寒,太宗还亲自将自己的大衣脱下为其披上,足见君臣之谊。

那么,这“兄弟俩”如此之亲密,又怎会使得李世民在临终前痛下杀意呢?这一点,先要从李勣身上去探究。李勣虽然勇猛忠臣,但性格太直,直到压根不会站队,尤其是在玄武门事变中,李勣的立场也很模棱两可,两边都不帮也都不害,甚至是李世民亲自去请也没成功。要知道,玄武门的事儿可一直都是太宗的一大心病,以至于年老时甚至责令史官给他看起居注,开了皇帝干涉内史的先河。因此,不管李勣之后如何的尽忠尽职,玄武门所留下的影响,也是久久不能够令太宗释怀。

其次,从李世民的角度出发,身为一名帝王,在做任何的决定之前,都要权衡其利害关系。虽然李勣的性格不怎么令他感冒,但毕竟其为人正直,交代下去的事情也能做到完美,一生中也几乎都没有犯过错(这也是他为何能够寿终正寝的原因之一,根本不给别人留整他的余地),可以说是很称心如意的一个帮手。因此,出于政治上的考量,李世民自然会重用他。

不过呢,所谓“父尽其材,子诛以威”,李世民能够压制住李勣,是因为他太宗的威望摆在那里,两人都是从战场上舔着刀尖血过来的袍泽,自然相安无事。可自己的儿子李治对李勣而言,就没有那么高的威望了,甚至于他已经达到了功盖“新帝”的地步。因此,李世民担心自己去后,如果李勣不满新帝的一些做法,一旦举兵造反,他那第一站神的名号也不是白来的,到时候恐怕局面就难以收拾了。再者,如果让自己的儿子诛杀了他,也能给那一班旧臣敲个警钟,让他们对新帝更加的服帖的敬重,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李治的威望。

说来说去,李勣并不是因为得罪了李世民才被算计,而是迫于其势力。因此,他自然也是看透了这一点,在接到去叠州任职的圣旨后,甚至连家门都没回,直接跨马奔出了皇城。李治见状也没再追责,便真的册封其为宰相,依旧以君臣之礼敬之。最终,在远离了权术的争斗下,李勣一口气活过了古稀之年,晚年也算是自在快活。

在这件事上,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治,抑或是李勣的做法,都不能说是错误的,毕竟人情世故有时要大于理性的价值判断,这也是为何李唐王朝能够创造出亘古盛世奇迹的原因之一。不过,女帝武则天继位后,李勣后代曾起兵造反,欲光复李唐。奈何最终起义失败,就连早已下葬的李勣也被刨了出来鞭尸,实在是令后人唏嘘不已。(原创作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