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有很多的“专家”或是保健类文章都建议老年人们应该长期服用小计量阿司匹林,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这也导致了很多老年人或者是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有事没事都要服用一点点阿司匹林,认为这是保证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东西。

但是问题来了,阿司匹林真的是谁都可以吃,并且没事也需要吃的吗?

阿司匹林,不是随便乱吃的

最近,有一位心血管患者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这位患者患有心肌梗塞,一直在服用阿司匹林,之前却突发上消化道大出血,进了急诊。

据说当时出血量非常的大,导致了低血压,已经意识模糊,幸运的是抢救及时。

我们也经常可以听到,因为服用阿司匹林而导致消化道出血的,这样事件也真不少。

很多人都知道阿司匹林,但又不是真正了解。

在心脑血管疾病早期治疗阶段,阿司匹林是基础药物,可是,在尚未发病时,考虑到危险因素,真的不是所有人都应该吃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并不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

近几年,阿司匹林在一级预防的地位已经有所降低。所谓一级预防,即患者存在危险因素,但还未发病。

研究发现,每日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并不能使心血管疾病的低危和中危人群明显获益。

而且,阿司匹林还有很多副作用,不能随意吃。

肠胃出血,阿司匹林最大的副作用

阿司匹林最大的不良反应就是胃肠道症状和出血倾向。

很多人服用阿司匹林后或多或少有反酸、食欲差、腹胀、腹痛等症状,因为阿司匹林会抑制一些保护胃粘膜的激素的合成,严重时会引起胃粘膜糜烂,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虽然阿司匹林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大多没有生命危险,但也要及时去看医生,停用阿司匹林,加用止血药,一般很快便会好转。

阿司匹林的其他副作用还包括:尿酸增高、药物性皮炎、过敏性哮喘、抑制凝血功能、性功能减退等。

阿司匹林怎么吃,还是要听医生的

没病就别自己折腾自己了,但如果是已经发生过心脑血管疾病和极可能会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都该听医生的话,服用阿司匹林。

发生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没有禁忌,应该终生服用阿司匹林,药不能停。

抗血小板的药不少,除了最接地气的阿司匹林,还有氯吡格雷、替格雷洛等。

冠心病患者,可能会需要在阿司匹林基础上结合服用氯吡格雷或替格雷洛一年左右,除非有禁忌症或严重并发症,阿司匹林是真正应该长期服用的。

心脑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也建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一、符合下列三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建议服用:

1. 男性超过 50 岁或女性绝经后;

2. 高血压;

3. 早发心脑血管病家族史;

4. 吸烟者。

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三、高血压合并慢性肾功不全。

四、经医生评估 10 年内心血管事件风险大于 20%。

一般来说,阿司匹林肠溶片空腹时服用效果最好,但每天服用的剂量很关键。有明显胃肠道反应的人,建议咨询医生具体服药方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