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出抗美援朝時期的一則故事。冷槍戰連連奏效,文工團演出小分隊在電話筒裏爲一線官兵慰問演出……

戰爭史上最罕見4人文工團,前沿炮火紛飛,竟然在電話裏完成演出

1952年早春,文工團演出小組一行4人,在隊長陳立華的帶領下,到35師前沿部隊演出。

演出小組來到105團2營。

“我們想到前沿陣地,親眼看一看冷槍戰。”陳隊長給南營長拋出了個難題。“前沿太危險,女同志更不能去。”

文工團的同志異口同聲地說:“讓我們去吧!軍首長就是要我們去前沿慰問戰士的!”

南營長說:“這兒就是前沿。這時打仗,不像文工團演戲,臺上打死了,臺下又活了!”

“我們不會有危險,我們沿着交通壕到五連,敵人看不見,更打不着!”小個子湯重稀擠上前,仰着笑臉說。

南營長虎着臉按了一下湯重稀的肩膀:“你這小鬼,亂彈琴,戰場上沒有打不着的地方!不準去,這是命令!”

戰爭史上最罕見4人文工團,前沿炮火紛飛,竟然在電話裏完成演出

大家見拗不過營長,誰也不敢再請求了,於是就在電話上輪流唱。湯重稀拉起手風琴,陳立華拉起小提琴,首先由王雪琴演唱《慰問志願軍小唱》。

王雪琴拿起電話筒,亮開脆亮的嗓子說:“戰友們,你們打得好!你們辛苦了,軍首長派我們來慰問你們!希望你們爲祖國和朝鮮人民,打更多的打勝仗!”話筒裏立刻傳出:“好!我們一定不辜負軍首長的希望,堅決打擊來犯的敵人!”

接着,王雪琴把電話對準樂隊,陳立華和湯重稀滿懷激情地拉起了前奏,王雪琴唱道:“緊敲哪個板來慢拉琴,我來唱唱光榮的志願軍,中國出了志願軍,一棒打壞了杜魯門!”歌聲婉轉,琴聲縈繞,句句飄到五連陣地,聲聲激勵着戰士們殺敵的鬥志。

王雪琴唱完,大個子吳平又對着電話說了段快板。吳平說罷,將話筒遞到黎萍手裏,讓她唱一段劉胡蘭插曲。黎萍曾在歌劇《劉胡蘭》中擔任主角演劉胡蘭,聞名軍內外。

戰爭史上最罕見4人文工團,前沿炮火紛飛,竟然在電話裏完成演出

黎萍剛要演出,電話裏傳來了五連連長濃重的四川口音:“停一下,龜兒子少爺兵又來了。等我們揍了他們再來聽。”

原來敵人是來運屍首的。敵人運屍的方法很特別,不是抬、背,而是用繩子套住敵屍的腳或身子像拖木頭一樣地拖。他們匍匐着拖,站起來怕我們的神槍手,但這樣也逃不脫戰士們的眼睛,照樣一槍一個,把更多的屍體留在了五連陣地前。

戰爭史上最罕見4人文工團,前沿炮火紛飛,竟然在電話裏完成演出

電話裏又傳來一陣笑聲。

黎萍唱起了《數九寒天下大雪》。

就這樣,戰士們輪流聽,文工團的同志輪流唱,一場別開生面的電話演出在金城前線一個不知名的坑道里進行着……

【或許,那部芳華也是最好的回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