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近幾日的熱點新聞,突然發現有一條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國外有媒體稱“每天都洗澡很容易增加身體感染風險,洗澡過於頻繁還有可能致癌”;言論一出,頓時把小夥伴們嚇了一跳,真有如此可怕?愛乾淨難道還是錯了?如何洗澡才相對靠譜?

實際上,關於頻繁洗澡致癌的言論並不科學,有些過於誇張,過於頻繁洗澡會導致皮膚表面皮脂減少,從而導致皮膚乾燥,甚至誘發皮炎,這個沒問題,但是皮炎導致癌症的過程卻沒有這麼簡單,皮炎就分爲七大類,怎麼可能單憑洗澡就有這麼大的危害。

雖然問題不存在,但是大家也需要知道如何洗澡更加健康?

洗澡溫度要適宜:

洗澡,最重要的物質是水,對於水溫而言,大家一定要有合理的控制,按照水溫來區分,一般洗澡可以分爲熱水浴、溫水浴和冷水浴。

熱水浴溫度一般在40℃左右,可以很好的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冬天洗熱水浴非常靠譜;另外在夏季運動、健身之後建議大家也可以選擇熱水浴。溫水浴溫度在35℃左右,是皮膚除垢的最佳溫度;冷水浴一般在20℃左右,相對而言不建議大家經常選擇。

洗澡,洗多長時間最靠譜?

對於洗澡而言,一般建議在20分鐘之內解決戰鬥,時間太長很容易導致缺氧問題的發生。

多長時間洗一次靠譜?

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快速,出汗比較多,建議大家可以每天沖洗一次,其他三季度因人而異,自身適當選擇。

洗澡,保證身體清潔的一件正常事情,但洗不好也會給身體帶來負擔,科學洗澡,還原健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