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京人才政策加碼:市委書記親自上陣用“5個如果”發英雄帖)

從今年3月起,各大城市的人才招攬政策頻頻亮相。

在這場“人才爭奪戰”中,新一線城市嶄露頭角,杭州、武漢、成都、西安、寧波、南京等20多個城市出臺人才新政,掀起了一場火熱的搶人大戰。

就在今天(5月18日),剛剛發佈了人才新政的江蘇南京,由市委書記親自上陣,發佈“招賢納士”聲明,誠邀四海英才加盟。

南京市委宣傳部新聞發佈官方微信“南京發佈”5月18日刊文披露,18日上午,第十一屆中國留學人員南京國際交流與合作大會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開幕。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在本次留交會開幕式上用“5個如果”向海內外人才廣發英雄帖。

南京人才政策加碼:市委書記用5個如果發英雄帖大會現場。圖片來源:南京日報

南京市委書記說的第一個“如果”瞄準了創業:如果你來南京就業創業,就可以享受到引才育才、落戶安居等全方位、一條龍服務保障,獲得貸款貼息、場租減免等一系列優惠支持。

張敬華表示,“如果你是科技頂尖人才,我們將一人一策、特事特辦。如果你是研究生、40歲以下本科學歷或高技能人才,可以無條件直接落戶。”

南京市方面甚至表示,住房問題也不用愁。南京綜合提供共有產權房、人才公寓、購房補貼、租房補貼等安居保障;高層次人才購買商品房的,最高可享受200萬元購房補貼。

今年以來,南京新增大學生就業9.5萬人,同比增長了30%。

南京市委書記說的第二個“如果”指的是創新型企業:如果你在南京開辦創新型企業,對處於初創期的,南京明確,自獲利年度起三年內,對南京經濟發展的貢獻全部獎給你們,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還將享受額外獎勵。

張敬華介紹,“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加計扣除基礎上,再享受研發投入 10% 的獎勵。如果你是年薪 50萬以上 的高管和核心技術人員,可以拿到相當數額的補貼。”

此外,南京還有專門的綠色通道和一企一策服務,幫助企業加快成長爲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和上市企業。

南京市委書記說的第三個“如果”指的是新型研發機構:如果你在南京建立新型研發機構,南京每年將按照績效擇優給予最高500萬元的獎勵,並在土地政策上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持。

張敬華介紹,“在研發機構組建中,南京鼓勵人才團隊持大股,政府的投資平臺將給予融資支持,並將股權收益的30%以上獎給你們所在的高校院所,同時這些股份未來還可以按照協議轉讓給你們。”

南京市委書記說的第四個“如果”對準了高校院所的科研人員:如果你是高校院所的科研人員,南京將大力支持你們申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鼓勵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轉化收入達到一定額度的可以享受相應獎勵。同時,對你們聯合企業建立面向大學生的“科創實驗室”,我們將提供30萬元的支持。

南京市委書記說的第五個“如果”對準了科技服務業:如果你從事科技服務業,在南京新註冊成立天使投資、創投企業,南京將給予最高 1500萬元 獎勵。投資南京種子期、初創期科技企業的,南京還將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出現投資損失的最高可獲得600萬元補償。

此外,張敬華今天還表示說:“今天,南京城中到處可見枝繁葉茂、鬱鬱蔥蔥的梧桐樹,是南京的一張靚麗城市名片。我們制定推介這些創新政策,就是要栽下招才引智的‘梧桐樹’,吸引海內外廣大人才來南京創新創業,成爲引領新時代南京高質量發展的‘金鳳凰’!”

在此之前,南京已連續下發文件通知,提出了南京版的人才新政:本科以上學歷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將無需就業前提就可直接落戶南京市。

據中新網報道,根據《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創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寧委發[2018]1號)要求,南京市公安局會同該市人社局研究制定《南京市關於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來寧落戶的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人才落戶實施辦法》)已於今年3月1日正式實施。

該《人才落戶實施辦法》進一步放寬放開了本科以上學歷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落戶南京的條件,不再以就業爲落戶前提,制定了先落戶後就業政策,進一步簡化手續,爲各類人才在南京就業創業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

南京市公安局人口支隊戶籍證件管理大隊大隊長陶武介紹,調整主要涉及三類人羣:一是學歷型人才,即:取得研究生以上學歷或年齡在40週歲以下且取得本科學歷的畢業生(含留學歸國人員);二是取得中級以上(含中級)專業技術資格人員;三是取得三級以上(含三級)國家職業資格(技能類)人員。

實際上自2017年2月1日起,南京市已經全面實施了新一輪戶籍制度改革,其中包括《南京市戶籍准入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准入辦法》)和《南京市積分落戶實施辦法》(以下簡稱《積分辦法》)兩個戶籍新政,按照條件性和積分性來覈准申請落戶者的資格。

據介紹,相較於這兩個戶籍新政,今年出臺的《人才落戶實施辦法》進一步放寬了人才的落戶條件:一是取消就業及繳納社保的年限限制條件,也就是不再以就業爲前提;二是放寬了年齡條件,本科學歷人才從35歲放寬到40歲,技術、技能人才則沒有年齡限制;三是放寬學歷教育取得形式,《准入辦法》中要求本科學歷必須是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取得,而《人才落戶實施辦法》中的本科及以上學歷取得,還包括國民教育序列的成人高等教育、廣播電視大學、現代遠程教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高等教育形式。

“截至2017年年終,南京市戶籍人口達到680.6萬人,年內市外遷入的人口達到19.5萬人,戶籍總人口較2016年度增長17.8萬人,增幅明顯。”陶武介紹,駐寧高校共有53所,每年畢業大學生約20萬人,其中本科畢業生約14萬人,將成爲南京市主要吸引落戶的對象。

谷瑩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谷瑩_NN657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