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的一戰陷入僵持。進入1915年後,德國新任參謀總長法爾根漢決定,既然西線的英國、法國不容易戰勝,那麼咱先捏軟柿子,掉頭往東先打沙皇俄國,把這個傻大個打敗之後,再集中力量到西線。這麼着,德國在西線留下兵力防守,往東線抽調機動部隊,匯合奧匈軍隊,猛攻俄羅斯。

閒話德意志第二帝國(30)德國如何陷入僵持地獄的

俄軍數量龐大,但裝備差,後勤差,指揮差,而且沙皇尼古拉二世依靠一個神棍指揮作戰。但奧匈帝國軍隊更是七拼八湊,各民族混雜,往往一個排長手下幾十號人說什麼語言的都有,加上其中的斯拉夫人都很不願意和俄國打仗。所以奧匈軍遇上俄軍基本喫癟。但加上德軍後就不一樣了。在興登堡和魯登道夫的指揮下,德奧軍一路向東挺進,佔領了整個波蘭。1915年,同盟國殲滅和俘虜俄軍200萬人。

閒話德意志第二帝國(30)德國如何陷入僵持地獄的

同盟國一路高歌猛進,吸引了保加利亞也參加進來。這是同盟國的第四個成員,也是最後一個。1915年冬天,德軍帶着奧匈軍、保加利亞軍等夥計聯合進攻塞爾維亞,塞爾維亞幾面受敵,招架不住,全境淪亡,政府和軍隊逃亡希臘。這個引起一戰的“導火索”終於被滅了。

至於西線,1915年打了幾場有限的攻防戰,雙方都沒佔到什麼便宜,主要時間還是在挖壕溝,架機槍,隔着戰壕開槍放炮。唯一的“亮點”是毒氣開始大規模被使用。

另外,英、法還出動50萬大軍,向土耳其的加里波第發動進攻。德國派贊德爾斯將軍前往協助土耳其軍指揮。經過一年的鏖戰,土耳其軍和英法聯軍各傷亡20多萬,土耳其陸軍遭到摧毀,但英法聯軍也被迫徹底撤退。雙方還是平手。

閒話德意志第二帝國(30)德國如何陷入僵持地獄的

這時候,一件讓德、奧怒不可遏的事兒發生了:原本是同盟國的意大利,竟然背信棄義,加入協約國!

這也難怪,意大利從來都是個投機分子,又和奧匈帝國有領土糾紛。德國爲了維護三國同盟,拼命勸說奧匈帝國對這個豬還不如的隊友作一些讓步,可是協約國方面卻更加慷慨地把奧匈和土耳其的領土許諾給意大利。再加上看到奧匈帝國接連被俄國打敗,於是意大利鼓起勇氣,在1915年5月向奧匈宣戰。這樣,原本歐陸六大國3對3的形勢,變成了2對4。再算上日本,同盟國淪入2對5的不利格局。

唯一值得德、奧欣慰的是,叛徒意大利戰鬥力是這6大國中最垃圾的一個,士兵裝備差勁,訓練和士氣更是一塌糊塗。奧匈帝國在東線的表現已經夠拙劣了,而意大利則被奧匈打得上氣不接下氣。當時奧匈主力在東線對抗俄國,南線只留了少數部隊。意大利則把傾國之兵拉出來進攻。結果,擁有2-3倍兵力優勢的意軍,就在邊境的伊松佐河被奧軍擋住,死傷慘重,寸步難行。從1915年夏到1917年秋,意大利軍發動了11次伊松佐河戰役,總共傷亡了100多萬軍隊,卻僅僅前進了幾英里。

德國二戰的史裏芬計劃,到底靠譜不靠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