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蔘可謂魯菜中的翹楚食材。在慶祝香港迴歸 10 週年慶典的宴會上,全國八大菜系各出一道代表菜,魯菜首選“蔥燒海蔘”便足見這一食材的分量。

Sea cucumbers are honored as one of the high-class ingredients of Shandong Cuisine. At the banquet celebrating the 10th anniversary of Hong Kong's return to the motherland, braised sea cucumbers with scallion was selected as the representative dish of Shandong Cuisine among the eight national cuisines.

我的家鄉雖不沿海,但我卻喜歡喫海鮮。喫過的海鮮種類沒有上百也有幾十,唯獨作爲“海產八珍”的海蔘,我卻是直到近幾年纔算是真正品出了滋味。 極鮮滋味

海蔘喫不出滋味,原因在於不夠“鮮”。單看短小如半指的幹海蔘碼放在商場櫃檯前,黝黑乾癟,毫無吸引力。可以想象,這些經過複雜工藝製作後的“硬疙瘩”全靠吸水才能泡發至手掌大小,食用之時全無初始的純鮮滋味。海鮮,海鮮,喫的便是剛剛離“海”的“鮮”味兒,幾經加工後的海產作爲輔食是極好的,若是作爲主材,那喫起來還有什麼味道可言?再者,即使是完全泡發也未必能遇得上真正懂得料理的廚師。

要說我第一次真正嚐到海蔘的極鮮滋味,還是在煙臺。相遇的緣由且不去談,總不過是舟車勞頓抵達煙臺,走進酒店點了這道蔥燒海蔘罷了。重點是這道菜的美味程度着實驚豔了在座每一位賓客。 煙臺人最懂海蔘

燒好的蔥燒海蔘上桌,香氣外溢,捲曲的海蔘段環抱着翠綠蔥絲,濃郁的醬汁覆於其上,頗有幾分交融的意味。蔥絲入口順滑,少了些許辛辣,多了幾分“油爆”過後噴薄而出的獨特沁香。伴着舌尖蔥香餘味,再嘗海蔘段,外繞醬汁醇厚鮮甜,嚼後卻口感清新爽脆,全然沒有泡發的影子,味道一如剛剛打撈上岸一般鮮美。

詢問後方得知,燒菜用的海蔘的的確確也是用的幹海蔘泡發而成的。只不過採購的是當地出產,又在當地製作加工的幹海蔘,就連做菜的老師傅也是地地道道的煙臺人。他說,煙臺人是最懂海蔘的,從加工到制菜,每一步都有自己獨特之處。

海內外聞名

煙臺海蔘如同“煙臺蘋果”一樣,是聞名海內外的地方特色產品。全世界公認營養價值最高的海蔘是魯參、遼參,其中魯參尤以煙臺海蔘(刺蔘)爲優。當地人在加工幹海蔘時只經清洗、蒸煮和晾曬三大步。如此一來,在保證食材的鮮美能夠完全還原的同時,還能將營養極大地保留下來。燒菜時,又將步驟細化,層層遞進製作而出的菜餚,美味程度自不一般。

海蔘其性溫補,足敵人蔘。現代人的飲食既要求營養,又不能忽略口感。如果要挑選海蔘作爲營養補品,煙臺出產的當屬上上之選。但如果既想營養,又想要知道至鮮海蔘究竟是何奇妙滋味,恐怕還要親自來煙臺,用心品嚐一番才能解答。

撰文:侯雅文

來源:山東故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