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与历史之“赵德芳”,本文由晓雨历史观腾讯独家发布,切勿转载搬运。

了解宋史的人一定知道,宋太祖赵匡胤突然暴毙之后,留下了一大堆没有答案的谜底,赵匡胤身为开国皇帝,武将出身的他身体一直很好,为何会在49岁,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暴毙?这还不算什么,赵匡胤一共有四个儿子,除去长子三子早逝,还有两个健康强壮的儿子,那他为何不将皇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其弟赵光义?

赵匡胤剧照

在《宋史》中对这些问题的官方解答就是“金匮预盟”,说的是杜太后病重之时总结了后周灭亡的原因就是幼主当家,所以为了防止大宋灭亡,就定了“金匮预盟”,在赵匡胤驾崩之后必须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之后是四弟赵廷美,再到赵匡胤次子赵德昭。

然而这一说法很牵强,杜太后去世的时间是公元961年,当时赵匡胤年仅34岁,那会赵德昭已经十岁,不出意外,赵匡胤不会立马驾崩,到时候赵德昭已经长大了,那金匮之盟的说法就很牵强了,其实研究了宋朝的笔记以及文人的记闻会发现,其中的蹊跷更多,特别是赵匡胤的四子赵德芳。

赵德芳是赵匡胤几个儿子中最神秘的一个,关于他的离奇传说也很多,赵匡胤共有四子,长子和三子早亡,次子是德昭,四子则是赵德芳,在《宋史》中,赵德芳的母亲不详,但种种事迹证明,赵德芳的母亲权力不凡,韩维《荣王从式墓志》记载,王皇后于公元959年生下了赵德芳。

韩维是北宋中期的名臣,他的父亲韩亿在宋仁宗时期担任参知政事,所以他很熟悉朝廷中的故事,他的这本《荣王从式墓志》可信度很高。

赵德芳剧照

在书中,赵德芳的经历也是很离奇,赵德芳比二哥德昭小八岁,赵匡胤对这两个儿子都非常上心,为了让他们得到锻炼,两位皇子出阁时,都被赵匡胤派往偏远的贵州当防御使,想让他们一步步晋升,知晓国家运转的道理,赵德芳出阁时年仅17岁,或许很多人认为,赵匡胤心中最满意的接替人选应该是次子赵德昭,其实不然,赵匡胤明显对四子更加上心。

这其中的原因其实不难猜,次子赵德昭的母亲是贺皇后,而赵德芳的母亲是王皇后,王皇后晚年得宠,她自然会更加偏爱自己的儿子,所以赵德昭在贵州当了接近十年的防御使才得以晋升到节度使,而赵德芳只在贵州干了半年就回到了东京任职。

在北宋僧人文莹《湘山野录》中记载了赵德芳在贵州担任防御使的一件奇闻,当时赵德芳从贵州返回东京时,一个叫邸砚的相士拦住了赵德芳,对他说:“皇子此去凶矣”,赵德芳很吃惊,连忙问为何会凶险。

相士没有多言,只告诉赵德芳,“千万不要继承皇位,不然必定会有血光之灾”,但赵德芳只当相士在胡言乱语,他离开贵州的时间是公元975年年底,当时父皇赵匡胤身体强壮,都还没有选太子,何来继位之说?

然而世事难料,过了一年之后,也就是976年的11月14日,天大寒,那天晚上赵匡胤和弟弟赵光义在宫中饮酒,喝到大半夜的时候,赵匡胤突然暴毙,王皇后立马下旨让赵德芳前来继位,在睡梦之中的赵德芳听闻这一厄运立马赶往。

可没曾想,皇位最后却是由赵光义继承,是为宋太宗,赵光义的皇位显然是来之不当,之后他令人修改了“国史”以及“太祖实录”,过了多年后,在司马光的《涑水记闻》中突然出现了“金匮预盟”之说,这实在是漏洞百出。

宋太宗

因为曾有心继承皇位,过了五年之后赵德芳就离奇地死亡,在宋太宗令人修纂的“国史”中称赵德芳的死是卧病,可宋朝所有的记闻全没有提起赵德芳卧病,也没有提起他的死因,只说突然猝死,年仅23岁,值得一提的是,赵德昭比赵德芳先死两年,死因是自杀,这就很明了了,为了防止皇位外传,赵光义亲手逼死两位侄子。

当年相士的一句劝言,没曾想竟全实现,或许在那个年代,真的有奇闻异士存在。

参考文献:

司马光 《涑水记闻》

文莹 《湘山野录》

韩维 《荣王从式墓志》

《宋史》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