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什麼看,快點藍字關注我!

爲了更好地保護我國珍貴的耕地資源,近年來國家在各個農業生產區推行農業休耕輪作制度。今年6月下旬以來,農業農村部會同財政部深入15個試點省(區),對今年耕地輪作休耕試點任務落實情況開展工作督導,目前督導工作已全部結束。總體看來,耕地輪作休耕試點正有力有序推進。

輪作休耕試點實施3年來,面積由616萬畝擴大到3000萬畝,試點省由9個增加到15個,補助資金由14.36億元增加到58.4億元,同時試點省(區)安排省、市、縣各級配套資金4000多萬元。在規模擴大的同時,內涵不斷豐富、路徑不斷清晰、成效不斷顯現。一是社會效應初步顯現。根據不同作物種植收益變化確定輪作補助標準,讓農民改種後有賬算、不喫虧。根據休耕前作物收益情況確定休耕補助標準,確保試點農戶收益不下降。試點區農戶參與積極性普遍提高,營造了綠色發展的良好氛圍。二是生態效應初步顯現。輪作區探索建立了玉米大豆等“輪作倒茬”的用養結合型模式,生態退化區建立了“一季或全年休耕”的生態修復型模式,重金屬污染區建立了“休治培”同步推進的綜合治理型模式,地下水漏斗區建立了“一季休耕一季雨養”等資源節約型模式,對生態環境修復產生了積極作用。三是經濟效應初步顯現。輪作區地力水平有了改善,病蟲害發生程度也有所減輕,作物單產提高、品質提升。一些休耕區連續休耕相當於經歷了3年有機質轉換期,土壤中農殘減少,符合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要求,未來產出效益明顯提升。

同時,基層也反映了對輪作休耕試點的訴求。一是這項政策好,希望國家長期支持。目前輪作休耕的效應逐步顯現,試點農戶嚐到了甜頭。只要效益有保障,老百姓對這項政策還是很擁護的。希望國家能把政策固定下來,長期實施。二是地方有積極性,希望國家擴大規模。這幾年,國家加大生態保護力度,對農業持續發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耕地輪作休耕試點有利於耕地休養生息和生態恢復,基層希望擴大試點面積,提高補助標準,在更大規模實施。三是提高示範效果,希望完善補助方式。耕地輪作休耕試點主要目的是引導農民自覺運用綠色種植模式,開展多種形式的觀摩、展示、培訓十分必要,跟蹤監測試點區域耕地質量變化也十分必要,希望國家對地方開展這些工作給予配套支持。

本文整理自網絡,製作:賈甜,文章僅供分享學習。任何相關事宜,請及時聯繫我們(微信公衆號:北方農資報)聯繫電話:13931986179 QQ:77217450。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