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馬凱碩:“黃禍論”沉渣泛起 加劇美對華恐懼

參考消息網6月7日報道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6月5日發表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馬凱碩的文章,題爲《“黃禍論”沉渣泛起,加劇西方對中國崛起的恐懼》,文章指出:美國人需要問一問,他們對中國崛起的反應有多少源自冷靜的理性分析,有多少源自對非白種文明的嚴重不適。現在是坦誠討論美中關係中的“黃禍論”因素的時候了。

馬凱碩認爲,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事務主任基倫·斯金納把種族間不適列爲美中之間正在出現的地緣政治較量中的一個因素。她在談到與中國的爭鬥時說:“這是我們第一次有一個非白人的大國競爭對手。”中國不是白人國家的事實是這場地緣政治爭鬥中的一個因素,它或許也解釋了西方國家對中國崛起的強烈情感反應。

文章認爲,大多數西方國家對中國崛起爲大國的描述有失偏頗。它們往往強調中國崛起的消極方面,但忽略了積極方面。美國副總統彭斯去年10月發表有關中國的全面講話時說:“17年來,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了9倍,它已經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種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國在中國的投資推動的。”這是一種不符合事實的說法。推動中國經濟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中國重新煥發活力,而不是美國的投資。

文章指出,儘管華盛頓自詡爲冷靜和理性戰略思維的中心,但此類有失偏頗的言論沒有受到自由媒體的攻擊。許多人反而爲美國副總統攻擊中國而歡呼叫好。這種惡毒的反華氣氛讓人想起20世紀80年代中期西方媒體猛烈抨擊日本時的情形。對黃種人的不信任再度出現。

文章稱,美國人需要問一問,他們對中國崛起的反應有多少源自冷靜的理性分析,有多少源自對非白種文明的嚴重不適。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真正的答案,因爲理智與情感之間的這些嚴重鬥爭很可能正在潛意識深處展開。現在是坦誠討論美中關係中的“黃禍論”因素的時候了。正如弗洛伊德教導我們的那樣,應對潛意識恐懼的最好辦法是把它們表露出來並加以應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