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时不可兮[xī]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屈原

(时光流逝不能再得,且把脚步放缓逍遥盘桓。)

01

如果没有电视剧《芈月传》,大约中国人十之八九,不会认得这个字——[mǐ]。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芈”是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王族的姓。

关于这个王族,太史公在《史记·楚世家》中,

开篇就说了: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zhuān xū]高阳。”

「上古部落首领,名颛顼,字高阳。」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这就有趣了,屈原的《离骚》第一句也说:

“帝高阳之苗裔兮。”

我是古帝颛顼高阳的后裔啊,根正苗红!

难道,他与芈月、楚怀王是一个祖先?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果然如此。

原来屈原的先祖是楚武王的儿子,而楚武王不是芈月第十八辈也是第十九辈祖宗。

所以,屈原本姓“芈”,名“平”,字“原”,

只是先祖贵为皇亲,被分封到“屈”地为官,便以“屈”为氏。

而古人“姓氏”有别,人前称氏不道姓,所以“芈平”,就常被叫作“屈原”了。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小时候,尽管嘴馋好爱吃粽子,但是不大欢喜“屈原”这个名字,

因为,它总给我一丝凄凄凉凉的感觉。

后来长大了,才知那不是一望苍茫冷寂的荒原,而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史诗。

02

《水经注》上说:

“屈原有贤姊[zǐ](贤淑的好姐姐),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

这就是屈原的故乡,今湖北宜昌秭归县名称的由来。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屈原故乡秭归乐平里

悠悠江水浮光,重重巫山云雨,秭归乃物华天宝,风水灵秀之地。

公元前340年的一天,屈原就在这里登上人生舞台,

众人一看挂历,乖乖!

乃夏历寅年寅月寅日,简直是顶了天儿的大吉日。

「夏历,夏代历法,我们现在所说的农历、阴历,其实是汉历,汉代制定的历法」

这孩子一定是“马中骐骥,鸟中鸾凤”,前途不可限量!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我们知道,

富贵子弟多是秋斗蟋蟀,夏怀鸣虫,

挚狗捉獾,养鸽飞放皆乐此不疲的纨绔,

少年屈原则不然,不负天地造化的垂爱,他从小酷爱读书。

读《周礼》,他明君臣父子;

读《诗经》,他知百姓疾苦。

他看上古先贤崇尚苦读,于是说服父母,独自一人搬到山间僻静的茅屋居住,

手把诗书观日月,粗茶淡饭好yummy!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传说有一天,细雨绵绵,屈原正在秉烛夜读,忽听柴门轻扣,

他打开门,迎面站着位面容憔悴,衣衫褴褛的老伯伯,浑身已经湿透。

屈原赶忙将老伯请进茅屋,捧上干毛巾。

可老伯非但不道谢,还吵着闹着要饮热茶,吃香饭,屈原虽心有不快,但还是一一照办......

饭罢,老伯揉揉肚子,打打饱嗝,翻了翻他桌上的竹简,

然后指指自己随身的包袱,说:

“你先读读,我过几日来取。”

旋即转身入夜雨,眨眼消失无觅处。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屈原打开包袱一看,里面全是竹简:

《彭咸传》、《伯夷传》、《神女曲》......中大奖哩!

他最喜欢读其中的《彭咸传》,心心相惜得好像此人能从书中伸出手来和他相握。

而彭咸,原是殷代贤臣,也是颛顼的子孙,后因劝谏君主无果,愤然投水自尽。

唉!可能人生真有许多暗合吧。

至于那位老伯,从此再未露面,想必一定是神仙啰。

03

屈原所处的时代叫“战国”,前面还有个叫“春秋”的,两个加起来五百多年。

今人看来,那是个“百家争鸣、诸子挺秀”的繁荣时代,

一举奠定了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的文化基础。

而对于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春秋战国”却代表着你不知道什么时候,

会被不知哪儿冒出来的军队或土匪砍了。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屈原19岁那年,秦国兵犯楚界,战火一度烧到他的家乡,

秦军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当时屈原已是十里八乡家喻户晓的好青年了,

他一呼百应,将那些因亲人被秦军屠杀而悲愤欲绝的乡民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敢死队”,

把平时读过的兵法学以致用,接连几次指挥敢死队挫败秦军,

弄得秦军杀人纵欲的狂欢很不美哉。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正月十五,吃了亏的秦军想趁当地百姓过节疏战,来个攻其不备的突袭。

不想人家屈原早有防备,将计就计,诱敌深入,围而歼之,几百秦军顿成孤魂野鬼,

从此,再不敢造次。

而屈原也凭借智勇双全的战功,博古通今的学识被举荐给楚怀王(那时还没有科举考试),

走出世外桃源的故土,踏上荆棘丛生的仕途。

04

屈原先是就任鄂楚县丞,官职不大,却为一方父母官。

他常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当汗水滴滴坠落,渗入泥土,也终于真正明白了百姓生活的艰辛。

任职期间,他多次上书朝廷请求减免当地赋税。

同时,平反冤假错案,将县内大事小情处理得头头是道,井井有条。

所以,公元前319年,当他被调往郢[yǐng]都(楚国都城,湖北荆州市荆州区西北,今纪南城)出任三闾[lǘ]大夫的消息一出,

百姓便自发前来相送,一时万人空巷,场面令人动容。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中的屈原叹息地拭去眼泪,感叹世间苍生境遇的凄苦和艰难。

百姓如此淳厚,他们劳作一生,只求“吃饱穿暖”四字,却又如此缥缈。

而这一去,他将承担更大的责任,扛起万千百姓的期望。

05

芈月同父异母的哥哥楚怀王,只比屈原大五岁,两人几乎是同龄人。

刚继承王位时,也是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有志青年,

可惜秦国当头就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强势出兵攻占了楚国的巴蜀之地。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痛定思痛,楚怀王采纳了屈原的建议,

对外,决定合纵六国,联盟抗秦;

对内,效法秦国商鞅,在楚国推行“变法”。

并将屈原从三闾大夫位上拔擢为左徒,主持“联盟”与“变法”事宜。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公元前319年,屈原出使六国,面对各国王侯将相,他不卑不亢,

举手投足间,不只有诗家风范,出口成章,

更有政治家的锐气,纵论天下大事,逻辑严谨,环环相扣,令听者心悦诚服。

最终,齐、楚、燕、赵、韩、魏六国国君在楚国歃血为盟,并推举楚怀王为盟主,

变“六国”为“一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当时的楚国真有点“冷战”时期,美国的领袖范儿,带领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抗强大的苏联。

楚怀王好有面子,乐得神魂颠倒,更加信任屈原了,

“老弟,赶快变法,助我早成霸业!”

不过,提到“变法”这个东西,用李敖的话说:

“中国是一个最难变法的民族,能在中国搞变法,纵是大英雄豪杰也没有办法。”

因为“变法”是动那群最有权、最有钱人的蛋糕,将利益重新分配,

尽管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做大国君的蛋糕,但哪个既得利益者会拱手相让呢?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秦国的商鞅变法,北宋的王安石变法,明朝的张居正变法,......

且不论是否成就了霸业,中兴了帝国,

单说变法者自己,即便手段铁血、直心决绝、才华横溢,

又有哪个不是扛着棺材出征,站在悬崖跳舞的呢?

果然,变法刚一开始,顽强的抵抗就来了。

但慑于楚怀王对屈原的信任,

反对者只好使出“三十六计”中最阴险毒辣,且屡试不爽的宇宙第一计——“反间计”。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某日,屈原提出削减官员俸禄的建议,楚怀王问一个叫靳[jìn]尚的上官大人的意见。

这家伙察言观色一番,料定楚怀王早已下了决心,

便顺水推舟,极尽谄媚逢迎之能事,挑起大拇指,说:“高!实在是高!”

而转身就将此“噩耗”告诉了王亲贵族们。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不久,他又去屈原府上探访,想整点新法的料,为贵族们通风报信。

可是正在拟定的法律条文,还未上报楚怀王审阅,屈原当然不肯随便示人。

软的不行,就来硬的,靳尚居然冲上去抢,那怎能抢得过去?

于是他就跑到楚怀王那里哭诉:

“屈原也太狂妄自大了,说什么,这样重要的任务,只有他屈原才能搞定,

简直不把您放眼里,把我们这些大臣当成猪呀~~~”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这就是一个“教科书”般的“反间计”,目的就是破坏“信任”。

而信任,就像两人合力掰弯的健力棒,各握一头,谁都不能松手,

谁松手,另一人就会被巨大的反弹力重伤。

再加上近期,左一个老臣,右一个亲戚在楚怀王面前大骂变法的弊政,

楚怀王的耳根子越来越软了,风一吹都能“哗啦哗啦”响,

“对呀!这屈原恃宠而骄,合纵六国,铁血变法,出尽了风头,

而且他写的《九歌》,各种祭祀场合,巫师们都在唱,搞得老百姓都成了他的铁粉,

这样下去,谁还把我楚王放在眼里?”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屈原本以为君子坦荡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只要自己报一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赤诚之心,谣言诽谤会不攻自破,

但是别忘了,“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06

见屈原失势,楚国变法昙花一现,最happy的当然是秦国,

于是战国时代最牛逼的人物之一——张仪,闪亮登场。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我们知道,他与苏秦、孙膑、庞涓,都是当时一个神秘隐士鬼谷子的学生。

孙膑和庞涓后来玩了军事,张仪和苏秦走了政治路线,而且出手就是顶级大师水准。

不同于那个时代的孟子,苦逼得到处讲什么“王道”,

那个年月,最流行的理论是“霸道”。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比如苏秦,开始也是跑到秦国讲孔孟那一套,秦惠王说:“滚!”

回家后,头悬梁锥刺股,苦读《阴符经》(不是黄帝的那本,是《太公兵法》),

将六韬三略、世道人性,谙熟于心,放出豪言:

“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意思是,去他妈的仁义博爱,老子要的就是锦衣玉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于是,二次出山游说六国,推行自己“合纵抗秦”的战略,顶峰时期一人身佩六国相印,

那真是无限的风光与尊荣。

但是,六国若真把秦国灭了,他苏秦不就只能喝西北风了吗?

于是,他暗中资助自己的同学张仪,去秦国辅助秦王搞“连横”对抗“合纵”。

毫不夸张地说,有将近二三十年,这俩兄弟把秦和六国玩于股掌之间。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屈原联合六国时,苏秦已死,他哪是一等一高手张仪的对手呢?

张仪带着大量金银珠宝、翡翠玉器来见楚怀王,说:

“我们秦王最讨厌齐国了,如果楚国能和它解除盟约,我们愿与楚国结盟,而且,

愿意送上商於之地六百里。”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哇哈哈哈哈,秦国怂了,还割地求和,楚怀王心里已乐开了花。

“不可啊!”

靠,又是那个晦气的屈原,他说:

“与秦结盟,六国合纵就将瓦解,秦国求和是假,离间是真......”

这时,张仪给事先收买好了的靳尚一个眼色,

靳尚心领神会,立刻向楚怀王揭发说:

“屈原曾向张仪要一对白璧,索贿未遂,所以反对秦楚结盟。”

楚怀王大怒,将屈原降为三闾大夫,逐出宫外。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然后呢?

当然楚国毁盟,

为表诚意,楚怀王还派了一位“骂街大王”站在齐国边界,

从齐宣王到他八辈儿祖宗骂了个遍。

可当他向张仪要那六百里沃土时,张仪却说:

“误会!误会!不是六里吗?”

堂堂楚国国君,就被张仪这么戏耍了。

所谓:矫枉必须过正。

楚怀王年轻气盛,为争一口气,

不顾国家实力,悍然对秦开战,

而此时的秦、齐两国却兵合一处,将打一方了......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公元前312年,秦齐联军大败楚军,

斩首八万,生擒楚军总司令取匄[gài],汉中之地尽入秦口。

与此同时,韩、魏两国趁火打劫,也对楚国发起攻击。

一时间,狼烟四起,战火纷飞,楚国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而腹背受敌的楚怀王,只得割地求和。

一句戏言,一滩昏聩,一股稚气,竟致横尸遍野,万古枯骨,可悲!可憎!

07

楚怀王瘫坐在王座上,好似智障,幽幽看着苍蝇们在头顶“嗡嗡”翻飞,

“Shit!我的爱卿屈原在哪儿?”

屈原是什么人?

那是能耐天磨的真铁汉,心胸浩荡的真英雄,为民请命的真豪侠。

他不会与楚怀王计较,二次出使齐国,重谈“合纵”。

齐王肯见屈原,只因爱才,

莫论齐国,那时的屈原到了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是高官厚禄,甚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尽管谁都知道,海枯石烂易,屈原为我所用难。

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屈原的痛陈利弊,齐王决定与楚国再次联盟,

但唯一的条件是:屈原在齐国再多住些日子。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惊悉屈原复出,齐楚再次结盟,张仪又生一计:

秦国愿以商於之地换楚国的黔中之地。

“什么?”楚怀王的脑细胞又错乱了:

“我才不要什么商於之地,老子要用黔中之地换张仪,看我不把他剁成肉酱!”

可万万没想到,张仪还真一个人来了。

不过,这次他还是先买通了靳尚,踏踏实实地躺在楚国监狱等着被释放。

世人都骂小人卑鄙,但真正的小人,没一个低智商的。

即使智商相当,小人整天对人性欲望做科研,你也没人家“术业有专攻”。

靳尚一边劝楚怀王:

“若天下人知秦、楚不再结盟,必然会轻视楚国,咱不能总背信弃义吧?”

一边给楚怀王的爱妃郑袖送去礼物,说:

“您看!秦惠王那么喜欢张仪,为了救他,一定会送大批秦国的美女给王上,那不太好吧?”

果然,没过多久,张仪就从楚国的监狱潇潇洒洒地走出来了,

他还觍着脸对楚怀王说:“咱们两家不如和亲得了.......”

当屈原听到消息,快马加鞭地赶回楚国时,张仪早已溜之大吉了。

又是一场潇洒走一回的戏码,一段醋妇昏夫的双簧,

天下事,奇思妙想的灵感和不可思议的现实一样多。

08

公元前304年,屈原被流放汉北(今河南南阳西峡、淅川一带),

于汉江之边,著就一首长达373句的《离骚》,

诚如王逸的《离骚经序》所说:“离,别也;骚,愁也。”

尽管全诗读来波澜壮阔、想象瑰奇、气魄宏伟、情真意切,但究竟“离骚”是“别愁”。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之后的屈原,

虽然没能劝阻昏聩的楚怀王自投罗网,成为秦国的囚徒,客死异乡;

也没机会扶楚国八百年基业之将倾,中兴故国,

但他却写出了被清代刘献廷赞誉为“千古万古至奇”之作的《天问》,

天地从何生?明暗由谁分?他连用一百七十多个问题诘问苍天,

全篇行云流水,气势磅礴,咄咄逼天,

若真苍天有知,也必是瞠目结舌,无言以对,它欠屈原一个说法!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公元前278年,秦军大将白起率军攻占楚国国都郢都,

不仅大肆烧杀抢掠,还刨开了楚国王陵,将里面的陪葬珍宝洗劫一空。

放眼四野,横尸千里,虐火燎原,惨不忍睹。

曾经美丽的家乡,淳朴的百姓,现在却都消失不见,只剩末世的鬼火炙烤着大地。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美丽旖旎的汩罗江,距岳阳70多公里,

西起江西幕埠山,绵延二百多里,最终归入洞庭湖。

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这一天。

屈原站在江边,想起屈氏祖祖辈辈守护的楚国山河,如今国破家亡,只留下一声叹息。

他细心整理衣着,掸落身上尘土,摆正腰间玉佩,轻抚随身长剑,

抱起一块石头,慢慢地移步江心......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真的踏上彭咸之路。

宋代释正觉有诗云:

“一曲离骚归去后,汨罗江上独醒人。”

公元前223年,秦军攻下楚国最后的防线,俘虏了楚王负刍,八百年楚国灰飞烟灭,

这一年,距屈原投江54年。

屈原可不姓屈,居然和项羽是一个姓氏!千万别搞错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