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輝瑞前五大品牌(Centrum、Advil、Caltrate、Nexium和Robitussin)的全球銷售額佔輝瑞在消費者健康領域總銷售額的70%以上,與競爭對手拜耳公司(39%)、葛蘭素史克(33%)和賽諾菲(23%)存在巨大差異。輝瑞品牌Advil和Centrum的實力在全球舞臺上是不可否認的,隨着Robitussin、Emergen-C和Nexium的加入,輝瑞在全球幾乎每個市場的場外和VDS類別中獲得了品牌認可和消費者熟悉度,這是輝瑞可以在其各種產品組合中建立區域實力的重要框架。

躁動的外企:輝瑞消費者健康業務前景幾何?

躁動的外企:輝瑞消費者健康業務前景幾何?

近日,輝瑞公司宣佈,旗下成熟藥物業務的全球總部——輝瑞普強在上海落戶。作爲全球銷售額最大、市值最高的製藥企業,這是輝瑞集團在其一百多年發展史上第一次將業務板塊全球管理中心設在美國本土之外,也是跨國藥企首次在中國設立全球總部。因此,這也讓輝瑞公司引起了不少關注。

輝瑞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以研發爲基礎的生物製藥公司,總部位於美國紐約,致力於運用科學以及全球資源爲人類及動物的健康發現、開發、生產和推廣各種領先的處方藥以及許多世界最馳名的消費產品。輝瑞公司主要包括創新藥物、成熟藥物以及消費者健康三大業務板塊。其中,消費者健康藥物業務包括所有輝瑞非處方藥產品。雖然健康業務原屬於創新藥物板塊,但爲了更靈活地進行規劃,輝瑞將其單拎出來。而在這些年,不管是在創新藥物板塊,還是成立獨立業務部門,輝瑞的消費者健康業務一直動作不斷。

躁動的外企:輝瑞消費者健康業務前景幾何?

2000年代末,輝瑞利用戰略性和轉型性收購發展成製藥行業最大的集團企業之一,通過戰略性剝離非核心資產,包括嬰兒營養(2012年以119億美元出售給雀巢)和動物健康(2013年以22億美元首次公開募股的形式剝離),將公司的重點轉向處方藥和快速發展的消費者類別。

2016年,該公司重組了運營部門,將創新的製藥和消費者醫療保健業務合併到同一個業務部門,稱爲創新健康,即IH。IH分部的重點是開發創新的、創造價值的藥物和疫苗以及消費者醫療保健領域的產品並使其商業化。

2017年,輝瑞考慮將消費者醫療保健產品組合全部或部分進行出售,並且希望能夠拍出150億美元(約998人民幣)以上的價格,葛蘭素史克、利潔時以及強生等都被認爲是購買輝瑞品牌系列的潛在候選人,但之後都退出了競購。

躁動的外企:輝瑞消費者健康業務前景幾何?

2018年7月,輝瑞宣佈將其業務由原有的兩大業務分拆爲三大業務部門——創新藥物、成熟藥物和消費者健康,將一直試圖出售的消費者保健業務分拆出來,並計劃於2019財年生效。

2018年末,輝瑞和葛蘭素史克宣佈,將雙方的消費者保健業務合併爲一家擁有強大標誌性品牌的全球性消費者保健公司。合併之後,輝瑞的Advil、Centrum(善存)以及Caltrate(鈣爾奇)和葛蘭素史克的Sensodyne(舒適達)、Voltaren(扶他林)以及Panadol將彙集成高度互補的消費者健康品牌組合。

輝瑞主要消費者健康類別的發展

一直以來,輝瑞大部分消費者健康銷售額都來自其VDS投資組合,從2012年的24億美元增長到2017年的31億美元。在非處方藥領域,Advil繼續推動鎮痛藥的增長,輝瑞公司發佈的Nexium爲公司消化藥物組合的顯著增長做出了貢獻。

躁動的外企:輝瑞消費者健康業務前景幾何?

自2012年以來,輝瑞已佔據全球消費者健康市場約2.5%的份額,鑑於康寶萊(2017年佔市場份額的2%)和賽諾菲(2017年佔3%,高於2016年的2%)在VDS的競爭威脅,這算是一個非常穩定的表現。

躁動的外企:輝瑞消費者健康業務前景幾何?

一、Centrum引領維生素銷售的增長

輝瑞公司的維生素品牌Centrum在VDS類別保持強勁銷售,2017年銷售額爲15億美元,在全球銷售額中佔據第四位,低於2013年的第三位。

躁動的外企:輝瑞消費者健康業務前景幾何?

在全球範圍內,Centrum的銷售額有45%在北美(2017年爲6.78億美元),22%在亞太地區(2017年爲3.3億美元),並且近幾年該品牌在拉丁美洲和中東地區的增長非常迅速,在2012年至2017年間,這兩個市場的CAGR銷售額都達到了12%。

躁動的外企:輝瑞消費者健康業務前景幾何?

二、Advil仍然是輝瑞全球鎮痛藥的中流砥柱

輝瑞止痛品牌Advil自2010年以來一直佔據全球止痛藥的第一位,2017年銷售額達11億美元,佔總市場份額的4%。自2012年以來,輝瑞其他鎮痛藥品牌的銷售額有所增長(2012-2017年期間,安那丁和羅巴西特的複合年增長率分別爲2%和3%),但輝瑞在該市場不可否認的優勢在於其產品——Advil。而且,隨着輝瑞繼續在產品系列中發佈新的配方和產品系列,Advil似乎仍將繼續佔據鎮痛藥的主導地位。

躁動的外企:輝瑞消費者健康業務前景幾何?

三、Nexium推動輝瑞公司進入全球消化療法前十名

輝瑞消化品牌Nexium於2014年推出,這是一種質子泵抑制劑(PPI)形式的領先消化藥物,而Nexium的推出也將該公司推上了全球消化藥物銷售總額前10名,從2012年的第35位升至2015年的第7位和2017年的第6位。

輝瑞2012年與製造商阿斯利康(AstraZeneca)達成協議開始銷售Nexium的場外版本,這對公司非常有利。尤其是美國是質子泵抑制劑的一個非常大的市場,輝瑞的Nexium從2014年的1.72億美元增長到2017年的3.36億美元,佔美國質子泵抑制劑總市場的31%。

躁動的外企:輝瑞消費者健康業務前景幾何?

輝瑞主要消費者健康業務發展的問題

一、雖然仍保持強勁增長,但輝瑞排名略有下滑

從2012年到2017年,雖然輝瑞都表現出強勁且持續的增長,這主要依賴於幾個關鍵品牌的受歡迎程度,包括Centrum、Advil以及消化藥物Nexium的Rx-to-OTC轉換,但這只是短暫地提升了輝瑞的全球銷售額。近年來,很多公司都開始加大在消費者健康業務上的投入,如早在2017年賽諾菲就收購了勃林格殷格翰的消費者健康產品組合,此外,不少公司也都開始在消費者健康業務上進行佈局。因此,輝瑞未來在這方面能否取得良好的市場表現還不得而知。

躁動的外企:輝瑞消費者健康業務前景幾何?

二、就品牌實力而言,輝瑞仍是頭重腳輕

不可否認,輝瑞在消費者健康領域的優勢仍然與幾個非常強大的品牌相關聯,這使得該公司在全球銷售方面總體上相當頭重腳輕。2017年,輝瑞前五大品牌(Centrum、Advil、Caltrate、Nexium和Robitussin)的全球銷售額佔輝瑞在消費者健康領域總銷售額的70%以上,與競爭對手拜耳公司(39%)、葛蘭素史克(33%)和賽諾菲(23%)存在巨大差異。也就是說,隨着時間的推移,這樣一個看似建立增長的不錯方法,可能會因爲頭重腳輕而遇到一些侷限,進而影響輝瑞未來的發展機會。

躁動的外企:輝瑞消費者健康業務前景幾何?

三、止痛劑正在失去市場

儘管輝瑞憑藉其品牌Advil在近些年保持了其在全球鎮痛藥市場的領先地位,但有跡象表明,競爭品牌和公司在這一領域發起挑戰。從2012年到2017年,輝瑞在鎮痛藥總份額中的份額從5.5%降至5.1%,而競爭對手J&J和葛蘭素史克(最顯著的)在排名中分別上升至6%和11%。

未來,決定輝瑞鎮痛藥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在北美以外的任何市場,Advil都沒有發揮任何重要作用,2017年,Advil在北美市場的銷售額爲83%(美國爲7.936億美元,加拿大爲2.087億美元)。相比之下,拜耳的拜耳阿司匹林和葛蘭素史克的沃爾塔倫在全球各地區的銷售更加平衡,他們更有能力建立市場份額。

躁動的外企:輝瑞消費者健康業務前景幾何?

四、消化療法越來越普及——但持續多長時間?

雖然,與阿斯利康的合作讓輝瑞在消化治療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但在2017年,Nexium的全球銷售額總計3.84億美元,其中3.36億美元來自美國市場,這讓不少人開始擔心這種跡象的成功只是短暫的,特別是在美國,消費者對生產者價格指數的危險副作用的擔憂導致生產者價格指數市場在2015-2016年下降了6%,在2016-2017年進一步下降了6%,預計CAGR在未來幾年還將繼續下降。鑑於生產者價格指數市場暴跌,Nexium未來的發展似乎多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躁動的外企:輝瑞消費者健康業務前景幾何?

展望未來,輝瑞還面臨許多機遇與挑戰

機遇1:Advil和Centrum暢銷全球各地

輝瑞品牌Advil和Centrum的實力在全球舞臺上是不可否認的,隨着Robitussin、Emergen-C和Nexium的加入,輝瑞在全球幾乎每個市場的場外和VDS類別中獲得了品牌認可和消費者熟悉度,這是輝瑞可以在其各種產品組合中建立區域實力的重要框架。

機遇2:利用拉丁美洲的VDS

輝瑞公司的Centrum在拉丁美洲的VDS總銷售額中位居第二,僅次於康寶萊。Centrum在該地區市場的銷售正在攀升,這爲輝瑞在拉丁美洲個別市場(尤其是智利、阿根廷和巴西)的VDS銷售增長提供了機會。

躁動的外企:輝瑞消費者健康業務前景幾何?

挑戰1:不確定的生產者價格指數市場是品牌Nexium的潛在挑戰

品牌Nexium的加入對輝瑞的銷售非常有利,尤其是在美國。也就是說,質子泵抑制劑的未來還不確定,尤其是當消費者對質子泵抑制劑引起的副作用越來越警惕,醫生警告患者不要常規使用質子泵抑制劑時。在這個不確定的市場中,還不清楚Nexium未來幾年的銷售額將增長到什麼程度。

挑戰2:與消費者健康領域的其他競爭對手相比,投資組合狹窄

除了輝瑞爲數不多的知名產品之外,該公司沒有像競爭對手,特別是葛蘭素史克、J&J和拜耳那樣廣泛的消費者健康品牌。在頂級公司之間存在更大分化的地區市場,輝瑞幾乎沒有空間從其他公司那裏奪走市場份額,或者進入其可能不那麼強大的新領域。

總而言之,雖然輝瑞在消費者健康業務方面的動作一直不斷,也在2018年底與葛蘭素史克達成合作協議,將雙方旗下的消費者保健業務合併爲一家新的合資公司,但隨着消費者對保健產品的消費需求不斷更替以及合併之後輝瑞產品線的體量增大,合資公司的發展仍存在不少問題。如果合資公司沒有滿足消費者需求推出合適的新產品,那麼輝瑞消費者健康業務的前景依然不太明朗。

躁動的外企:輝瑞消費者健康業務前景幾何?

歡迎註冊媒介360智庫版會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