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互助保險模式:。互助和保險那種又更好一些呢。

日前,支付寶的相互寶參與者超過6000萬,已經是全球最大的互助社區了。相比於對於保險的不信任,很多人更願意參與這樣的互助,但是其實互助在國外已經開始了很多年,爲什麼保險在中國開始了40年,互助這兩年纔開始出現?互助和保險那種又更好一些呢?

01外國盛行的互助保險

其實,在我們國內現在流行的互助,在國外是被稱爲互助保險。

由於國外保險行業發達,所以有很多種模式,不僅是我們國內的傳統商業保險,還有互助保險這樣的模式。

在世界保險市場,互助保險佔據的比例非常高。僅在世界五大保險市場,即美、日、英、德、 法這五大國家的保險市場上,就佔據了42%的份額。

那麼,互助保險和傳統保險有什麼區別?

1、傳統保險模式:

主要以銷售爲驅動,一方面需要龐大的市場銷售團隊來支撐保險公司的業務和發展,另一方面公司的利潤是通過收取的保費減去賠付後的金額。

而在國內,典型的例子就是這些年通過“大媽銷售”和“人海戰術”,通過不斷讓大家買買買,支持起了現在保險公司的巨大體量。

2、互助保險模式:

簡單來說,就由一些具有共同要求和風險的人組織起一個互助團體,預交一筆錢,出事進行補償分攤金的一種保險形式,並且僅對團體內的成員進行鍼對性保障。而且資金募集和救助等事宜,也是通過有團員進行共同決策決定的。

所以,在國外互助保險,往往是以共濟爲目的的非商業活動。

02我國的互助模式

其實,我們國家沒有互助保險,只能叫互助。

1、爲什麼國內的互助模式不能叫互助保險

就拿相互保爲例,2018年支付寶“相互保”事件後,原本的相互保改名相互寶。原因就是,保險是必須進行償付能力管理的,而相互保本質是通過分攤來賠付,所以就只能叫互助了。畢竟,現在的規定主要針對的是傳統商業保險,對於互助保險沒有相應的政策管理。

但是,這並不妨礙一款好產品的成功。

即使和外國的互助模式相比,相互寶的模式也是最簡單、最直接的互助。

首先,申請加入只要符合要求就可以加入,不需要交入會費,只有在互助羣體中有人出事申請救助了,相互寶出面進行審覈,通過的大家分攤救助金救助,而如果有爭議再羣體投票決議。

而平臺也僅在賠付時才能一筆管理費,可以說是純粹公益互助。

2、以大病互助爲主的互助模式

仔細瞭解一下,就會發現國內大部分的互助平臺,都是主打大病互助來運營。其實,在我看來,是抓住了正確的市場,爲什麼這樣說呢?我簡單來給大家說一下:

首先,人口的老齡化日趨嚴重,因爲大病的主要人羣還是年齡大的人和身體不好的人,所以當老年羣體不斷增多,大病醫療的需要和資金就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其次,還有醫療費用的上漲,雖然醫保政策不斷完善,但是廣覆蓋,必定決定了每個人能獲得的醫療服務有限,所以一旦發生大病,想要好的治療還是需要大量的資金。

03互助和保險哪種更好?

其實世上沒有完美的東西,兩者都有利有弊。

保險價格高,但是保障範圍廣,產品多,而且有銀保監會管理賠付能力。互助價格低,但保障單一,償付依靠分攤有一定不穩定。

所以,早期國外互助模式也能難做,於是很多都去做了商業保險。

但是,現在因爲互聯網的發展,大家參與互助的難度降低,人羣越多越豐富,抗風險能力就越強。

看到這裏了,還不關注一下嗎!互助和保險哪種更好?大家怎麼看,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