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鹹水沽小站約10公里處有一個小鎮,位於大沽海防與天津城廂中間,它的位置十分重要,是京津屏障,退,可以防禦,進,可以擋關,是歷代兵家屯兵之地。

就是這個小鎮走出很多風雲人物,影響了整整一個時代。

這要從甲午戰爭說起,清政府未預料到會輸給小小的日本,這場戰役打得狼狽,輸得更難看,不僅要割地給日本,還賠了鉅額的賠款,一下子掏空了清政府本就不多的國庫。

這一仗沒讓光緒和慈禧醒過來,卻讓清廷有識之士清醒了,他們意識到中國確實落後西方國家不少,甚至連近鄰都比不上了,於是他們大力興辦工業、建造學堂,操練新軍,而袁世凱就是在此時接替胡燏棻,在天津小站練兵。

小站練兵採用德國的方法對軍隊進行操練,摒棄了八旗、綠營和湘淮軍的舊制,按照近代陸軍的組織編制制定,注重武器裝備的近代化,招募制度、糧餉制度都很完備。

爲了提高軍隊的文化水平和教育,袁世凱還建立了步隊、馬隊、炮隊的隨營學堂,這也是變相控制了軍事教育權。

袁世凱上位的軌跡並不乾淨,他也幹過出賣的事,要不是他出賣了光緒帝和維新派,作爲諂媚慈禧和榮祿集團的籌碼,袁世凱也無法發展起以“北洋”二字爲首的軍閥集團。

袁世凱一邊用德國那一套操練他的陸軍,一邊沿襲湘軍、淮軍“兵爲將有”,培養自己的專屬勢力,袁世凱還是無法放下他骨子裏濃郁的封建階級屬性,他的本質目的不是強國,而是上位,所以他要大力培養自己的家族勢力。

封建統治者的腦子裏有“家”、“國”這兩個字,“家”在“國”前,即使像袁世凱這樣有雄才大略,能睜開半隻眼看世界的人,他心底隱藏最深的還是發展他袁家的勢力,奠定他一生的事業基礎。

不過袁世凱對中國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清政府在此之前跟英、法、日進行過四次戰役,四戰皆敗,而只有袁世凱看到了中國需要一支新式陸軍,要捍衛國土、抵禦強敵,必須要進行軍事改革。

所以有人說小站練兵是中國近代軍制史上一個重大的轉折,我們第一次有了新式陸軍,這些新軍不亞於黃埔軍校培養出來的學生。

剛開始小站纔有七千多士兵,袁世凱就聘請專業的德國教官,然後組建步、馬、炮、工等兵種,清一色的德國先進武器。

士兵是需要不同編制的,所以袁世凱啓用了很多淮軍舊部的將領,人數不夠,又找了一些從陸軍學院或者他親自辦的學堂畢業的學生,讓這些優秀畢業生擔任管理層,此舉讓北洋軍閥雛形徹底形成。

這裏走出的軍官也成爲當時風雲一時的人物,有五個人擔任過總統或者代總統,他們分別是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徐世昌 、曹錕,五個人中有一個人稱帝,雖然很短暫,但也是當過皇帝。

還有九位擔任過北洋政府總理,他們分別是唐紹儀、徐世昌、段祺瑞、趙秉鈞、王士珍、靳雲鵬、 薩鎮冰、張紹曾、杜錫珪等人。

被稱爲上將的將軍有三十多位,這些都是袁世凱當年種下的種子,卻部分拯救了當時搖搖欲墜的清政府,也爲中國歷史做出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