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這個調查任務已經完成大部分,但NASA還賦予了該探測器延伸任務,即尋找火星上的液態水來源和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消失之謎。火星大氣經過數億年的劇變後徹底改變了這顆紅色的星球,MAVEN的探測數據發現火星曾經存在的大氣層能夠保持一定的大氣壓力。

  地球經歷億萬年的成長,或現已面臨能量削減?近日,美國宇航局召開了新聞發佈會,公佈了火星大氣與揮發分演化探測器(MAVEN)的最新調查發現。

 

  他們指出火星在形成後不久就擁有厚厚的大氣層,主要成分爲二氧化碳,但是由於缺少磁場的保護,強大的太陽風摧毀了火星大氣,造成火星大氣幾乎全部逃逸到太空中。

 

  MAVEN探測器是NASA專門調查火星的軌道飛船,造價超過6億美元,2013年11月升空,2014年進入火星軌道。

 

  到目前爲止,已經運行近一年的時間,收集到大量火星大氣的數據。MAVEN探測器的任務是尋找火星大氣的失蹤之謎。

 

尋找火星大氣的失蹤之謎

  尋找火星大氣的失蹤之謎

  目前,這個調查任務已經完成大部分,但NASA還賦予了該探測器延伸任務,即尋找火星上的液態水來源和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消失之謎。

 

  可以認爲火星大氣的失蹤與火星液態水環境有着非常大的關聯,如果火星能夠保持大氣層,那麼生命就有望在火星上出現並且演化。

 

  火星大氣經過數億年的劇變後徹底改變了這顆紅色的星球,MAVEN的探測數據發現火星曾經存在的大氣層能夠保持一定的大氣壓力。表面溫度可維持在20至30攝氏度,相當於地球上當前的適宜溫度,滿足液態水存在的條件。

 

  NASA科學家還注意到,在42億年前,太陽處於剛剛誕生時的年輕時期,恆星風比目前還要強大,大量高能粒子流衝擊着火星本來就脆弱的磁場,大氣一點一點地逃逸。

 

  經過大約5億年前的時間,火星大氣基本被摧毀了。這一切的根源在於火星全球性磁場的消失,目前,火星磁場爲何消失,塬因還不明朗。

 

  根據NASA數輛火星漫遊者的數據,火星在37億年前存在液態水環境,而且還擁有海洋。火星海洋在北半球分佈較多,因爲這裏的地勢比較低,深的地方能夠達到千米以上。同一時期,地球上也演化出了全球性的海洋。

 

  這就出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太陽系內兩顆捱得很近的類地行星同時擁有全球性的海洋,這個畫面實在太美。

 

  於是有研究指出,火星當時也有生命存在,既然同一時期地球擁有液態水和生命,那麼火星也應該擁有。這個觀點已經處於調查之中,NASA好奇號正在火星尋找生命的證據。

 

  在過去200年內,科學家發現地球磁場正在被削弱。不過地球磁場比火星要堅挺很多,既然過去46億年內都沒有被摧毀,那麼地磁圈還是能夠撐住一段時間。

 

  你曾經設想過世界末日的景象嗎?本文蒐集了N種地球末日的可能性,它們都是地球人類即將面臨的毀滅性災難。

 

  在這些災難中,既有星系演化這種不可抗拒的強力因素,也有地球自身存在的多種潛在風險,還有人類自己埋下的種種可能隱患,當然也少不了外星人入侵地球這樣的未知厄運……

 

  也許這些災難不會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發生,但它們終歸會是地球人類的終極噩夢,一旦發生,人類所有文明都將隨着地球的毀滅而不復存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