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我而言,是不小心爱上朋友,全心全意为他付出,而他却从来没回头看过我的时候。泰国这两年推出的《逐月之月》、《不期而爱》、《清明时节爱上我》等对应年份的扛鼎之作,不但执着地将爱情发生地圈囿于泰国各大学工程学院,试图营造一种理工男式的反差浪漫,而且在情感的轨迹上也相对缺少丰沛的细节,尽管这些剧都在制作上体现出了代表性的品质。

腐剧作为一种致幻型影视剧,一直以来,剧迷执着的仿佛是演员们的神仙颜值,或者一种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爱情,所以,一旦有剧组炮制出这样的幻想,剧迷便会甘之如饴。

泰国这两年推出的《逐月之月》、《不期而爱》、《清明时节爱上我》等对应年份的扛鼎之作,不但执着地将爱情发生地圈囿于泰国各大学工程学院,试图营造一种理工男式的反差浪漫,而且在情感的轨迹上也相对缺少丰沛的细节,尽管这些剧都在制作上体现出了代表性的品质。

因为文化认同感的细微差异,近两年台湾腐剧因《红色气球》、《越界》、《圈套》等优质作品,甚至令人觉得已在某种程度接近或超过泰国作品,但泰国2016年的《一年生》依旧在亚洲范围内,牢牢占据第一腐剧的地位,因为它拥有绝大部分腐剧所不具备的共情感。也就是说,剧迷可以在这部题材特殊的剧中,体会到一种无取向差别的青春记忆,无论你曾经拥有的是何种爱情,《一年生》都为你提供足够敏感与饱满的细节。

由此我们知道,二流的腐剧给观众颜值,一流的腐剧给观众剧情,而顶级的腐剧,给观众的,则是青春。这需要创作团队本身具有敏感的心灵,或者拥有一个绝佳的故事底本,此后才能通过耐心而细致的创作,奉献给观众一场具有共情的青春。

什么情况下你会忍不住说出“蠢货”这个词?是正在马路上好好走着却被机动车溅了一身泥巴汤的时候吗?是满心期待去看电影却发现剧情和想象完全不一样的时候吗?对我而言,是不小心爱上朋友,全心全意为他付出,而他却从来没回头看过我的时候。每天醒来最先看到的就是他,一整天都亲密无间呆在一起,但却要每晚看他带不同的女人回房间。你知道这种状况有多么不ok吗?但不管说多少次“蠢货”、不管开着悲伤情歌用莲蓬头对着脑袋浇多少次,第二天起来,秘密依旧只能是秘密,我只能无声地张张嘴巴,继续我的单恋。这一切都因为我们是朋友。

《爱情理论》依据泰国腐剧一贯的品质轨迹尽管只刚刚播出,但这部另名为《恋爱传播学》的剧,已通过对人物情绪的精准把握以及影像上的艺术设计,完全而彻底地体现出了一种王者气质。

从镜头质感到主角演技,都值得表扬,不得不说GMMTV真的是个正经公司,陈炳林签约gmm简直是个太正确的选择了,因为你可以发现,整个剧组是真心想拍好这部电视剧的,而不是单纯为了利益在短时间内粗制乱造出的圈钱工具。平心而论,泰国腐剧一般都受人诟病,去除咱们这些小可爱的滤镜,从乱七八糟的剪辑,到随意插入的配乐,从匪夷所思为腐而腐的剧情,到苍白单调到尴尬的演技。我们真的是凭爱坚持了很多剧啊!!!但从今年开始gmm就给了我惊喜,一部(清明时节爱敲门)真的让我感到了曙光,在这部剧中,我们终于可以不需要泰式耳聋和眼瞎了。而(爱情理论)也延续了这个优点。

我是追过小说的人,看完爱情理论小说后,我真心感叹这位作者对主角心思细腻的描写,就好像我们青春年少时曾经经历过的那场旷日持久却埋藏在心的暗恋。看完了第一集,真的要给整个剧组和后期组一个爱的抱抱,你可以感受得到导演的用心程度。third在拍摄短片的时候,每一套装扮都对应电影里的情节,(怦然心动)里的实验服,(美丽心灵永恒的阳光)对男主心里的解读等等,这一切让电影迷简直激动不已。再加上故事节奏紧凑,情节流畅,人物内心饱满,演员演技的在线。剧中有很多巧妙环节的设计,例如收音器的那两场情节,十分巧妙,很多电影导演编剧都不见得会有这么有趣的点子,不需要明目张胆只能逗逗观众的偷听,巧妙地让third伤心欲绝,从而引出主题。

从选角色表演上不光主角表现精彩,配角群众也很合适,milk妹妹真的挺丰满的,的确会男人为了她争抢,并且可以感觉到off的演技真的比狗狗男友里进步了很多,期待接下来的表现。

有人用「电影质感」形容第1集画面。实际上,很少有人会以「电影质感」评价一部腐剧尤其是泰式腐剧,因为泰国腐剧一贯便在取景、打光、用色等各方面追求高亮饱和度,比如角色们所居住的房间,很少有真正的生活气息,一律被处理得如同一碰就觉得很罪过的样板间,极其干净、整洁,充满一种仙气,而电影画面其实是追求颗粒感和生活气息的。

严格来讲,《爱情理论》的视听并未脱离泰剧高饱和度的窠臼,但奇妙的是,它在影像上充分利用了其题材的优势。它的题材有什么优势?优势就在于,这一次,泰国腐剧中的恋人们搬出了工程学院,而将恋情的发生地改在了传媒学院。

所以,角色们的日常从无所事事的晃荡、聚会、偶尔翻一翻理科教材,变为了拍摄微电影、做影评直播、四处看片,而在视觉呈现上,不仅拥有一些角度意义明显的艺术镜头,同时在中场片插部分,更肆意通过胶片、放映机等形象,从色彩、造型、道具等各方面为角色们拍摄定格的电影写真,从而营造其它泰剧根本不具备的独特美感。

比如片尾,我们首先看到一张黑白素描,在「让我做你的替身男主角就好」的忧伤男歌音中,素描被撕开,成为一张场景与人物相同的黑白旧照,旧照洇开,底下是一个内容完全相同的彩色场景,我们如同自一场又一场暧昧、遗憾、模糊而敏感的悸动中泅泳而来,才最终看清角色和他们的故事。同时,角色们若即若离的身姿,又令我们体会到一点几米漫画的寂寞消疏况味。

这些只是视听上所达到的接近电影的水准,除此,《爱情理论》还在剧情上「邀请」电影成为自己的重要元素。

尽管暗恋岁月如此摧心,《爱情理论》却在其中插入了一些幽默的戏谑时间。比如Third回到公寓,决定在浴室用莲蓬头的冲水放大自己的悲伤,岂料突然停水了,但这种对悲伤的湿润祭奠如同暗恋本身一样难以中断,所以他不得不用满瓶满瓶的纯净水代替。这种诙谐使《爱情理论》更具趣味,它所对应的,也许就是青春时期所犯的那些如今不值一提当初却真诚无比的傻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