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爱情,留在上海的众人们,都有了自己的答案。所有人都对上海主炮寄予了希望。如果捕食者破坏掉了上海堡垒,进攻上海,上海主炮所拥有的,由隐秘的外空到来的阿尔法文明提供的非凡能量,将摧毁掉捕食者。

江洋也是这样认为。可是一场与将军的对话,让江洋知道了上海要么在三天后成功击败外来敌人捕食者,要么陆沉来维持泡防御的能量。陆沉,很可能就如新德里和纽约一样失败,沦为无人生还的地上废墟。江洋,拥有了一级保密身份的江洋,该如何选择?将军私下说,上海主炮是一门永远都不能开的主炮,所谓最终兵器,就像日本武士的怀剑,你把它拔出来的时候,多半是要切腹自杀,或与敌人同归于尽感觉这部电影会轰炸,中国少有的科幻大片,期待江洋的完美演技,上海堡垒0809冲啊!

《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引爆春节档之后,“中国科幻元年”、“国产科幻”的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

时隔半年,又一部华语科幻新片来了,那就是暑期档上映的《上海堡垒》。看完最新曝光的预告后,对它的期待又有所增加。

众所周知,在华语小说的领域中,江南以《九州·缥缈录》、《龙族》等青春冒险类系列小说而闻名。但在他的创作序列中,《上海堡垒》同样也是一部不可忽视的作品。

《上海堡垒》写于2006年,作为江南年仅29岁时就写下的科幻小说,它并非尽善尽美,但胜在情感真挚动人。空前的地球危机、灾难来临后的多方博弈、紧张刺激的大战,都让这个年轻人的科幻冒险故事拥有更加丰富的元素。

“末日战场”这个设定在世界科幻史上亦尤为经典,《独立日》、《环太平洋》等电影都有着相似的世界观。与它们都稍显不同的是,江南的《上海堡垒》除了科幻的类型设定外,还非常专注于刻画人物的状态、心理与情感。随着细腻的文笔层层递进,情感上的冲击被不断放大,这是传统的科幻故事所不会去深度展开的层次。

电影版的《上海堡垒》即将上映,从文字变成画面,算是了却一桩多年以来的情怀。当脑海中的故事落实到银幕上的科幻场景,还是会不免激动。

未来世界,外星势力突袭地球。来自德尔塔文明的捕食者宛如从天而降的“恶魔”,它们的文明比人类文明更为高阶。全世界有17座城市成为堡垒,每座堡垒以数十座光芒之塔进行依托。

面对来势凶猛的捕食者,人类动用了各种高科技战斗武器和重型机械武器应对它们的攻击。但随着一座座堡垒被攻陷、陆沉,上海成为了人类最后的希望,也是捕食者最后的侵袭目标。

大学毕业生江洋(鹿晗饰)追随女指挥官林澜(舒淇饰)进入上海堡垒。外星势力不断发动猛烈袭击,林澜受命保护击退外星人的秘密武器,而江洋和几个好友所在的灰鹰小队则要迎战外星侵略者。上海堡垒之战,是全世界最后的末日保卫战。

目前看来,相较于小说,《上海堡垒》电影版的改编会更为聚焦末日战场的战斗场面,从而不断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从预告片中曝光的画面来看,电影的工业化水准的确值得期待。

作为国产科幻电影的又一位探索者,《上海堡垒》用六年时间尝试了国产电影的诸多第一次。第一次挑战科幻战争的电影类型;第一次迎战外星文明;更是第一次在中国本土打响未来战争,中国上海也成为了守护人类文明希望的主战场。

预告中,上海堡垒的战士与外星文明展开了殊死搏斗,而在惨烈压抑的战争氛围中,上海也不得不选择陆沉,将昔日辉煌的城市沉入地下,场面震撼却也令人心痛。与之相对的,则是“上海大炮”带来的希望,当“上海大炮”浮出水面的那一刻,尽显大国重器的威力,惊艳十足。在电影此前的预告和海报中,已经能窥得“上海大炮”的模样,终极预告的这几个镜头更是令人热血沸腾,究竟“上海大炮”会在这场战役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令人期待。

英雄,从来都不是一个人

全人类并肩筑起“最后的堡垒”

电影中,面对外星文明,人类不仅有秘密武器,更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深渊之井,战备防御完毕”、“上海大炮,准备完毕”、“灰鹰小队,准备就绪”……江洋、林澜等人一声声准备作战的集结宣言,坚定而决绝。正如预告中所表达的那样,“英雄,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全人类并肩抗敌的热血信念,展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格局情怀。

在谈到电影的创作初衷时,导演表示:“我们不想要孤胆英雄,还是期待看到一个团队在共同成长,共同承担起保卫人类文明的重担。”原著作者江南也坦言:“《上海堡垒》讲的是一个中国故事,它所体现的‘情’是非常中国化的,有兄弟、战友之间的小爱,也有在灾难面前,人类凝聚力量携手抗敌的大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