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习俗你知道多少?春节年俗?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小年习俗你知道多少?春节年俗?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如果说,立春是春天的起始,那么小年,就是春节的第一幕序曲,小年已至,大年不远,小年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你知道吗?其实各地的小年是有差异的,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差异源于古代等级观念,西南大学民俗学专家余云华介绍,这是一个“南北差异”的典型。这个差别是如何产生的?原来,南北小年不同日,跟我国古时“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有关。

这一说法的形成有何典故已不得而知,但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等级观念比较强,因此过小年也分不同的身份地位及职业。“官三民四船五”,指的是官家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百姓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过小年。

由于中国北方在更长时间里是国家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但在古代,因为南方地区水系发达,沿湖居民和水上船家较多,他们的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当然北方的船家并不遵循“船五”的习俗。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主要是中国的东北和华北地区,而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则主要是南方地区。

小年习俗你知道多少?春节年俗?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小年习俗你知道多少?春节年俗?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小年习俗你知道多少

小年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干干净净过个好年,寓意新年有新气象,表达了人们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你还记得小年有哪些习俗吗?

小年习俗你知道多少?春节年俗?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小年习俗你知道多少?春节年俗?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祭灶王

小年这天,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对联、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

祭灶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扫尘土

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

剪窗花

小年习俗你知道多少?春节年俗?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喜鹊登梅,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二龙戏珠,五福捧寿,莲(连)年有鱼(馀)等,图的就是好彩头。

贴春联

贴春联是家家户户都要做的。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

小年习俗你知道多少?春节年俗?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吃麻糖

小年习俗你知道多少?春节年俗?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的吃食,逐渐演变成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禁忌

小年各地的禁忌各有不同。相传湖北部分地区,小年忌宰杀。河南有些地方忌讳捣蒜,认为小年捣蒜会把家里捣穷了。台湾则忌舂米,据说会有把风神捣下来之虞,恐怕给来年带来风灾。

小年习俗你知道多少?春节年俗?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幸福是一种期盼,温暖是一种圆满

小年夜,你是否也将陪在亲人身边?

春节年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小年习俗你知道多少?春节年俗?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小年习俗你知道多少?春节年俗?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门画

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的年画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小年习俗你知道多少?春节年俗?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春联

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之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小年习俗你知道多少?春节年俗?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小年习俗你知道多少?春节年俗?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 除夕守岁,俗名“ 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 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 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 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 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 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 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 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