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由于限购,有个亲戚也是没有办法在某大城市注册了一家公司买了一套公寓。最近才知道,所以也就研究了一下到底划不划算。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问题一:公司购买的房产,可以上户?

在大城市买房子主要是为了上户,孩子上学。公司是独立主体,公司购买的房产属于公司,并不是法定代表人的个人财产。以后结婚,生小孩能把户口上在公司的房产下吗?

问题二:公司与个人买房成本比较

(一)购房税务成本(以湖南为例,主要是税收方面)

公司:契税4%,印花税0.05%

个人:首套1.5%,二套2%,三套以上4%,印花税0.05%。

个人在购房的方面是享受税收优惠的,公司则没有优惠政策。

(二)持有税务成本

个人:按照目前的政策,个人住房持有成本为零。

公司:

1.土地使用税:按照土地面积乘以规定税额(湖南是每平米4元)计算。

例如100平米需缴纳一年需缴纳400元土地使用税。

2.房产税:每年的房产原值*80%*1.2%。

(三)转让成本

个人:

1.增值税:满两年免征5%增值税。

2.印花税:0.05%

3.个人所得税:现值减去原值*20%

4.土地增值税:无需缴纳

公司:

1.增值税:5%(没有优惠,什么时候卖出,都需要缴纳)

2.印花税:0.05%

3.企业所得税:25%

4.土地增值税:如下图。

不管从哪个环节来说,公司的成本都比个人要高。

问题三:大城市房价涨的快,不到一年时间增值了200万。但是你只有一套房子,就是增值500万,也可能把房子卖掉。

问题四:如果把公司的房产转让到个人或是夫妻名下。不通过中介,要一次性还完贷款,才能过户。通过中介,中介费卖方1%,买方2%,评估费,中介垫资5%(各地不一样)

问题五:公司要申报,长期增值税零申报,所得税申报亏损,会被税务机关风险监控。

感想:中国的年轻人都被房子坑了,中国的实体经济被房地产行业给毁了。

引用时寒冰《走不出房市困局,何谈化解危机?》文章的一段话:

由于房价持续上涨,赚钱神话光彩夺目,许多人贷款买房,这其实是透支未来的消费,只是,由于房价的上涨,人们的痛感被房价上涨的幻影给麻木了。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源涌入到房地产中,金融隐患、债务危机隐患等等,都不断发展、膨胀,到了今天,已经成为了一个超级难题:货币宽松,资金流向房地产。货币收紧,资金脱实入虚,还是流向房地产。所以,有人说,房地产从来没有这么好过,而实业也从来没有如此萧条过。归根结底,实业才是基础啊!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实业才是命根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