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破冰行動》《都挺好》《知否》《東宮》播出後接連引發的話題討論,進一步提高了現實題材的關注度,更凸顯了觸發觀衆情緒對一部劇集的重要性。如此一來,情緒被觸發的首批觀衆自然就成了“自來水”,心甘情願爲《破冰行動》“破圈”貢獻話題和熱度。

痛點、故事、情緒,電視劇的新破圈祕笈

“後播放量時代”,破圈已經成爲評判劇集是否成功的新標準。從上半年幾部破圈劇集來看,關鍵點在於靠故事和“痛點”養成和發酵用戶情緒。

| 肉狗

來源 | 犀牛娛樂

播放量被“謀殺”的2019,“破圈”成了一部爆款劇的關鍵標識。

製作公司對劇集的目標要求從數據演變爲對話題數量和傳播度的追求,劇集登上微博、豆瓣、知乎、虎撲等社交平臺熱門搜索榜單的頻率和內容,播出期間劇集微信指數、微博指數、百度指數的峯值多少、漲幅多少,非行業親友朋友圈裏的討論量和傳播度,以及豆瓣評分和評分人數成爲一部劇“破圈”的主要論證依據。

按照這個標準,《破冰行動》《都挺好》《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下文簡稱《知否》)《東宮》《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這五部不同類型的劇集都算得上是2019上半年的“破圈”劇。它們能在這四大維度都取得斐然的成績,情緒則是關鍵。

痛點、故事、情緒,電視劇的新破圈祕笈

情緒觸發了話題熱度

回顧近五年的劇集市場,不難發現,2017年前絕大多數觀衆對於劇集的需求以消遣、娛樂爲主。2015、2016這兩年裏,收視、播放量TOP3的劇集集中在古裝、仙俠、言情,諸如《武媚娘傳奇》《親愛的翻譯官》等。

這些劇集雖在品質上有爭議,但憑藉各自的宮鬥、瑪麗蘇、偶像等元素,依舊博得了超高的話題討論度和播放成績,相較之下,《小別離》等同期播出的現實題材劇集大都稍顯暗淡。

但2017年,《人民的名義》《我的前半生》相繼走紅,讓更多製作方看到了現實題材潛在的巨大話題效應,也讓觀衆對劇集的審美態度發生變化,不再唯愛古裝宮鬥、偶像仙俠、都市言情,呈現“雨露均霑”之態。

痛點、故事、情緒,電視劇的新破圈祕笈

再加上政策風向轉變,大IP失靈、流量明星失效的趨勢增強,現實題材劇在2018年全面“回春”。今年《破冰行動》《都挺好》《知否》《東宮》播出後接連引發的話題討論,進一步提高了現實題材的關注度,更凸顯了觸發觀衆情緒對一部劇集的重要性。

依據微博指數(5月1日—5月30日),《破冰行動》指數趨勢的四大高峯分別出現在5月7日、5月10、5月24日以及5月30日;微信指數上(5月1日—5月30日),《破冰行動》指數趨勢的三大高峯分別出現在5月19號、5月26號、5月30日。這些峯值與《破冰行動》情緒觸發點的釋放基本吻合。

痛點、故事、情緒,電視劇的新破圈祕笈

5月7日、5月10分別爲《破冰行動》在愛奇藝和在央八的開播日。早前,劇方發佈預告片、舉辦超前觀影會等“前置營銷”方式已經精準傳達了《破冰行動》的調性、風格、特點,《破冰行動》開篇的快節奏敘事和燒腦、大尺度劇情,恰恰迎合並滿足了“前置營銷”給觀衆形成的期待。

如此一來,情緒被觸發的首批觀衆自然就成了“自來水”,心甘情願爲《破冰行動》“破圈”貢獻話題和熱度。

痛點、故事、情緒,電視劇的新破圈祕笈

《破冰行動》微信指數和微博指數的最高峯值出現在5月30日,也是如此。《破冰行動》故事結局觸發了觀衆的情緒,只是,從30日#趙嘉良死了#登頂微博熱搜榜一位、其他社交平臺上的觀衆反饋以及其豆瓣評分下滑綜合看,這種情緒更多源於《破冰行動》結局設置帶給用戶的落差感。

而導演傅育東的公開道歉,又給這種情緒的發酵添了一把火,進而導致《破冰行動》在結局當天迎來了自己的熱度頂峯。

痛點、故事、情緒,電視劇的新破圈祕笈

同樣的,這種“情緒”觸發話題熱度的現象,在《都挺好》《知否》以及《東宮》《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這兩部2019上半年的熱度網劇身上,也有明顯體現。

它們觸發的觀衆情緒雖有正、負向之分,觸發點的數量和內容也各不相同,但歸根結底都是在靠故事和“痛點”養成和發酵用戶情緒。

“痛點”和故事養成了情緒

以社會痛點代替娛樂消遣,已是影視綜市場話題製造的大趨勢。

《我不是藥神》《前任3:再見前任》能先後成爲2018年電影市場的現象級“爆款”,《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映期上映的黎巴嫩小成本電影《何以爲家》,能以黑馬之姿賺得3.68億票房,都離不開故事對社會痛點的刻畫。

《我們是真正的朋友》《妻子的浪漫旅行》等情感類節目能迅速佔據綜藝市場的半壁江山,頻頻造出話題,同樣是它們的主題和聚焦內容中有大衆的“痛點”。

痛點、故事、情緒,電視劇的新破圈祕笈

這種現象在《都挺好》《破冰行動》上尤爲顯著。前者不必多說,關於其“痛點”對應的具體社會問題以及“痛點”營銷方式的分析早有一籮筐。而《破冰行動》能切中“痛點”,原因主要在題材類型。

公安緝毒懸疑類題材在國產劇集市場並不是罕見,尤其是這兩年。但諸如《獵毒人》《橙紅年代》《一場遇見愛情的旅行》,大都存在節奏拖沓、情愛過重、故事邏輯嚴密性不足的問題。受此影響,劇播效果差強人意,大部分觀衆對這類劇集也失去了信心。

正因如此,《破冰行動》前期的快節奏敘事、燒腦情節設置以及大尺度內容,纔會贏得觀衆一片叫好,前兩集出現的基本警務bug甚至結局走向失控等不足,大部分觀衆也給出了包容態度。

痛點、故事、情緒,電視劇的新破圈祕笈

而《破冰行動》收官當日,導演傅育東借用微博對邏輯bug、人設和細節失控進行檢討,並在其他採訪中承認加入感情戲是對年輕觀衆的誤判,是其重視觀衆反饋和自我反思的一種表達,也不失爲迎觀衆“痛點”而上,爲《破冰行動》增添話題熱度的一種方式。

《破冰行動》結局走向失控、陳珂戲份過多等問題,實際上又涉及到了養成“情緒”的另一關鍵——故事。

“痛點”能養成觀衆的“情緒”,而故事則養成了“痛點”。簡而言之,想用劇集包含的“痛點”,去持續觸發觀衆對劇集的正向情緒,故事必須要精彩。這種精彩主要靠劇情人設符合現實、符合故事主題,敘事邏輯嚴謹、節奏清晰,“痛點”剖析精準深刻、呈現方式”潤物無聲”來構建。

可複製的情緒式“破圈”有門檻

多部作品的接連成功已經證明,情緒式“破圈”具備可複製性。可想借“套路”成功,需要門檻。

一方面,做到故事精彩不是易事。《破冰行動》外,《都挺好》《我的前半生》《歡樂頌》包括2017年度“劇王”《人民的名義》也都被貼上過“結局走向失控”的標籤,豆瓣分開播高開,收官“滑級”,由8分檔變爲7分、6分檔等。

今年上半年,諸如《我的真朋友》《我們都要好好的》《逆流而上的你》等同樣試圖走情緒式“破圈”路,卻連高開都無法做到的劇集更比比皆是。

痛點、故事、情緒,電視劇的新破圈祕笈

原因很簡單,觀衆對劇集故事內容的鑑賞能力,對劇集社會價值情感含量、敘事節奏以及演員演技呈現等方方面面的要求都在提高。但早前“IP+流量”創作手段的盛行以及資本大量湧入造就的“快錢”風氣,對編劇市場地位和能力的提升以及部分編劇創作心態的影響,短時間內很難扭轉。

另一方面,“情緒”式“破圈”能成就不少作品,與90後、00後成爲劇集市場的主力觀衆密切相關。

這些在互聯網影響下成長的年輕人,接受的信息面廣,受教育的程度相對較高,因而他們不僅具備較高的審美水平,也極其樂意在社交平臺上表達觀點、發起討論;其次,他們的成長環境大都較爲優越,物質生活方面的無壓力讓精神消費成了他們的主需求點之一。但這些新一代年輕人的意識更獨立,刻意渲染的“痛點”呈現、說教式“痛點”的反思很難打動他們。

同樣是“痛點集大成者”,踏實“擺事實”,把“痛點”傳遞融會貫穿於具體情節表現中的《都挺好》,成功“破圈”;專注“講道理”,借角色間大量生硬的臺詞對白和戲劇化人設表達“痛點”的《我們都要好好的》,止步“圈層”,無疑是最好的例證。

痛點、故事、情緒,電視劇的新破圈祕笈

雖然主流受衆對“爽劇”依舊有需求,古裝傳奇、都市言情、青春甜寵等題材在市場上的比重依舊較大。

但同樣可以明確的是,故事好、能感受到某種情緒且能引起情感共鳴的劇集更容易讓觀衆產生討論意願,以享受劇集的故事和情緒爲主、期望將更多的情感通過劇集釋放的觀衆,已經誕生並正在擴張。

他們或會進一步帶動劇集類型的多元化發展態勢,也會成爲倒推劇集創作質量提升的主動力,讓國產劇集市場的“內容爲王”更務實、發展更理性。

痛點、故事、情緒,電視劇的新破圈祕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