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與糾紛解決座談會上,嘉賓們都講了什麼?

人民調解——這一淵源於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最具有中國特色的法律制度,如今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成爲智慧司法中的一員。信息化、大數據在糾紛解決中的運用,讓老百姓有了掌中寶,讓人民調解成爲羣衆隨時叫得應、用得上的法律顧問和糾紛解決專家。

信息化與糾紛解決座談會上,嘉賓們都講了什麼?

1月27日,由中華全國人民調解員協會、法制日報社主辦,騰訊公司協辦的信息化與糾紛解決座談會在深圳舉行。內蒙古、遼寧、江蘇、浙江、江西、湖南、重慶、廣東、廣西等省、市、自治區司法廳(局)交流了運用現代信息手段助推矛盾糾紛化解的經驗與做法,騰訊公司相關人員介紹了微信、政務輿情、大數據在人民調解工作中的應用。

羊城“慧”調解實現信息化

信息化與糾紛解決座談會上,嘉賓們都講了什麼?

廣州市司法局副局長 何友漢

廣州“智慧調解”是全國司法行政系統中首個實現移動化、可視化融合的掌上糾紛化解平臺,它改變了以往羣衆遇到矛盾糾紛到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的傳統程序,只需用手機打開微信,搜索廣州智慧調解小程序,簡單地刷一刷點一點,就能足不出門地找到“人民調解”爲其排憂解紛,大大縮減了調解流程,縮短了調解時間,節約了調解成本。同時,還可通過智能諮詢、雲數據智能算法等爲羣衆解答問題、提供專業法律建議和評估分析建議。

“智慧調解”設置了3個輔助功能:“智能輔助”方便市民掌握全市各類人民調解組織信息,利於其根據現實需要就近尋找人民調解服務;“調解導航輔助”方便市民通過地圖尋找人民調解組織位置並通過導航指引其上門進行調解;“調解組織查詢輔助”方便市民快速準確找到屬地調委會幫助解決糾紛。

“智慧調解”採用微信人臉識別技術,對接公安部人口庫,覈實申請人身份信息,快速有效校驗,確保實名。通過對大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可及時掌握轄區內矛盾糾紛動態及發展趨勢,有助於爲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依據。自2018年11月9日正式上線試運行以來,“智慧調解”已有市民註冊用戶135人,累計訪問人數901人,申請調解工單8件,調解成功6件。

“智慧調解”的亮點在於以人民爲中心,爲羣衆提供隨身的法律顧問,方便老百姓。下一步,“智慧調解”將逐步在廣東全省推開。

“小助手”推動大調解

信息化與糾紛解決座談會上,嘉賓們都講了什麼?

江蘇省司法廳技術人員 邵洪強

“小助手”應用系統的主要特點是方便、簡單、智能、實用。調解員用最少的輸入量,就能完成整個案件的信息錄入,自動形成各類所需報表和電子卷宗。同時,通過模型運算,“小助手”對海量裁判文書和糾紛調解數據進行聯想搜索,及時爲調解員提供全方位智能調解輔助,包括法律法規、法律意見、調解指南、類案參考以及風險評估等,爲調解員依法調解提供幫助。

對司法行政機關管理人員來說,“小助手”能將源頭數據和信息全面、準確、及時地彙集起來,與省司法廳相關係統對接,實現數據實時同步。同時,“小助手”爲網格信息員提供了語音錄入端口,實現了排查信息、糾紛信息的動態錄入、及時錄入、全面錄入,實現了矛盾糾紛源頭信息採集全覆蓋。

2018年,江蘇省通過人民調解“小助手”化解矛盾糾紛累計達81.1萬餘件,佔全省人民調解糾紛數總量130.6萬件的62%。

“小助手”融合了智能錄入、語音識別、拍照上傳、聯想檢索、智能推送等現代信息技術,具有信息採集、現場排查、電子卷宗、智能調輔和全程管理5大功能,實現了人民調解數據的自動採集、實時錄入、實時匯聚和各類工作報表、電子卷宗的自動生成,是人民調解員的好幫手。

目前,江蘇省是唯一一個在全省實現人民調解信息化的省份,“小助手”之所以跑得快,源於網絡公司不僅給出方案,還爲全省人民調解員配備了相應的手機設備,解決了手機不配套不能上網的難題。

“楓橋經驗”插上信息化翅膀

信息化與糾紛解決座談會上,嘉賓們都講了什麼?

內蒙古自治區司法廳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處副處長 趙傑華

內蒙古自治區東西跨度大、地廣人稀,蒙族漢族混居。爲此,自治區司法廳依託廣電網絡全覆蓋的優勢,將公共法律服務版塊植入電視機頂盒,首創4K智能公共法律服務電視終端,爲城鄉居民提供足不出戶的蒙漢雙語法律服務。

智能公共法律服務電視終端分爲“想看的”“想選的”“想問的”3個模塊。農牧民在家輕點遙控器就可通過電視向最優秀的律師諮詢法律問題,查詢想找的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合同範本、法治視頻,查詢最專業的律師信息。目前,全區覆蓋用戶已達280萬戶,點擊7000餘萬人次,視頻諮詢56萬餘人次,爲廣大農牧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自治區司法廳還開發了司法智能終端(JIPad),它破解了數據重複錄入、事後補錄的問題,打破了信息化辦公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支持數據離線採集、智能終端和PC機同步應用和共享數據。同時,司法智能終端採用智能語音系統錄入糾紛信息,代替了以往的打字錄入、現場拍照、錄像固定證據,方便了糾紛調解和現場信息採集,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了數據資源共享,可以實時瞭解糾紛調解進度、工作人員履職情況,更加精確地監管每起糾紛的辦理情況。

信息化提升調解實效

信息化與糾紛解決座談會上,嘉賓們都講了什麼?

江西省司法廳基層工作指導處處長 黃敏

人民調解信息管理平臺和遠程調解是江西省司法廳的特色,我們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全力打造覆蓋全省的網上調解、遠程調解和移動調解三大平臺,形成了綜合集成、業務協同、信息共享的人民調解信息化工作新格局。

人民調解工作信息管理平臺將日常矛盾糾紛排查、社會穩定動態預警和人民調解申請、受理、調解、督辦、結案等環節全部置於網上流轉、網上辦理、閉環運行,積極推行“網上調解、在線監督”的矛盾糾紛排查和人民調解工作新模式,打造“矛盾網上查、糾紛網上調、事態網上控、數據網上統”的人民調解工作新業態,有效提升了人民調解工作的規範化、科學化、信息化水平。同時,借鑑電商的O2O概念,建立了“互聯網+人民調解”平臺和機制,整合了全省2154家人民調解委員會,匯聚了14386名人民調解員,將線上線下打通,實現了網上諮詢、預約、申請,網下取證、調解、結案,打造了全渠道融合、全資源共享的全時空、立體化人民調解工作體系。

我們還建設了遠程人民調解服務平臺,將遠程人民調解、遠程法律諮詢等功能集於一體。羣衆通過網上預約、在線申請等方式,在當地鄉鎮司法所就能向人民調解員進行法律諮詢,尋求法律幫助,促進了城鄉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開創了“全網覆蓋、互聯互通、網上申請、視頻調解、實時監控、在線互動”的遠程調解新模式。目前,已在全省所有縣(市、區)司法局,以及763個鄉鎮(街道)司法所建設了1068個遠程人民調解中心,遠程調解7.3萬人次,成爲人民調解與廣大羣衆“無縫對接”的重要途徑。

爲發揮人民調解員紮根基層、服務基層的優勢,我們建設了移動“調解通”平臺,與全省人民調解工作信息管理平臺關聯共享,將人民調解工作全流程、全節點信息推送至移動端,全面推行移動辦公、移動調解、移動服務,促進了矛盾糾紛排查和人民調解工作模式向雲端化、移動化變革。“調解通”平臺上線以來,已累計完成調解事項2.13萬餘件。

“媒體+人民調解”成效顯著

信息化與糾紛解決座談會上,嘉賓們都講了什麼?

重慶市司法局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處處長 彭得俊

在重慶市司法局指導下,重慶廣電集團都市頻道依法設立了都市頻道人民調解委員會,開設了《凡人有事-調解進行時》《大城小事》《都市700》三檔人民調解專題節目,每天日播3小時,週六、日重播,以“真實調解、絕不作秀”爲原則,將律師、心理專家等嘉賓請進演播室,傾聽市民心聲,直抵矛盾要害,化解愛恨情仇。調解糾紛類型從婚姻家庭鄰里擴大到勞動糾紛、醫療糾紛、山林土地糾紛、財產糾紛、合同糾紛等15個類型,成爲全國電視人民調解規模最大的電視頻道。

同時,推出巴渝和事佬APP,搭建集智能資訊、法律資訊、專家調解、人民調解、法律服務、朋友圈等幾個核心功能於一體的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用戶突破15萬人,受理人民調解和法律資訊服務案件1.56萬餘件。2017年9月,巴渝和事佬APP與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易解”對接,實現了司法調解與人民調解的對接。2018年,巴渝和事佬APP與12348重慶法網對接,市民通過法網也能使用巴渝和事佬申請人民調解,得到調解員、司法行政幹警和法律工作者的及時調解。同時,市民遇到法律問題也能在巴渝和事佬中得到法律機器人的智能解答和便捷滿意的法律幫助。

目前,巴渝和事佬APP數據管理平臺在實現自動記錄、自動追蹤、案件全程可追溯、多方角色參與的綜合管理基礎上,將量衣定製的法律解析、雲存證、虛擬調解室等功能納入了3.0階段的創新規劃,以不斷滿足羣衆對社會公共法律服務的需求,提升羣衆滿意度。

“如法網”讓法律服務觸手可及

信息化與糾紛解決座談會上,嘉賓們都講了什麼?

湖南省司法廳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處副處長 劉委東

湖南省人民調解管理系統按照“前臺服務+後臺政務”模式,提供面向人民羣衆、司法行政機關、人民調解員協會、人民調解組織、人民調解員等不同對象的管理和服務,實現了人民羣衆在線申辦、人民調解委員會和調解員糾紛網上辦理,羣衆足不出戶就可獲得店鋪化服務、淘寶式體驗的人民調解服務。

該系統主要有四大功能。一是人民調解公共服務。面向公衆使用,擁有調解指南、典型調解案例、調解活動、調解資訊、網絡調解中心功能。二是人民調解工作系統。針對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提供排查糾紛與糾紛登記辦理等功能。三是行政管理系統。滿足司法行政機關對人民調解工作日常管理的需要,對轄區所屬調委會和人民調解員的信息可查詢,可進行年度考覈、培訓、懲罰管理,並可按管轄區域對登記辦理糾紛進行查看。四是行業管理系統。滿足人民調解協會對人民調解委員會和人民調解員管理的需要,相關信息可查詢,可進行年度考覈、培訓、懲罰管理等。

目前,人民調解管理系統已經完成3.15萬個人民調解委員會和10.9萬名人民調解員的信息錄入,各級人民調解組織已開始使用糾紛調解網上辦理和錄入程序。

共建共治一張網

信息化與糾紛解決座談會上,嘉賓們都講了什麼?

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司法局基層科副科長 沈潔

餘杭區在城市大腦框架下構建的“社會治理·矛調在線”平臺實現了“一網整合、一體協同、一站服務、一套預警”“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用數據決策、用數據創新”的管理模式。

一張網整合。矛調在線平臺打通了與近10個省、市、區現有的社會矛盾預防和化解相關信息系統,打通了各類系統間數據傳輸、功能互通的壁壘,通過信息系統的打通和後期公衆版小程序的開發,彙總來自網格排查、部門排查、調解受理的糾紛數據,實現全區矛盾糾紛的“一個口子進、一套流程走”。

一體化協同。橫向打破部門間的資源和信息壁壘,縱向無縫銜接社會矛盾源頭預防、排查預警、多元化解、善後處置各個環節;設置覆蓋“網格—村社—鎮街/部門—區”四級社會矛盾化解處置體系,建立“首問負責、按責轉辦、限時辦結、統一督辦”的工作閉環。全區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羣團組織、行政工作人員、網格員、人民調解員、調解專家、心理諮詢師、退休幹部、老黨員等統一納入平臺,作爲人員力量參與全區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由矛調中心進行統一調度。

一站式服務。建立區道交糾紛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平臺,聯通參與交通事故處理的公安交警、司法行政、法院等20多家單位,實現在線調解、在線司法確認、在線視頻庭審、在線鑑定等功能,爲交通事故當事人提供在線的全流程調解、訴訟、鑑定和保險賠付等服務。

建立全國首個網絡交易矛盾糾紛調解“雲平臺”。該平臺集矛盾糾紛和解、全程在線調解、一鍵司法確認等多功能於一體,有效破解了傳統模式下因糾紛當事人遍佈全國乃至全球造成的取證慢、成功率低、協議履行難等難題。自2018年11月上線以來,矛調在線平臺已化解糾6121件,同比增長51.58%。

數據調解智慧司法

信息化與糾紛解決座談會上,嘉賓們都講了什麼?

騰訊公司安全管理部副總監 李煒春

信息化與糾紛解決座談會上,嘉賓們都講了什麼?

騰訊公司政務輿情部副總監 鄧晨曦

信息化與糾紛解決座談會上,嘉賓們都講了什麼?

騰訊公司高級解決方案架構師 文雅

李煒春表示,2018年11月,騰訊與廣州市司法局共同打造的羊城慧調解小程序正式上線,具有4個特點:一是可以提供便捷的調解入口,即用即走,無需下載安裝;二是可以有效提升人民羣衆對人民調解的知曉率;三是滿足糾紛當事人不同文化層次的需求;四是可以有效減輕調解員的工作量。未來,騰訊將繼續探索如何利用信息化技術助力調解工作,包括快速對接調解業務系統、卷宗質量智能校驗、調解業務數據可視化管理等。

對於騰訊指數在調解輿情大數據中的運用,鄧晨曦表示,在新的生態下,多媒體信息快速在全網普及,應在新時代的輿論場下更加重視和善用一些新技術,要通過全網的大數據進行綜合分析,並對海量信息進行技術聚類和關聯。

面對着矛盾糾紛主體多元化、矛盾糾紛類型更加多樣、法律問題及涉及層面更加複雜、調解糾紛矛盾難度加大等社會矛盾糾紛發生的新變化,文雅表示,騰訊公司作爲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助手”,將以科技助推人民調解工作智能升級。一是將用戶畫像技術引入智慧調解平臺,爲調解當事人和法人、組織建立一人(企)一檔;二是運用人工智能數據標註技術,構建一套多維度、多層級、多標籤的矛盾糾紛智庫體系;三是基於數據交換共享技術,將訴調、檢調等多方可共享的有效資源進行匯聚;四是將積分機制與人機交互、地理位置技術相結合,對調解員進行全息刻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