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如《醴泉铭》"祕"字就"示"字右点,作"必"字左点,此借换也。又如"靈"字,法帖中或作"罡",或作"小",亦借换也。又如"蘇"之为"蘓","秋"之为"秌","鵝"之为"鵞"、或为(上鸟下我)为"(上我下鸟)"之类,为其字难结体,故互换如此,亦借换也,所谓东映西带是也。

【原意】

汉字中有的字常常将偏旁部首加以适度变化,或者调换偏旁甚至结构的上下、左右位置,如"秘(祕)",左边原是"示"字旁,在书写的时候将"示"字旁得右点写成"必"字的左点,以使其相互不冲突,这就是借换("祕"实为"秘"本字),今人称为异体字。又如"灵",下部常写为"罡",或简化为"小",这也是借换。《黄庭经》中将"蘇"写为"蘓"、"秋"写为"秌","鹅"写为"鵞"(左右结构变为上下结构)。这类字结体比较困难,所以采取这种方法,使结体更为漂亮点。

【新说】

借换今人称为异体字,通过将字的笔画或部件转换为其他笔画或部件,或者变换多个部件结构的字的部件的相对位置,是结体更为优美。

新说欧阳询九成宫结体三十六法,附图解说明(18):借换

新说欧阳询九成宫结体三十六法,附图解说明(18):借换

习欧光看帖不够,不容易看得懂,需要有好的教材。

推荐我的两本书,一本笔画精解(内有二维码扫码看视频),一本结构解析(讲解险绝原理,致力于书友能自己学会解析,能创作),二者系统组合,助力习欧。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基本笔画及结构精解》

《欧楷九成宫醴泉铭险绝解析》

新说欧阳询九成宫结体三十六法,附图解说明(18):借换

相关文章